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驰GLC新技术剖析(四)

2016-02-10

汽车维修技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差速器驻车测距

张 伟

奔驰GLC新技术剖析(四)

张 伟

5.AIR BODY CONTROL

特殊装备AIR BODY CONTROL在全新GLC中首次提供位于全部4个车轮上的多气室空气悬挂,如图26所示。该系统将空气悬挂与持续可调节减振装置结合在一起,后者能够根据路面状况调整减震器性能。

与型号系列205相比,多气室空气悬挂系统的不同点在于承载车辆的空气体积可以改变。它的气室能够通过一个阀门分隔或相连。由此多气室空气悬挂的刚性便可发生变化并根据驾驶状况进行调整。转弯行驶时侧倾减弱就是这一特性的体现。空气悬挂的压力供应由电动压缩机确保。

图26 前部无级减震控制空气悬挂AIR BODY CONTROL

通过操纵下部操作面板中的车辆水平高度按钮,驾驶员可以个性化设置车辆水平高度。

电子控制单元中存储有自动锁止位置功能,即在某些情况下(如通过千斤顶更换车轮或车辆停放于升降台上),从悬挂滑柱中排出空气或者压缩机运行等各种调节方式均被禁止。

属性和优势:

空气悬挂在车辆载重时可确保出色的乘坐舒适性。根据当前车速,系统可通过自动调节高度而降低燃油消耗并改善车辆的安全性。此外当车辆行驶在不良路面或不利的上坡路段时,还可借助下部控制板中的车辆水平高度按钮提升车辆高度。持续可调式减震装置尤其能在提供最佳驾乘舒适性的同时改善车身平稳状态。无须限制舒适性,便可通过快速响应的可调式减震装置达到较高的动态行驶性能。例如在避让操控等情况下,系统会立即调整弹簧力及减震力,以便优化车辆的侧倾状态和侧倾力矩分配。

图27 降低和升高车尾

提示:为便于在后备箱内装卸物品,车辆静止时车尾最多可降低40mm。为此后备箱内的左侧壁上布置有一个开关(如图27所示)。

(二)DYNAMIC SELECT

1.城市道路驾驶模式

城市道路驾驶模式视装备范围而定,以标准装备或特殊装备的形式提供。装备 DYNAMIC SELECT 包含城市道路驾驶模式与越野驾驶模式,视装备而定,会对驱动系统、转向系、ECO自动启停功能、底盘、空调和触觉加速踏板进行干预。DYNAMIC SELECT 根据所选的驾驶模式更改上述系统的设置。驾驶员原则上可在舒适、运动、运动增强和油耗优化这几种驾驶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此外系统还包含有一项个性化驾驶模式,它有很大程度上可由自己设计。

驾驶员通过操作 DYNAMIC SELECT 开关(如图28所示)从城市道路驾驶模式中选择一项,然后会在多功能显示屏中获得操作反馈。设置的驾驶模式作为状态图标显示在多功能显示屏中。此外当前设置也会在Audio 20 或者驾驶室管理和数据系统以及联网功能(COMAND Online)的显示屏中短时间显示。

车辆停放后,设置的驾驶模式最多存储4h(上次所选模式)。4h之后自动设置舒适驾驶模式。美国/加拿大市场不支持“上次所选模式”功能。

(1)运动增强

运动增强驾驶模式提供极富运动感的底盘调校,几乎具备赛车特征。驱动机构和底盘凭借极硬的调校方式可获得最大动态性。配备 AIR BODY CONTROL 的车辆通过异常敏捷的行驶性能进一步突出了该配置。停用ECO 自动启停功能后,车辆静止时可确保更加快速的发动机响应。

(2)运动

运动驾驶模式通过级进的转向系特性曲线以及车辆同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紧密连接支持运动驾驶方式。除此之外,配备 AIR BODY CONTROL的车辆通过悬挂系统和减震系统的较硬调校突显出敏捷的行驶性能。

(3)舒适

舒适驾驶模式是一种均衡的驾驶模式。底盘调校偏向舒适,传动系统以油耗为导向而受到影响。车辆停放后,设置的驾驶模式最多存储4h(上次所选模式)。4h之后自动设置舒适驾驶模式。

(4)经济

图28 下部控制板

图29 变速器越野模式

经济驾驶模式针对燃油消耗最低而设计。座椅加热、后车窗玻璃加热和空调的功率均有下降。驾驶员可在多功能显示屏中调出 ECO 显示,以支持自身的经济驾驶行为。视发动机配置而定,车辆有可能提供滑行模式。为此必须松开加速踏板,让车辆在滑行模式下滚动。此时传动系与发动机断开,与此相关的摩擦损耗可降至最低。这样一来,车辆在一段路程之内利用动能行驶,几乎无须消耗燃油便能在道路上滑行(滑行模式)。

2 .越野驾驶模式

特殊装备越野技术组件(代码430)包含有最多五种预设的越野驾驶模式。通过操作越野驾驶模式按钮(如图29所示),可在显示屏中调出越野菜单。随后通过驾驶室管理和数据系统(COMAND)控制器便能够选择所需的越野驾驶模式。所选的越野驾驶模式作为状态图标显示在多功能显示屏中。

(1)打滑路面

打滑路面驾驶模式适用于坚实但易打滑的路面(例如下雨),或者易打滑的路面状态(例如冰雪路面)。

(2)越野

在该驾驶模式下,设置针对轻度越野用途(例如乡村公路)而调整。搭配 AIR BODY CONTROL 时底盘会升高 15mm。

(3)上坡路面

上坡驾驶模式为在最佳操作下能够爬上斜坡而设计。搭配 AIR BODY CONTROL 时底盘会升高 15mm。

(4)挂车

为了在困难条件下能够操纵挂车(湿滑的草地、船台滑道),车辆提供挂车驾驶模式。

(5)悠车(仅限 AIR BODY CONTROL)

通过该驾驶模式可在打滑严重、车辆水平高度较高的条件下自由行驶。其中车辆水平高度会提升 50mm。该驾驶模式在最高车速 20km/h以内可用。超过该车速后,驾驶模式将切换为越野,同时车辆降低 35mm。

全新奔驰GLC 配有众所周知的下坡车速控制系统(DSR)。这套下坡车速控制系统能将行驶车速调节至所选的设置车速。下坡越陡,下坡车速控制系统(DSR) 对车辆采取的制动就越猛烈。平面行驶或上坡期间,下坡车速控制系统(DSR) 几乎或者根本不采取任何制动。

(三)铝制后轴差速器

奔驰GLC 级配有铝制后轴差速器183,如图30所示。这款铝制后轴差速器采用 4齿轮差速器设计(4 个差速器小齿轮)。同时增大了传动比范围。

图30 铝制后轴差速器

图31 电子动力转向

通过使用串联式角接触球轴承和经过优化的准双曲面啮合齿,可在安装空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传输更高的功率。如果功率保持不变,则能够节约安装空间和重量。全新铝制后轴差速器 183 加注 Fuel-Economy 低黏度准双曲面齿轮润滑剂。搭配发动机OM651(150kW)的右舵驾驶车辆配备的铝制后轴差速器193,它的传动比与铝制后轴差速器183存在差异。

(四)转向系

全新奔驰GLC 标配众所周知的电控机械辅助型齿条齿轮式转向系,如图31所示。电子动力转向系由转向机、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电子动力转向扭矩传感器、电子动力转向伺服电机和电子动力转向控制单元组成。电子动力转向系统根据车速对转向助力进行无级调节。

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其优点在于:

◆改善了转向感觉

◆节约燃油

◆无须液压油

◆结构紧凑

◆标配速度感应转向助力

◆转向回正助力

◆具有诊断功能

(五)制动系统

1.电动驻车制动器(EFB)

全新奔驰GLC配有在型号系列205 中为人所熟知的电动驻车制动器。后轴上采用了一款带电动驻车制动功能的组合浮式制动钳。电动驻车制动器(EFB) 的操作元件位于仪表板中左侧,车灯旋转开关下方。

2.在仪表上显示

采用传统脚踏式驻车制动器时,仪表中通过指示灯显示驻车制动器处于拉紧还是松开状态。采用电动驻车制动器 (EFB) 时,相应的系统或警告信息以黄色或红色指示灯的形式显示在仪表中。红色功能指示灯表示闭合、断开或中间状态(闪烁)。黄色指示灯表示电动驻车制动器故障。

3.复合制动盘

全新奔驰GLC配有一款全新的复合制动盘。该复合制动盘被设计为两部分,由一个作为内部件的成型钢板件和一个啮合的灰铸铁制动环组成。为此新开发的组合式防锈方案由钢板件的电镀层以及整个组件的附加喷涂构成。

其优点在于每个部件的重量得以减轻。根据尺寸,其重量与传统制动盘相比降低了 0.8~1.5kg。

在全新奔驰GLC中,电动驻车制动器系统(EFB) 没有自己单独的控制单元。EFB 的伺服电机由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单元促动。

六、网络连接

总体网络,如图32所示。

雷达CAN2:

◆B92/1后保险杠中部雷达测距传感器

◆B92/7后保险杠右外侧雷达测距传感器

◆B92/10后保险杠左外侧雷达测距传感器

◆N62/1雷达测距传感器控制单元

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A98/1 滑动天窗控制模块

◆A98n1 全景式滑动天窗控制单元

◆N10/6 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单元

◆N10/8 后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单元

◆N22/1 恒温控制系统控制单元

◆N26/6 EDW/防拖车保护/车内保护控制单元

◆N28/1 拖车识别装置控制单元

◆N32/1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

◆N32/2 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N42 摄像头盖板控制单元

◆N69/1 左前门控制单元

◆N69/2 右前门控制单元

◆N69/3 左后门控制单元

◆N69/4 右后门控制单元

◆N69/5 无钥匙启动(KEYLESS GO)控制单元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N121/1 掀开式尾门控制系统控制单元

传动系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N3/9 CDI 控制单元(针对柴油发动机)

◆N3/10 ME 控制单元(针对汽油发动机)

◆N118 燃油泵控制单元

◆N127 传动系统控制单元

◆Y3/8n4 全集成化变速器控制单元

车载智能信息系统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A26/17 主机

◆A40/8 Audio/COMAND 显示屏

◆A40/9 Audio/COMAND 操作单元

◆A105 触摸板

驱动系统传感器 CAN:

◆N3/9 CDI 控制单元(针对柴油发动机)

◆N3/10 ME 控制单元(针对汽油发动机)

◆N37/4 氧氮化物传感器控制单元

◆N37/7 柴油微粒滤清器下游的氮氧化物传感器控制单元

◆N37/8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转换器下游的氮氧化物传感器控制单元

◆N118/5 AdBlue ®控制单元

诊断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N112/1 远程信息服务通信模块

◆N123/4 紧急呼叫系统控制单元

动态行驶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2/10 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

◆N30/4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单元

以太网:

◆A26/17 主机

雷达 CAN 1:

◆B92/3 前保险杠左侧雷达测距传感器

◆B92/4 前保险杠右侧雷达测距传感器

◆N62/1 雷达测距传感器控制单元

发动机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3/9 CDI 控制单元(针对柴油发动机)

◆N3/10 ME 控制单元(针对汽油发动机)

◆N127 传动系统控制单元

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A1 仪表盘

◆A26/17 主机

◆A40/12 平视显示器

◆A76 左前双向安全带紧急拉紧器

◆A76/1 右前反向安全带拉紧器

◆B84/3 倒车摄像机

◆N2/10 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N88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控制单元

◆N148 360°摄像头控制单元

混合动力 CAN:

◆N82/2 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

◆N83/5 充电装置

◆N129/1 功率电子装置控制单元

◆N22/4 后排恒温控制系统操作单元

◆N25/4 前排乘客座椅加热控制单元

◆N25/5 驾驶员座椅加热控制单元

◆N25/6 后座椅加热控制单元

◆N32/1 驾驶员座椅控制单元

◆N32/2 前排乘客座椅控制单元

◆N58/1 前部智能气候控制操作单元

◆N70 车顶控制板控制单元

◆N72/1 上部操作面板控制单元

◆N72/4 下部左侧操作面板

◆N72/5 下部右侧操作面板

◆N110 重量传感系统控制单元

◆N123/4 紧急呼叫系统控制单元

多媒体传输系统(MOST) 环:

◆A26/17 主机

◆A90/4 调谐器单元

图32 总体网络

◆H4/16 声音发生器

◆N40/3 音响系统功率放大器控制单元

LIN 总线:

◆A6n1 驻车暖风控制单元

◆A9/5 电动制冷剂压缩机

◆A40/9 Audio/COMAND 操作单元

◆B38/2 带辅助功能的雨量和光线传感器

◆E1n7 左前 LED 外部照明灯促动模块

◆E1n9 左侧大灯控制单元

◆E2n7 右前 LED 外部照明灯促动模块

◆E2n9 右侧大灯控制单元

◆N2/10 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

◆N10/6 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单元

◆N10/8 后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单元

◆N22/1 恒温控制系统控制单元

外围设备 CAN:

◆A40/11 单目多功能摄像机

◆A90 碰撞预防辅助系统(COLLISION PREVENTION ASSIST)控制单元

◆B92/6 后保险杠右外侧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

◆B92/11 后保险杠左外侧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

◆E1n9 左侧大灯控制单元

◆E2n9 右侧大灯控制单元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N127 传动系统控制单元

底盘FlexRay:

◆A40/13 立体式多功能摄像机

◆A89 限距控制(DISTRONIC)电动控制单元

◆B92 前部远程雷达传感器

◆N30/4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单元

◆N51/3 空气悬挂系统(AIR BODY CONTROL)控制单元

◆N62 驻车系统控制单元

◆N62/1 雷达测距传感器控制单元

◆N68 电动动力转向控制单元

◆N73 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单元

◆N80 转向柱管模块控制单元

(全文完)

猜你喜欢

差速器驻车测距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驻车操纵手柄噪音的分析和改进
基于Romax的差速器壳体故障分析及设计优化
商用车驱动桥轴间差速器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法拉利F430半自动变速器及电子差速器原理与检修(二)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导盲杖设计
直流系统行波测距的误差分析
基于VMD和TEO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测距研究
奔驰9速自动变速器驻车止动爪的功能原理简介
非圆锥齿轮防滑差速器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