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哲学意蕴
2016-02-09赵兴银
■ 赵兴银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论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哲学意蕴
■ 赵兴银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突出了青年的对象化特征,注重从青年群众工作的整体性出发,凸显了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结构的系统性,强调理想信念道德建设、能力培养和作风建设;注重青年群众工作的辩证性,强调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有机联系;注重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时代性,强调青年工作贴近实际、紧跟形势、把握方向,是当前新形势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哲学意蕴
青年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关心和维护青年群众的权益,教育和引导青年群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种场合阐述了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对青年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和掌握习近平关于青年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对于今后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推进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系统性
系统思维方式是依托于系统科学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关注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强调整体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习近平群众工作思维突出了青年的对象化特征。这种特征从青年群众工作的整体性出发,从多角度、全方位、相互协调中体现了系统化的思维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青年群众工作,习近平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视野,从中国当前发展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深刻阐述了当代青年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从整体上提出了许多关于青年成长与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体现出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系统性特质。
(一)突出理想信念的根本性特征
对青年群众而言,理想信念大于天。习近平对理想信念的阐述总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联系在一起的。在习近平看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因此,青年群众工作的根本是要让广大的青年群体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确立为自信前提,以自信实现青年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仰。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三个自信”结合时代特征明确了习近平对青年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是青年理想信念的底盘和脊梁。
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讲到青年的信心,习近平认为,做青年群众工作,就要从两个方面帮助青年寻求信心支持:一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铸就的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他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2]二是人类文明成果提供的良好借鉴。习近平谆谆告诫青年朋友:“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3]中国人的自信最终还是来自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青年群众工作而言,其目标和方向是让广大青年明确一个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以理想信念为支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强调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如何夯实青年人的道德基础:一方面,需要在青年群众工作中不断强化道德教育,提高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强化青年人的道德约束,守住道德底线。习近平把青年群众的道德追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他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4]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来提供品格支撑。对此,习近平认为,青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5]。他希望青年人的修养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所谓高远,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所谓平实,就是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提升道德修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习近平倡导青年要多读书,修政德。他指出,读书即是立德,“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6]同时,他鼓励青年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习近平认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广大青年“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7]。
(三)注重能力修养的关键性因素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对广大青年而言,自身“硬”就要硬在本领上。青年的能力修养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也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关键。习近平对青年群众能力修养的关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要掌握知识和技能。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及时学习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要积极实践,融入社会。过硬的本领既包括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又包括 “社会处事之道”。2013 年习近平在天津同高校毕业生座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情商“就是适应社会能力”[8]。实际上,习近平对情商的解说已明确地告诉广大青年,要积极融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是个大熔炉,青年只有到社会中间进行实际锻炼,才能增长才干、提高本领。
最后,要勇于创新创造。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9]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就是要让“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自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10]。
(四)强化作风建设的保障功能
思想作风过硬才能确保广大青年拥有坚强的政治定力和过硬的工作本领。习近平告诫广大青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首先,青年人要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1]因此,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其次,青年人要有担当精神,为人民服务。担当彰显的是一种责任。早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就非常强调党员的责任问题,他指出,“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为党的执政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上,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12]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习近平要求广大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13]。最后,青年人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思想作风建设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是要有实干精神,诚信意识。习近平认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道不可座谈,德不可空谈,任何“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做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14]。
二、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辩证性
习近平运用辩证思维,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始终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毛泽东曾经把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比喻成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也认为青年人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一代。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将青年与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当代青年群众看作最有朝气和最富有梦想的一代。
(一)从现实来看,实现中国梦是青年群众工作的时代主题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他希望广大青年群众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发挥作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亲切而形象地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15]
(二)从党自身建设的需要来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事关党的发展大计
青年干部和青年人才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干部和青年人才的发现、选拔和使用。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降低标准、违规操作的现象,习近平明确指出,青年人才的选拔必须体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只有选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青年干部和人才,党的事业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在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任方面,习近平要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能简单以年龄画线,否则会造成大的人才浪费。他指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简单地考虑班子的年龄结构要求,不注意人选的内在素质,把一些尚不成熟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甚至担任一把手,引起了社会上较多议论。从领导干部队伍的成分和构成来看,需要有一定的年轻有为的干部,实现干部结构的梯队效应,但干部的选拔和使用要因时而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教条主义,更不能“一刀切”。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上,习近平坚持辩证的用人思维。一方面,对于当前偏重于大量提拔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现象,他强调指出,年轻干部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热衷于经营人脉、编织关系网。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我们培养年轻干部就会走弯路。这种情况一定要扭转过来。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对于年轻干部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要敢于大胆使用,不能缩手缩脚。破格不等于“出格”,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
其次,在青年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代表时,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为青年人才奋勇创新提供舞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他要求改革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机制,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习近平认为,人才选用的机制必须结合国家发展实际作出具体设定,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对青年人才的选拔机制必须“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只有选拔机制明确化和具体化,才能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规范化的成长与发展路径。
最后,在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考核方面,习近平认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体现民主作风。习近平指出,对青年干部要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对于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应该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要以此为荣。同时,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青年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对于青年科技人才,习近平指出,要“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通过为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才会有更加坚实的根基。
三、习近平青年群众工作思维的时代性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充分鼓励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广大青年勇于承担责任、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职尽责。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讲到:“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16]实现中国梦,关键要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习近平看来,时代不断发展,青年群众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出青年群众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一)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贴近实际
习近平希望广大青年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把对青年群众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喻成给他们扣扣子的过程,他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17]因此,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必须帮助青年扣好价值观形成链条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青年群体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引导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在习近平看来,对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身受用。没有中华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他认为,应从青少年抓起,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18]
(二)共青团作用的发挥要紧跟形势
2015年7月,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抓好党的群团工作,要把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013年6月,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团的干部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曾对共青团在党的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作出了明确阐释。他认为,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要承担党交给的任务,要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始终坚持认为共青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军力量。他认为,共青团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能够也应该发挥很大的作用。共青团应该成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引导力量。共青团作用的发挥,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指路明灯。
当前共青团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习近平指出,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共青团要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三)对青年群众工作的引导要把握方向
广大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需要自身的刻苦努力,也需要有良好的客观环境提供支持,其中就离不开各级组织的培养和全社会的支持。我国青年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才能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青年运动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19]。习近平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20]
首先,青年群众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当前,青年群众工作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大力推进组织和工作创新,牢牢把广大青年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青年群众工作要坚持政治性是第一位的要求,始终把青年群众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工作思路、方法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工作中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承担起引导青年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青年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对青年群众工作者来讲,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就是在青年群众工作中,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把青年工作上升到一定高度,把青年工作放到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思考和把握。
其次,重视高校青年群众工作。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培养青年人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曾先后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调研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认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高校青年群众工作要把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习近平认为,一方面,高校自身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高校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自身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青年学生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最后,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年人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调研、座谈讲话和批示中指出,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而要彰显中国自身的人才竞争优势,需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习近平认为,打造良好的青年人成长发展的环境,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更需要大力营造青年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这也为当前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当前推动青年群众工作,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青年工作体制机制,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大潮中,探寻青年群众工作规律,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青年群众工作体制机制,让广大青年的创造活力不断迸发,让各行各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 参 考 文 献 ]
[1][2][3][4][5][7][9][10][11][13][14][15][16][17][18][2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0、171、171、52-53、53、53、59、51-52、52、172、174、175、49、172、181、54页。
[6][12]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208页。
[8]习近平:《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载《东方今报》,2013 年5 月15日。
[19]秦宜智:《汇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6日。
(责任编辑:任天成)
作者简介:赵兴银,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扬州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