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疼痛康复联盟示范基地为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16-02-09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疼痛康复联盟示范基地为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6年5月31日、6月24日,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分别在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医院和北京彭胜医院挂牌。这是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和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实施,在疼痛诊疗新技术上强强合作的又一创新举措,将促进我国三叉神经痛及头面部疼痛康复等学科建设和诊疗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以及先进技术向基层下沉。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医院成为示范基地后,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帮助这家老区医院完善疼痛康复科,实行疑难病例上门专家会诊指导,上门带教手术,开设远程会诊平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倪家骧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等专家现场为中山医院患者进行了诊疗。
倪家骧教授与北京彭胜医院院长、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彭胜共同为北京彭胜医院示范基地揭牌。各医学领域专家就多个学科的最新科研项目与成果进行了广泛交流。倪家骧教授就《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治疗》课题作了精彩讲解,彭胜院长报告了目前国内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的国际前沿技术“智能机器人3D导航——无痛介入疗法”,并通过视频连线实时同步进行了示范手术,获得与会专家好评。
近年来,北京彭胜医院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举措,建立健全更加高效的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拓展各项先进诊疗技术,实现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共享,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权威品牌,在三叉神经痛、疼痛康复等学科的升级与建设、人才培养、专家会诊与手术、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服务和国际先进诊疗技术。“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北京彭胜医院继“影像引导无痛介入疗法”后取得的又一成果,也是以彭胜院长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历经多年攻关,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系统研发,专门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的国际前沿技术。其智能机器人系统属于国家“863计划”产品,现已通过国家医药器械管理局审批。这一技术利用三维CT计算机层面扫描图像或MRI(核磁共振)建立的三维医学模型,对三叉神经痛无痛介入治疗进行规划与虚拟操作,实现了无框架及远程操作的三叉神经3D导航治疗,为三叉神经痛治疗创伤极小化(创面仅有针尖大小)、治疗效果最佳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极大地提升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发起成立,与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共同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先进的疼痛康复技术向基层下沉。联盟成立近两年来,吸引107家医院加盟,组织专家帮助43家医院建立疼痛康复科、21家医院增设疼痛科病房,培训343名疼痛专科医生和57名护士,并诊疗30余万名患者,帮助基层医院完成1640例手术,开展疑难病例会诊247例,还帮助培训基层卫生院院长及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及专业医生3200余人,组织医师讲师团为群众举办科普讲座500余次,为6万余群众进行义务咨询,使大批患者不到北京就能享受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