APP下载

时代使命与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
——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为视角

2016-02-10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 王 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时代使命与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
——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为视角

■ 王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摘要】“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导向、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谋局施政,其最终指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它注定是一场关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大变革。青年个体的价值只有在与社会共同价值的结合中才能实现最大化,当下青年的理性价值选择,就是要摒弃“个体主义”,着力塑造“为他人的主体性”,构筑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当代青年价值选择“为他人的主体性”“十三五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后现代思潮的流布,对中国传统意义上以家国情怀为主导的社会价值本位观造成了冲击甚至解构性影响,康德式的个人价值本位被选择性强调和追捧,基于“主观理性”的个人主体性被当成现代性的应有特征,取代了基于“客观理性”的社会主体性。人的价值追求已在个体观念意义上呈现相当程度的变化乃至扭曲,完善“小我”还是成就“大我”,常常被分裂为不可兼得的选项。毋庸置疑,个人是“现实的个人”,其真实性即在于他的社会性,个人的发展只有与群体、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命运相结合,方能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对当代青年而言,亦无例外。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踏上了一个新起点,正式步入一个以“新常态”为特征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路径,是一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开端。这场变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导向、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谋局施政,其最终指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它是一场关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大变革。

面对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当代青年应该如何调整认知,明确其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并做出理性的价值选择呢?笔者试从青年个人的主体性构建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认为,青年理性的价值选择应在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互动中确立个人的主体性地位,在个人的公民主体、道德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建构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塑造“为他人的主体性”,构筑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一、身份认同:当代青年的公民主体建构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身份是指人们可以拥有的权利与义务的合集,身份认同是个人在情感和价值意义上视自己为某个群体成员以及隶属某个群体的认知,其本质是对自我归属的确认,表达了人的意义来源。现代社会的主体是公民,公民身份表明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既拥有国家赋予和保障的公民权利,又承担忠诚和服务国家的义务。“真正的”或“正确的”公民身份要求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对公共利益的分享和责任承诺等。当代青年的身份认同,即对其公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是青年主体身份建构的核心和前提。

国家认同是公民身份认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因为“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同属一国时,国家才会存在”[1]。对国家而言,国家认同能维系和谐发展;对个人而言,国家认同可维护本体性安全[2]。培育青年的国家认同,就是要在心理上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共同体的一员,能从国家角度考虑自己与国家的关系及其他相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具有凝聚作用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和爱国主义情怀。所以,青年要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主人翁,将个人的成长命运融入国家的发展命运。青年国家认同的普遍形成,是社会共识凝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力量来源。

融入国家命运和实现民族梦想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承担这一责任是青年公民主体性的合理表现。《建议》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确立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已将青年置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并使其成为亲历者、参与者和责任者。青年要承担起自己的公民主体性责任,就要认清、认同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并将其内化为自觉的使命和担当。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此,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统筹推进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时代和国家赋予每一位青年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担负起这一使命和责任,就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思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方式转换的新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新的风险和挑战也在急剧增加。只有科学发展方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高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地发展。要科学发展就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只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发展才能够获得强大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制社会。改革和法治是并行的两轮,只有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才能持久保持肌体的健康。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能够保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制定和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改革发展越深入就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之保持并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方能确保我国这艘巨轮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国运系于民心,民心聚则兴,民心散则衰。国家归根结底是公民集合成的共同体,国家的发展只有在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责任担当中才可能实现。培养家国情怀,让国家命运统领个人命运,让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这才是公民主体性的真正内涵。青年是人民中的生力军,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事业。当代青年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去认清和把握使命担当,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现实中积蓄力量,到未来去释放能量,把自己的青春奋斗放到历史长河中去审视,勇敢地承继历史责任,担当时代使命,努力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3]。

二、价值认同:当代青年的道德主体建构

青年的道德主体是广义上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统一。个体的独立性和社会依赖性决定了道德主体表现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既要培养完善的道德人格,又要认同大部分人所接受和秉持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因此,青年的道德主体建构,从根本上说必然依赖于价值认同的形成。个人的价值认同就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4]。简言之,就是个体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化、一致化过程。因为共同价值观具有对整个社会规范体系的支撑作用,并能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实现个人的幸福,所以价值认同的普遍性形成,本质上也就是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生成,是全社会精神和思想的凝聚统一,是发展动力的精神之源。青年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和塑造着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能否成为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支持者、维系者和继承者,事关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的成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重视青年价值观的养成,反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其目的就是要激励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承担时代重任。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当前阶段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民族、国家和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民族、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了一体。“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5]大德、公德、私德有机统一于其中。作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进步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建构青年的道德主体,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地将其推广到全社会。

现阶段,我国正集中力量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核心价值观因而在当下又具化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理解、认可这五大发展理念,并内化为个人价值意识的自觉,是当代青年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五大理念精炼地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因而它首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创新性的价值理论;同时它又提供了这些价值追求的实现路径,故此也是创新性的实践理论。在发展这一总目标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经济创新,才能打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这不仅涉及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之间、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也要实现协调发展。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既是国家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致,也是国家复兴的外在形势要求使然。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完善社会服务,推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切实造福于民,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个实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社会,必然会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不可能从天而降,它需要共同体中的每个人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一步步地共同营造。这其实就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涵,它只有分解为每个人的一致价值追求,再通过万众一心聚集成坚不可摧的合力,才能实现。作为公民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力的部分,青年被寄予了最大希望。明大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养大德,方可成大业。坚定理想信念,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形成自己的价值认同,从五大发展理念中培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自觉和实践动力,是当代青年道德主体建构的必由之路。

三、角色认同:当代青年的利益主体建构

青年的利益主体追求就是满足青年个体的正当利益需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个人利益并不总是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的,但个体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却会在客观上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亚当·斯密甚至认为,个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6]。如果青年的利益主体追求最大程度上与社会共同利益相一致,就能充分实现个体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这就需要实现人的社会角色化。角色是人的身份的动态面貌,当人们使组成身份的权利与义务生效时,他就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因而角色扮演被理解为权利、义务与身份相一致的结果[7]。所以说,要认同角色建立的意义和角色建立的功能[8]。任何角色都是一个实践主体,角色化后的能动实践帮助人实现价值,它是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体现。脚踏实地地实践、做事,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当代青年利益主体建构的本质要求。

《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社会共同利益目标,青年应该以此为标准,从实际出发定位个人的社会角色、利益追求和行动实践。“十三五规划”的实施,青年是实际的参与者,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当代青年是主体承担者。正因如此,当代青年的角色实践,一方面应努力完善素质能力,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积蓄力量,为全面担负起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的重任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需要人才,青年要立足专业,扎实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让自己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建设者。当下,创新已成为发展的根本要求,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把握发展主动权,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所系。创新的驱动力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着重从青年中培养造就。为此国家还提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造就各行业高素质的劳动者。无论是哪种人才,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出色的复合型素质都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青年要找准个人发展定位,“立足专业的基石,拓宽学习的视野,刻苦钻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本领,使自身知识结构更完善、能力素质更全面”[9],成长为人才大军中的一员,让个人价值找到实现的空间。

发展需要视野,青年既要培养国际视野,更要拓宽精神视野,成为开放的、理性的实践者。首先,青年要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行动中去。全方位对外开放就是要将中国纳入世界的整体结构中去定位和思考,这必然是一个视野和思维的大转换。(1)要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考问题。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深刻交织,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影响对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TPP等阻碍性的外部因素更对中国提出了应对危机的要求,唯有全方位对外开放,才有可能获得最优的发展成果。(2)要在依靠开放和创新获取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视野下思考问题。中国经济已进入关键的转型期,只有在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的大格局中重新定位中国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才能获得新的优势和空间。这就需要将比较视野放眼到国际,把世界一流的科技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系。(3)要在更多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视野下思考问题。中国已是一个世界性大国,国际社会和国民自身都对其成为一个开放性大国提出了要求。中国需要适应新角色,找准新定位,拓展国际视野,要在全球性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其次,青年要拓宽精神视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做精神文明的坚守者和传播者。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0],这是社会主义根本要义和优越性的体现。青年要在对实践的感知中了解国情民情,把深入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课堂,到基层一线实践的大熔炉中去,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学习人民,服务人民。青年还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文明风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成为引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

发展更需要行动,青年只有切实投身于改革发展大业,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十三五规划”的落实,需要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和主体,应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做创新发展的驱动者。特别是大学生和青年科技人员,要潜心向学,瞄准国际前沿,进行探索性创新研究,做创新突破的探索者;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做创业创新的践行者;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放发展中提升自身能力,做创新潮流的弄潮者。青年要做各领域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经贸、基建、法律、管理、文化交流等领域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各类青年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也都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青年还要做中国与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的使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4月出席第十五届中越友好青年会见活动时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希望两国青年做中越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做中越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做中越关系未来的建设者。建立和传承友谊,推动友好合作,建设关系未来,增进国家间的互通互信、包容互鉴是当代中国青年理应承担的文化交流使命。

履行好社会角色既是青年利益主体建构的途径,更是青年自身价值最终得以实现的保证。就当代青年而言,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和目标,完善自身素质、培养开阔视野、投身社会实践是其利益主体合理生成的过程。

四、“为他人的主体性”:当代青年的理性价值选择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在存在论上同时共存,在价值论上不可分离,个人发展是根本,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则是保证。青年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主体,建构其主体性,明确自己的公民主体定位、道德主体定位和利益主体定位。这就必然要依赖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形成清晰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并付诸特定的社会角色实践,这是青年作为人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实现载体,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在此过程中,青年不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的社会性对青年的发展做出了基本的规范和要求。

人必定要为某种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关键在于选择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才是理性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不是孤立自我的“私人性”活动,而是依赖于人们“共在”的社会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生存条件。一个人就像一滴水,如果独立存在,经不起风吹日晒,而一旦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就有了无穷的生机和力量。个人只有与时代和国家的命运相融合,与社会和人民的共同价值相结合,其价值才有持久化和最大化的可能。因此,以国家利益衡量个人利益,以时代命运引领个人命运,以社会共同价值定位个人价值,是青年最合理的发展选择。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行动,青年的主体建构就是要建立“自我”与“他人”之间真实的“共同体”,建立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从哲学意义上讲,理性是构成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原始出发点和基本依据。然而现代性以个人“主观理性”取代了传统社会的“客观理性”,“主观理性”原则把主观意识的“自我”实体化作为“主体”,强调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这使得“主观理性”原则充满控制性、征服性的“暴力”,其必将把他人“作为客体加以压迫”。现代性最深刻的矛盾和困境之一就是“主观理性”和“共同感”的分裂,价值上的“个体主义”冲击并逐渐取代价值上的“共同体主义”,造成了共同体的崩塌。这也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要摆脱这一困境,就需要通过建立新的“关系理性”,将个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实现与他人及社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实现相结合,即把“自我”与对他人的责任内在地统一起来,把“自己”与“陌生人”内在地关联在一起,塑造其所谓“为他人的主体性”,重建真实的“共同体”[11]。“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要努力重建的这个真实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13]青年只有把个人责任统一到国家责任中去,把个人发展统一到国家发展中去,构筑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才是最理性的价值选择。

[ 参 考 文 献 ]

[1]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2]金太军 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3][9]秦宜智:《在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中把握使命担当》,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9/c1001-27906591.html

[4]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_2.htm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28页。

[7]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 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2395 7816.htm

[11]贺来:《“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13]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htm

(责任编辑:邢哲)

作者简介:王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近现代史、国际关系。

收稿日期: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