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原理在拍摄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2016-02-09高海波王美萱高广志
高海波,王美萱,高广志
1.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台,吉林辽源 136200 2.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吉林长春 130000
透视原理在拍摄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高海波1,王美萱2,高广志1
1.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台,吉林辽源 136200 2.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吉林长春 130000
电视的特点是声画一体,画面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电视记者在用画面语言向观众传递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要给人们一种舒适美感,这样的新闻画面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宣传目的。笔者经常在省、市级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一些画面的主体人物远处偏高,空间感不强的现象,原因是摄像记者对透视原理缺乏了解的结果。本文从透视原理出发,诠释透视学原理在拍摄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这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提升画面的质量。
透视学原理;电视新闻;拍摄中的运用
透视学是建筑学和绘画艺术领域的知识,电视摄像记者学习掌握了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日常的新闻采访拍摄中去,会受益匪浅。它能增加电视画面的立体感、纵深感、空间感,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如果你不懂得透视学原理,在拍摄视平线以下的物体时,越往远处就越往上翘,进入不了空间,视觉上不舒服。记者在拍摄楼房外景时,会产生以下效果:一是没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二是楼房有些倾斜让人觉得不稳。本文通过介绍透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并阐述在拍摄新闻采访中的运用,将对同行以后拍摄新闻、提高画面质量给予借鉴与参考。
1 透视原理的概述
1.1 什么是透视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即“透而视之”。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窗外的景物,把景物的形象画在透明面上,就是物体的透视形。
1.2 什么是透视现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指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的现象。
1.3 什么是视平线
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那么视平线的“高度”怎么来确定呢?视平线的“高度”是随着观察者的高度而变化的,确切的说是随着眼睛的高度而变化的,视平线和基线的距离,就是画者眼睛的高度,也叫视高。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掌握了视平线的规律,对进一步了解透视知识及拍好画面大有帮助。
1.4 什么是视点、心点、灭点、视心线、视距
1)视点也称目点。绘画中的视点是指画者眼睛的位置,以一点表示。
2)心点——画者视心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点称心点,位于正常视域和视平线的中央,是与画面成直角的变线的灭点。由心点所引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画面不平行而互相平行的水平线段,都消灭于视平线上的心点。
图1
3)灭点——与画面不平行而互相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越远越靠拢,最远时消灭于一点(称灭点),叫做画面上的消灭现象。
4)视心线——由视点引向画面的垂线,叫视心线(也叫中视线)。
5)视距——目点至画面(心点)的垂直距离。
1.5 什么是距点和余点
1)距点——与画面成45°角的视平线的灭点。如:由视点引实际与视平线成45°的视线,和视平线的交点就是距点。该怎么找距点呢?两个距点和心点的距离等于视心线的长度。在一幅画面上只有两个距点。
图2
2)余点——是与画面成任意角度(除90°和45°以外的任何角度)的水平线段的灭点。
1.6 西方绘画两种常用的透视方法
平行透视:立方体两直立面与画面平行,其余两直立面与画面成90°角,则为平行透视。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3个面。正方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与消失线,3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四条边线和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视平线上主点消失,见图3。
透视规律:立方体在视平线上下左右移动,会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如图3中的1、2、3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立方体正对画者的面没有变化,对着视平线及心点的那个面会变窄变低,越靠近心点,所见到的面积越窄越低。视平线以上的立方体,我们能够看到它的底面。5、6、7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下时,立方体正对画者的面没有变化,对着视平线及心点的那个面会变窄变高,越靠近心点,所见到的面积越窄越高,给人往上翘的感觉。视平线以下的立方体,我们能够看到它的顶面,而看不到它的底面。1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上,它的右侧面与视垂线重叠,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正面和底面。5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下,与画面的心点成90°角又在视垂线左右1/2处,我们只能看到它对着画者的正面和顶面。9立方体正对着视平线的心点,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看不到其它面,显得单薄,没有立体感。在视频线上下,视垂线左右的立方体,我们能够看到它3个面,如2、3、6、7立方体。我们能看到立方体的3个面时,它的立体感最强,因为有了三维空间。
图3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方形物体的两组成角变线,左右水平向视平线上某两点消失,见图2。
透视规律:立方体的透视形四面边的变线,消灭视平线上两个距点。立方体位置左右不同的透视变化:近角正对着画者时透视形左右对称,远近两角都在视垂线上。如1立方体。立方体在视垂线左右两侧时,透视形显狭长,远角向心点偏斜。立方体地位高低不同的透视变化:比画者眼高在视平线以上,视垂线左右时,越靠近视平线的立方体越低及越窄。如图4中的2、3立方体。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下,视垂线左右时,越靠近视平线的立方体越远越高和越小。如6、7、8。
图4
2 把透视原理运用到拍摄中去
2.1 平行透视的运用方法
1)新闻摄像记者在拍摄场景前,首先,要寻找平行透视场景的心点,摄像记者的视心线应平行于地面,垂直于墙面,是视心线与画面相交的一点。心点不是墙上固定的那一点,在同一场景中,摄像记者眼睛上下左右的变动,心点位置也相应移动,不同的心点位置设定,会有不同的构图及视觉效果。
2)摄像记者要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视高寻找心点。心点左右平行延长的线,就是视平线。与画面垂直的变线,都向心点方向聚集。在平行透视中每幅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心点,不能在画面里到处设置心点,如图1。
3)根据透视原理视平线上下左右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摄像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摄像记者在拍会场竖排坐着的参会人员时,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摄像记者站着拍摄,他的视点及视平线就高,竖排座位上人员在视平线以下,拍出的画面效果就是越靠近视平线的桌椅及人物越往上翘。图3中的7立方体,就能说明这一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摄像记者要降低视高,视平线随着降低,摄像机也下降与视平线保持平行,这样拍摄竖排远处桌椅和人物,翘得就不明显。
4)在视垂线左中右的物体,也会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还是以会场坐着的竖排人物为例:在垂直线正中央那一排的人物,你只能拍到人的侧面和他们的头顶。如图3中的5立方体。这幅画面拍出来就不完美,有瑕疵。摄像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避免呢?摄像机的镜头就不要正对着视平线上的心点,镜头偏左或偏右一些,摄像机架在人物的侧前方,拍出来的人物立体感就强。如图3中的6、7立方体。
5)在新闻采访中需要拍一些空画面,来丰富电视新闻节目。如:街道、生产车间等。利用透视原理拍出的画面,空间与纵深感会比较强。拍这种画面的时候,摄像记者就可以站在画面中间对准心点的位置拍摄。选择这个角度拍摄应注意两点:(1)摄像机正前方近处没有高大物体;(2)视平线不要设在取景框的上下的1/2处,或上或下一些都可以。这样拍出的画面不呆板,画面效果会更好,如图1。
2.2 成角透视的运用方法
1)我们在拍摄办公楼及商场外景时,尽量少拍纯正面。拍摄纯正面楼房的画面,虽然标志性明显,但是,没有三维立体空间感。用绘画的角度看立方体的纯正面是:(1)没有透视关系与明暗变化;(2)物体显得平,没有厚度;(3)视觉冲击力不强。我们在采访中拍摄楼房外景空画面时,要寻找45°角机位,采用平视的拍摄方法(拍摄角度有:平视、仰视、俯视之分),画面立体效果就非常明显。
2)摄像记者在楼房外景时,先要寻找好视高和两个距点。视高就是摄像记者眼睛的高度。记者在拍摄外景时用右肩扛着摄像机,或把摄像机放在三脚架上,机位高低不等,所以,我们把摄像机镜头作为视高的标准。确定了视高找到心点并左右平行延长,就能定出视平线。摄像记者在摄像机取景框的位置,目测自己与心点的距离,这个距离也就是视心线的长度。两距点和心点的距离分别等于视心线的长度。在视平线心点的两侧分别设置距点1和距点2。见图4。距点是45°角平变线汇集、消失的灭点。拍摄楼房外景画面时,两个距点都应设在画面以外,见图2。我在拍摄楼房外景寻找视心线长度的方法:是根据楼房的具体高度而定。机位设的距离是楼房高度1倍以上的位置,距离远一些,楼房的透视变化小,拍出的画面空间感较强,也显得平稳。
3)记者在拍摄45°角楼房时,机位与楼房的远近距离会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近距离拍摄楼房时,楼房上下变线陡斜,近大远小反差大,拍出的画面给人一种不稳的感觉。见图5。2016年9月,我在央视新闻中看到一组拍摄于美国街景高楼的画面,楼房倾斜度比较大,让人感觉不稳。原因,就是记者拍摄时视距太近。远距离拍摄45°楼房的效果是:楼房上下变线平缓,近大远小相仿,远距离拍出的画面,给观众感到楼房稳定和庄重,视觉上也非常舒服。见图6。
图5
图6
3 结论
在运用透视原理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时,也要熟练掌握摄像机性能和技巧。摄像记者在拍摄新闻中既要运用透视原理,还要懂得什么是色温。如果摄像机色温调不好,拍出的画面不是红就是绿。透视和色温搞清楚了,画面还要清晰不抖动,这样才能在编辑电视新闻节目中采用。摄像记者在采访拍摄画面时始终要把握一个原则,要紧紧围绕新闻主题进行拍摄,达到声画合一的完美效果,给观众一种视听美的享受。记者在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时,应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和手法的组合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思想、生活和艺术交融、互补、辉映的效果。
[1]殷光宇.透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2]文金扬.绘画透视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G2
A
1674-6708(2016)177-0066-03
高海波,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台。王美萱,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高广志,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