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分析
——以2015年《人民日报》为例

2016-02-09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刻板农民工

熊 敏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分析
——以2015年《人民日报》为例

熊 敏

借助刻板印象理论,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2015年《人民日报》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大众传播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新闻报道得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特点,证明媒介对“农民工”的认识是不尽全面甚至存在刻板印象的。

农民工;媒介形象;刻板印象

[作 者]熊敏,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大学毕业生频频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有网友发表言论:自己挣得没有“农民工”多,引起热议,网友纷纷跟帖回复。近日,随着新华网公布的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事实意见,其核心意见有两条,为广大受众所知的是关于大学生买房的优惠政策。笔者在这里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另外一条,关于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居住:“农民工在沈购房,子女可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可以在我市参加中考。”

农民工是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是无数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奋斗的历程,他们的境况从未真正得到扭转,反而更加尴尬。公众对于“农民工”的解读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还不如去搬砖”……大众传播媒介为受众呈现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其社会实际形象会有差距,受众也会因此存在刻板成见。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很多文章的政治观点和思维都体现着官方的态度,尤其是社论依然被视作高度权威的官方态度和政策走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联系刻板印象知识点,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2015年有关“农民工”报道的新闻进行分析。本研究将涉及媒体对“农民工”的态度与所刻画的媒介形象,单纯出现“农民工”报道的内容虽然不是重要议题,但是此类报道仍可以作为考察媒体态度的样本,于是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也会被纳入有效样本。通过搜索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电子版《人民日报》,共统计相关报道681篇,剔除无效样本后还有181篇,整理有效样本的报道内容归纳出:有146篇报道以“农民工”为主体,有35篇单纯出现“农民工”字样的报道。

综合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目:(1)媒体报道的版面;(2)媒体报道的主题;(3)媒体报道的倾向。

单纯出现“农民工”的报道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报道 总计人民日报 35 146 181

二、研究结果

1.媒体报道的版面。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由于版面的设计不同,通常是由新闻类、副刊、评论/言论类几个部分组成。在此次研究中,可以得出媒体报道“农民工”经常会选用新闻这一体裁,可以总结报道所带有的属性。

表1:“农民工”报道所属版面类型分析

由表1可以得知,这些报道所占比重最多的为新闻,共计95篇;其次是评论/言论,共计52篇;副刊类占比最小,共计52篇。由此可以得出,媒体在“农民工”这一群体报道上,大部分集中在新闻类,围绕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就业、三农等一系列问题较多,很多报道都带有新闻客观真实的特点,紧扣社会时事热点与国家相关政策,特别是“两会”与过年期间,有关“农民工”报道的篇幅相对集中。评论/言论类占次重要的篇幅,会有比较强的主观色彩,此类篇幅一般集中在评论观点这一块,会向专家、学者以及所涉及领域内的意见领袖进行采访约稿。 “农民工”一直是我国比较关注的热点,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惠农政策的出台,都是惠及“农民工”的,近年受到重点关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得到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照顾。

2.媒体报道的主题。媒体在报道内容的时候,会坚持客观原则,为受众呈现公正的报道。但是媒体所报道的主题会塑造框架,将报道内容作为重要的划分依据,大致可以整合为11种,分别如下。

通过每个报道主题出现的类型和频次数据统计,不难发现媒体在涉及“农民工”的报道内容中会根据不同主题与内容进行调整,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根据这些侧重点可以反映出媒体的认知与基本态度,进而得出研究对象的重要程度。

表2:媒体报道中涉及“农民工”的内容出现次数比率

由表2可见,与“农民工”相关的文本中,各种报道主题较多,就业相关报道出现次数最多,由此,农民工就业问题仍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而就业是农民工群体本身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接近整个农民工报道的20%。马西恒提出农民工就业问题中的“二元用工现象”和“双重劳动力市场”,认为必须加强政府劳动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控制农民工进入国有、集体企业的数量和速度,清理整顿已进入企业的农民工。[1]

农民工维权和子女教育问题紧接着就业问题,成为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前三大问题。维权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工资和职业病只是其中比较普遍的两个典型。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便与媒体有了天然的联系,大众传播媒介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新闻,新闻价值比较高,有利于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社保、医保、创业、职业培训等,越来越多样化的类型报道把“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概念扩大。“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及的相关议题时刻关注着这个群体,也是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

3.报道倾向。报道倾向频数频率正面报道为57,39%;中性报道为68,46%;负面报道为21,14%。

表3:媒体报道“农民工”内容倾向

讨论媒体的报道倾向于报道“农民工”流露出的立场与基本态度,媒体中出现的“农民工”形象会影响受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和看法。此次研究中要观察媒体塑造“农民工”这一媒介形象的态度,可以将报道性质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正面报道;(2)中性报道;(3)负面报道。由表3可知,占比最大的是中性报道,为46%,接近一半;其次是正面报道,为39%;最后是负面报道,为14%。

在有关“农民工”相关报道中,中性和正面报道倾向占整个“农民工”报道的很大比重,远远超过负面报道倾向的比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村容风貌的改进还有农村精神文娱活动下乡建设,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民工”为整个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2]。“两会”对“农民工”也有关注;最美洗脚妹作为人大代表,提升了整个“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沈阳关于住房方面对于农民工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是正面、客观的报道,有助于社会大众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认知,同时也有利于这个群体相关问题的解决。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农民工”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少量的报道,呈现出部分“农民工”给城市带来不稳定因素。媒介的报道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在公众中的刻板印象,是公众对农民工这个群体和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解读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农民工”的媒介形象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于1983年提出,指的是在本地乡镇企业中工作的人员或者是近城务工的社会群体。广义上的“农民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工厂上班的农民,他们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另一部分是需要离开自己家乡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体力强度大的二、三产业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一社会群体已经有了新的变化,整个群体的年轻化带来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现象。其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家政公司、搬家公司、建筑工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由“80后”“90后”组成,有研究显示他们已有1亿人,在整个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占60%。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在18岁到25岁,由于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年轻这些因素,与之前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的他们呈现出职业期待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需要较高、工作忍受力较低,于是也被称为“三高一低”新生代农民工。

对“农民工”已存在的刻板印象:整体素质不高,给城市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比如,会在新闻上看到“农民工”在城市中随地吐痰、随手拿公共设施;但是也会有“农民工”英勇救人之后悄然离开的报道。

四、结语

媒体在塑造刻板成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媒介提供信息,我们形成对外部实际的认知。周小亮较早地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及其原因和社会经济效应。[3]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主要集中在脏、累、险、差、难、苦等岗位上,“职业危险性较大”。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4]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可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农民与知识分子一样都应该是被尊重与关注的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与内陆经济差距的扩大,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结构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城镇居民产生天然的优越感,不自觉会形成歧视农民的传统观念。每年春晚上都会有展现农民、农民工优秀品质的节目,但是不难发现他们的衣着或是言语都是固化的,不是东北大棉袄就是工装,稍显老土,文艺节目中都在反映着媒介形象。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地位仍然较低,面临各种问题特别是媒体经常对其的称呼“打工仔”“临时工”“洗脚妹”……无形中给人一种印象,农民工素质比较低、形象较差、可以随意雇佣与辞退。就一个最简单的高温补贴来说,虽然每年都会有补贴发放,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从来领到过这一笔补贴,但是由于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以及农民工自我意识的觉醒,其自身的境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媒体的报道,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更新了人们对于“农民工”的认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中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人群。要实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认同的快速发展,应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解决,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构建。

[1]马西恒.关于中国入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J].江海学刊,1996(1):40.

[2]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8.

[3]周小亮.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及其社会经济效应[J].当代财经,1994(9):11-13.

[4]国家统计局.2011我国农民工调查检测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fxbg/201204/ t20120427_16154.html.

[5]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8.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刻板农民工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