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工业装备

2016-02-08

陶瓷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机械厂瓷厂龙窑



主题策划

陶瓷工业装备

(续上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产化的日用陶瓷生产装备有22个品种,其中原料加工设备10个、成形设备10个、辅助材料生产设备2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样机中的国产化率近于100%,大大提高了我国日用陶瓷机械设备的整体水平。

2)建筑陶瓷生产装备的引进。20世纪50~70年代建立的各类陶瓷机械厂都归轻工业部管理。建筑材料工业部下属的建筑卫生陶瓷厂所需的轮碾机、球磨机、压滤机、练泥机、泥浆泵、磁选机等原料加工设备和窑炉顶车机等窑炉机械,一般都从轻工业部所属的陶瓷机械厂购买,颚式破碎机从矿山机械厂购买,专业性强的成形、施釉等设备往往作为非标准设备由设计院设计或陶瓷厂自行设计,自行加工或外协加工。窑炉请设计院设计,请冶金、化工系统的安装公司砌筑安装。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来,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和石湾陶瓷机械厂转产建筑陶瓷机械。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我国专业生产陶瓷机械的厂家已达60多家,从业职工达15 000人。

1974年,沈阳陶瓷厂引进2台联邦德国道尔斯特(Dorst)公司的自动压砖机,开启国内墙地砖设备引进之先河。1978年以后,建筑材料工业部组织了多批建筑卫生陶瓷考察团到国外考察。此时,北方的建筑陶瓷业引进在全国领先,引进的都是建材部的骨干企业。这时南方广东石湾的建筑陶瓷业开始崛起,许多日用陶瓷厂和工业陶瓷厂转产陶瓷砖。

1983年,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从意大利唯高(Welko)公司引进年产30万m2彩釉砖自动生产线,并于1984年5月投产成功,生产(100 mm×200 mm)~(300 mm×300 mm)规格的彩釉砖,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的序幕。从此,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从国外引进墙地砖生产线和生产线关键装备的热潮。1986年佛山石湾工业陶瓷厂从日本引进一条彩釉锦砖(彩釉马赛克)自动化生产线。1987年佛山石湾美术陶瓷厂从日本引进条年产500万件的琉璃瓦生产线,生产日式与西式琉璃瓦。1989年,佛山石湾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日本乐华株式会社、香港圆方国际有限公司三方建成铺石砖(广场砖)生产线,开始生产被称为广场砖的仿石砖。同年,石湾瓷厂从日本引进的日产2 000 m2彩釉锦砖生产线也正式投产。从1984年开始短短3年内,全国引进建筑陶瓷生产线达60多条。来自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全自动压砖机、辊道窑、施釉线、印花机等关键设备被大量引进。

1987年12月10日,由19个国营单位联合组建的“中伦建筑陶瓷技术装备联合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挂靠国家建材局,陈帆教授任董事长。中伦公司建立的意义在于:实行授权联合引进,减少重复引进带来的经济损失;出国培训培养了一百位以上工程师专业技术人才;在四川自贡建筑陶瓷总厂建设“一次烧成年产70万m2彩釉陶瓷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1992年11月6日,该示范线通过国家技术验收。1992~1994年,原国家建材局又组织了烟台新型建材厂“二次烧成年产100万m2陶瓷釉面砖国产化生产线”的建设。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约有400多家企业引进了墙地砖生产线或关键设备,包括自动压砖机2 700多台、辊道窑400多座。

3)卫生陶瓷装备的引进。1985年,湖南建筑陶瓷厂引进1条德国瑞德哈姆(Riedhanlmer)公司的燃煤气隧道窑(65.00 m×2.10 m×0.75 m),开全国卫生陶瓷设备引进之先河。1987年,唐山陶瓷厂引进德国耐茨公司的洗面器组合浇注线投产。1987年,广东佛山陶瓷集团石湾建华陶瓷厂二在国内首次全线引进德国的年产30万件卫生陶瓷生产线投产。这条生产线的成功投产为我国卫生陶瓷生产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我国大量引进卫生陶瓷生产装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卫生陶瓷工业最先进的中高压注浆机、喷釉机械手、少空气干燥器、梭式窑 、卫生陶瓷辊道窑等国内均有引进。

4)电瓷生产装备的引进。1949年前后,我国在电瓷专用设备的制造方面儿乎是空白。1949年后至70年代末,我国电瓷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至70年代末我国电瓷生产家已有百家,高压电瓷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多吨,电瓷产品的电压等级可以做到220~330 kV。并积极研发500 kV及以上的成套产品。

1956~1960年,我国从苏联和民主德国(Thuriugia厂)引进了一大批大型电瓷专用装备,主要包括1.7 t、3.2 t球磨机、轮碾机、螺旋桨泥浆搅拌机、振动筛、压滤机、真空练泥机等主要用于满足220 kV及以下各种电瓷产品的生产。

1981年,从日本石川时铁工所引进一台M-150型(挤制螺旋直径800 mm)真空练泥机,之后主要从联邦德国耐茨公司引进两台V1PW750DV立式真空练泥机(末端螺旋直径为1 000 mm),两台内外仿形修坯机,一台NVPP500真空练泥机,一台SKT3型榨泥机,两台VPP750卧式真空练泥机,一台FA33HA瓷套切磨机和一台气流磨(1.2 t/h)等。

1984年,从瑞典引进一条等静压成形生产线技术,用于生产高强度棒形支柱绝缘子。主要设备包括:喷雾干燥器(道尔斯特公司制造)及两台高压双缸隔膜泵,两台自动控制干法修坯机(联邦德国蔡德勒厂出品),一套粉尘收集系统,一台Quintus冷等静压机(瑞典ASEA公司制造),一台棒形绝缘子双头切割机(可加工坯件尺寸:外径为450 mm、长度为1 700 mm)。与此同时,引进了两条悬式绝缘子生产线,一条成形生产线,主要设备从联邦德国内茨公司引进;一条为胶装生产线,设备从日本引进。同期,抚顺电瓷厂、西安电瓷厂也引进干法电瓷生产装备。

1985年,在机械工业部组织下,分别从联邦德国内茨公司引进立式真空练泥机、内外仿形成形机和瓷套研磨机等3种类型、4种规格的大型电瓷机械设备共6台。

1978~1990年陶瓷行业最有意义和成功的引进项目见表1。

表1 1978~1990年间陶瓷行业最有意义和成功的引进项目

3 1990~2010年的陶瓷生产装备

这一时期是中国陶瓷业全面从传统转向现代化发展实现陶瓷大国走向强国的阶段,主要标志是:

1)以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装备为龙头,实现各种产品生产装备的国产化,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现代化装备的垄断,并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以广东科达机电企业、广东恒力泰企业、福建海源企业等为代表的300多家陶瓷机械与窑炉企业崛起并在佛山形成装备产业集群;

3)20世纪掀起的陶瓷装备引进热潮回落,重视技术引进和创新;

4)陶瓷装备生产研究开发全部民营化;佛山市成为世界两大陶瓷装备生产基地和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至此,中国陶瓷装备业成为中国陶瓷整个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陶瓷装备的百年发展历程就是沿着这条从手工工具-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工业化-新型现代制造业的过程。

第二节 三大陶瓷产业

(日用、建筑卫生、电瓷)的装备

陶瓷工业从规模、产量等方面来讲,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电瓷最大,本节重点记述这三大产业的装备发展历程。

1 日用陶瓷生产装备

1.1 原料坯料加工装备

1)粉碎装备。20世纪50年代初期,景德镇所用的瓷用原料总量占70%以上的瓷石粉碎靠水碓。水轮车最大的装碓16支,最小的装4支。1954年起,开始改用机碓,以柴油机装电为动力,后改为以电为动力。机碓至今在潮州的一些原料加工厂中还有使用,与淘洗沉淀池、压滤机联用,生产泥饼,是一种半机械化的间歇式粉碎设备,需人工拌料与装出料。

1954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试制成功LN1120×300型轮碾机,以取代地碾,用于硬质料中碎,小时产量8 t,配铁轮(用于粗陶、耐火材料)或石轮(用于细瓷、电瓷)。后又开发出LN1700×450型水碾机。轮碾机分为轮转式和盘转式两种。

1968年开始,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制造出QM球磨机系列产品。其中QM2100×2100型(装料量2.5 t)球磨机,1983年获国家金龙奖。1984年,研究成功QM2700×2700型球磨机,取代QM2700×2800型,装料量5 t,装橡胶衬时可装料6 t,皮带制动器。

2)泥浆精选装置。1958年后,陶瓷生产企业己普遍使用国产的磁选机、振动筛。

3)真空练泥机。1958年,景德镇市机械厂试制成功真空练泥机。1962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前身)试制成功160型真空练泥机。1979年,经改进后更名为60真空练泥机。1980年代初,生产出φ260A型、φ260B型(不锈钢叶)真空练泥机。1980年代中期,生产出沪350型(与泥接触部为不锈钢)真空练泥机和适用于电瓷的ZLX-350型真空练泥机。1979~1981年,景德镇陶瓷机械厂一厂设计制造出TCMD250型单轴卧式真空练泥机;1983年2月,设计制造出TCMS320A型三轴卧式真空练泥机,每小时可练泥5~6 t。1983年10月,景德镇冶金机械厂制造出双轴练泥、两次抽真空的新型练泥机,到目前为止,该机是日用陶瓷泥料的主要精制设备。

4)泥浆泵。1953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开发出NB125型电动立式双缸泥浆泵,沿用至今。1960年4月,景德镇陶瓷机械厂开发成功TCK100型双缸隔膜泵。1979~1981年,景德镇陶瓷机械厂二厂设计制造出TCRD100型单缸泥浆泵。1983年,景德镇陶瓷机械厂试制成功TCB-250型单缸送浆泵。

5)泥浆(真空)搅拌机。1966年,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制成q200型~衅50型泥浆螺旋搅拌机系列产品。1980年,景德镇陶瓷机械厂设计制造出TCEJ~300型泥浆真空搅拌机,使用性能很好。

6)压滤机(滤泥机、泥浆脱水设备)。1950年代初,大多数小日用陶瓷厂都是把泥浆放布袋内扎口手工挤压脱水的。1955年10月,景德镇市华光瓷厂创制出第一台木质脚踏压饼机,比手工制饼提高工效30%。1955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试制成功YL735型压滤机。1977年,景德镇陶机厂试制成功TCYL650型压滤机。80年代,湖南轻机厂成功开发TCYL75K型压滤机。1982年,唐山轻工业机械厂研究制成沪800型液压滤泥机。

7)真空练泥机。自古以来,为了将原料混合均匀,并使泥料有很好的可塑性,需靠人力或畜力反复搓揉、捏练成熟泥。直到现在,一些陶艺制作用泥也还用着这种方法。进入机械化时代后,使用的装备就是练泥机,带抽真空的则称真空练泥机。真空练泥机在电瓷、日用陶瓷、工业瓷生产中普遍使用,并且是关键装备。中国早期用的练泥机很多要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现在已经实现国产化。郑州电缆厂曾是国内真空练泥机生产的最大厂家。

经过改进的成形方式可将真空练泥机还是建筑陶瓷板、劈开砖等产品生产用的关键挤制成形装备。

1.2 成形机械

沿用千百年的传统成形法是手塑、拉坯、注浆、干压等,属手工作业。现代都已采用机械成形,按其成成形机械分为4大类:粉料压力成形机、塑性成形机、注浆成形机和特种成形机等。

自古以来,制作大缸都是手工操作,靠体力和技巧。1954年唐山制缸职工使用电动转轮、石膏模具和大型月板,采用帆布袋移坯等做法由陶瓷生产合作社开始研制电动制粒机,1955 年获得成功,同年经轻工业部组织鉴定定型。1956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制造。

1963年,山东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大缸月板成形机,实现了大件陶瓷产品机械化成形。

1966年,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唐山陶瓷公司、山东陶瓷公司、宜兴陶瓷公司联合设计、试制成功了ZHG1000型制缸机。用来成形直径1 000 mm以下、高1 000 mm的大缸。

20世纪50年代,日用陶瓷行业使用单刀、双刀辘轳旋坯成形机。1953年8月,景德镇市人民铁工厂(景德镇陶瓷机械厂的前身)试制成功第一部脚踏旋坯车并在建国瓷厂投入使用,1958年景德镇红星瓷厂制成双刀自动刮坯机。1961年7月,此设备经轻工业部鉴定被认定为国内制瓷的先进设备之一,在全国制瓷行业中推广。1965年2月,浙江龙泉瓷厂研制成功全省第一台半自动双刀循环瓷碗挖底机,在全省陶瓷行业推广使用。此外,龙泉瓷厂还研制成功“往复式活动压坯刀架”、“修瓶口用刀”等。

我国滚压成形机研制生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自70年代开始逐步在日用陶瓷生产厂中推广使用。滚压成形机少数从德国进口,大部分是唐山轻工业机械厂等十多家生产供应的。景德镇陶瓷机械厂研发成功的TCSI型万能成形机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博山宝丰陶瓷机械有限公司1997年制成椭圆形产品滚压成形机,生产鱼盘类扁平和有适当深度的椭圆汤锅,在国际上也属首创。2002年制成滚头转向滑板式异形产品滚压成形机。2010年制成机械升降滚压成形机,获实用新型专利。

2003年,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第一家完成陶瓷酒瓶滚压成形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和“尤利卡”国际发明金奖。

1954年,唐山开始使用压力注浆。20世纪60年代初,试制成功真空脱气、管道压力注浆、管道回浆工艺。1964年引入日本1工位注浆机。1972年试制成功300台1工位离心自动注浆、自动旋转离心注浆,模型自动输送、机械手倒浆,进入脱模干燥箱,手工制口脱模起坯,效果良好。每小时成形竹节壶81件,比手工提高功效1倍。1973年,唐山五瓷厂试制成功全自动注浆生产线。1974年,唐山第一瓷厂试制成功三工位自动注浆生产线,1976年地震损毁。

利用粉料压力成形生产日用陶瓷在20世纪末已取得成功并有专利产品。景德镇、唐山、重庆、深圳等产区的企业从德国进口等静压成形机28台以上。

1.3 干燥设备

50年代后期,山东瓷厂引用地炕干燥,浙江龙泉瓷厂用木炭烘房、柴烧地炕干燥。1962 年,绍兴瓷厂使用电热烘房干燥;景德镇采用蒸气烘房干燥。

1964年,山东博山陶瓷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条链式干燥机,后迅速在全国推广,与滚压成形机配套,成为日用陶瓷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至今。

1966年,河南郑州瓷厂及东北的陶瓷厂开始使用链式干燥机。1971年,浙江萧山瓷厂将隧道窑的余热作为卧式链式干燥机的热源;1975年厂使用立式链式快速干燥器。1976年,东北采用喷射式链式干燥器。

1980年以后,众多的陶瓷机械厂已有了定型的链式干燥机产品及滚乐成形机一链式干燥弘的联合机组。如醴陵陶瓷机械厂的LD8型碗盘类坯体链式干燥机、湖南省轻工业机械厂的TCLG-W3A/W3B型杯类坯体链式千燥机、山东淄博陶瓷机械厂的LD8碗盘类坯体成形干燥线 、宜兴陶机厂生产的代转盘干燥器的杯碗类坯体成形干燥联合机等。至今,链式干燥机还是日用陶瓷的主流干燥设备。

1.4 施釉装饰机械

日用陶瓷生产施釉传统是全用手工,分为浸釉、飘釉、喷釉。1958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试制成功半自动施釉机。

1980年代前后,博山陶瓷厂研制六工位单色丝网印刷机。淄博陶瓷机械厂先后研制成功陶瓷画线机、陶瓷双色画线机等,将画线由手工改为机械。随后,引进了多色转移印花机,自动划线机等国外先进的印花机械。

1.5 窑炉

1.5.1 龙窑、阶级窑和景德镇窑

20世纪50年代,我国南方还普遍使用龙窑。刘振群教授在研究和总结龙窑优点的基础上,指出改进方向,使得龙窑得以保存并继续发挥作用。

1911~1987年,龙窑是广东日用陶瓷的主要烧成设备。据《广东陶瓷志》记载,至1987年全省仍有龙窑900余座。烧成的日用陶瓷按件数计占全省总量约70%。广东的龙窑在使用中还不断改进,1960年,石湾产区以煤代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1962~1964年,潮安产区对龙窑的结构进行改革,窑的坡度为10°左右,烟囱由1.7 m改为7 m,加大了窑体尺寸(长32 m、宽2.2 m、高2.2 m)。采用料垛密码装烧方法,窑尾挡火板设置不同的开启度。改革后的龙窑既能烧1 280 ℃的氧化焰,也能烧1 350 ℃高温的还原焰,为细瓷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73年,大埔上漳瓷厂对原来陡、矮、小的龙窑进行改革,改为低坡、较高、较大的结构,对投柴孔和烟囱都进行了调整。1975年,大埔澄坑瓷厂横戈子车间改革后的龙窑产品一级品率为86%、出口合格率92%。1995年后,广东的龙窑才完全被倒焰窑、隧道窑及梭式窑等所取代。

阶级窑是由龙窑逐步改进而来的,以福建德化地区出现最早,也最著名,大约在明代首创于中国福建德化,故又称为德化窑。最初形式为宋代的分室龙窑,至明代演变为一个个单独的密室。二窑约有5~7室。因此在烧同样一窑陶器制品时,燃料消耗相对较少。因窑内多呈正压,较易控制窑内还原气氛,制品的烧制质量比龙窑好,但结构比龙窑复杂。

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因外形似半个鸭蛋倒扣,故又名鸭蛋窑、蛋形窑,为明末清初在龙窑、葫芦窑的基础上创制。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也称柴窑。清代在最鼎盛时有300多座镇窑,镇窑代表了中国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镇窑均较龙窑、阶级窑和近代倒焰窑等为优。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过国家的特别批准,在景德镇只保留了2座柴烧镇窑。现在,景德镇的陶瓷业电都采用了新型的现代化窑炉。

1.5.2 倒焰窑

20世纪50年代初,北方烧制日用陶瓷的倒焰窑技术已较成熟。1950年,唐山第一瓷)已用108 m3的倒焰窑烧日用陶瓷。1951年,河南钧瓷厂用100 m3的倒焰窑烧蓝钧瓷。

在南方的景德镇,1953年,留日工程师邹如圭带领一些人开始设计倒焰窑,1954年在当时的建国瓷厂分厂建起了两座60的方形煤烧倒焰窑,当年10月试烧,效果不理想。1955 年,在宇宙瓷厂重建了一组圆形煤烧倒焰窑,效果比方窑好些,但产品质量仍不如柴窑,经调整配方才使制品烧成缺陷逐步减少。1957年,在第一制瓷合作社(今景德镇建筑陶瓷厂) 和第四瓷厂(今新华瓷厂)各建一座93 m3的圆形倒焰窑,一举试烧成功。1958年全市共有196座简易煤烧倒焰窑,其烧成能力已达全市总产量的一半。由于简易煤烧窑烧成质量不稳定、能耗大,从1963年始,景德镇市花了3年时间逐步把简易煤烧窑改建成正规的圆形倒地窑。至1965年,全市共计有131座大容积(90~100 m3)圆形倒焰窑,烧成能力占当时日用陶瓷总产量的70%。景德镇终于实现了以煤代柴烧瓷,改变了景德镇千百年用柴烧瓷的历史。

1957年,绍兴瓷厂参照江西景德镇窑炉图纸,建造了浙江第一座96 m3煤烧倒焰窑,1963年11月和1964年6月,省轻工业厅组织全省主要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去山东、河北、湖南、江西等全国名陶瓷产地参观学习烧窑技术和质量责任制的经验,还拨款在全省新建9座603倒焰窑。1964年7月,省轻工业厅在绍兴瓷厂举办全省陶瓷烧成技术培训班(为期1个月),邀请景德镇陶瓷专家讲授并现场技术指导,促进了绍兴瓷厂日用普瓷质量提高,使产品一等品率从50%提高到65%以上。同年10月,省轻工业厅抽调绍兴、龙泉、兰溪、宁波(段塘)、余姚、上虞等日用陶瓷厂的8名技术骨干组成浙江省陶瓷热工组,去上述各厂(除绍兴)进行推广指导,通过3个月的工作,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瓷器起泡、发黄和烟熏等病疵,使各厂的日用陶瓷烧成一等品率普遍提高,烧成时间从40 h缩短到24 h左右,节煤20% 以上,并总结出一套符合浙江日用陶瓷原料性能的烧成制度。至此,浙江日用陶瓷由柴烧龙窑过渡到煤烧倒焰窑烧成。

20世纪50年代,我国加入现代陶瓷窑炉的起步阶段,倒焰窑逐步改烧柴为烧煤,用匣钵、明焰窑烧成。由于产量较低、能耗较大、劳动条件差和强度大,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传统的倒焰窑逐渐被隧道窑、辊道窑和梭式窑等新型现代窑炉所取代。

1.5.3 隧道窑

1)煤烧隧道窑1957年12月,由景德镇陶研所、工艺美术合作工厂建造的我国第一座烤花隧道锦窑试烧成功。至1964年10月,景德镇全市共建成隧道锦窑24条,基本实现了彩瓷烤花隧道锦窑化。1963年,山东博山陶瓷厂研制并建成国内第一条日用陶瓷烧成用煤烧隧道窑,实现了产品烧成的连续化生产。随后轻工业部开始向全国推广,全国各产区相继仿效。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共建成日用陶瓷煤烧隧道窑400多条。

2)油烧隧道窑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建成,使我国陶瓷窑炉开始烧重油和残渣油。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煤烧隧道窑大多经技术改造成以重油为燃料的油烧隧道窑。1965年,湖南建湘瓷厂建造了我国第一条用重油烧成日用陶瓷的隧道窑。1976年,景德镇宇宙瓷厂和光明瓷厂建成两条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设计的油烧隧道窑,烧成合格率为95%,后在各大瓷厂推广,到1983年全市各大瓷厂共建成油烧隧道窑17条。1970~1984年,郑州瓷厂先后建成两条以重油为燃料的隧道窑进行半成品的烧成。1980年,郑州瓷厂又建成了一条隔焰式燃重油隧道烤花窑。

3)气烧隧道窑1960年,由原捷克斯洛伐克援建的景德镇瓷厂建设的3条气烧隧道窑(其中一条为全长54 m的气烧烤花隧道锦窑)由外方设计、武汉第一冶金窑炉公司承建,1965年投产。这些窑是当时我国第一批烧成日用陶瓷的气烧隧道窑。主窑长97 m(有效长94.4 m)、窑内宽1.5 m,窑道截面1.75 m2,窑内容车47辆,采用山西省大同烟煤块转化发生炉煤气作燃料,一次烧成,最高烧成温度1 350 ℃,推车时间为40 min/车,年产日用陶瓷800万件(1 700 t瓷/年)。

1980年代中期,为改善城市环境,景德镇市实施了以煤气烧瓷代替煤烧和汕烧的工作。1984年,景德镇华风瓷厂参照由捷克援建的气烧隧道窑,安装了两台重型煤气发生炉,成功自建气烧隧道窑并成功投产。国家在“七五”(1986~1990年)期间投巨资在景德镇兴建了焦化煤气厂,提供各瓷厂用煤气烧瓷。各瓷厂纷纷将煤烧、汕烧隧道窑改建成气烧隧道窑。

1986年,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第一条焦炉煤气隧道窑在红星瓷厂建成,产品质量提高,能耗大幅度下降,随后,红光、景兴、新华、建国、艺术、红旗等国有瓷厂相继建成焦炉煤气隧道窑,实现了景德镇隧道窑从煤、油为燃料向以煤气为燃料的能源变革。

1987年,景德镇光明瓷厂从原联邦德国瑞德哈姆公司引进一条82 m燃焦化煤气的隧道窑,用于一次烧成青花玲珑瓷,1988年投产。

1988年,景德镇市对为民瓷厂进行技术改造(即4369工程),从联邦德国引进成套制瓷技术和设备,其中包括2条焦化煤气隧道窑(分别用于素烧和釉烧),1991年投产。

1990年,河南焦作陶瓷一厂、二厂先后由煤烧隧道窑,改造成用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的隧道窑。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唐山、佛山、湖南、景德镇等产区分别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美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了大量轻型窑体、以洁净煤气或轻柴油为燃料、用微型计算机控制、采用高速烧嘴或脉冲烧嘴的现代气烧隧道窑,用于生产卫生陶瓷、日用陶瓷或电瓷,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后,使我国隧道窑的设计与建造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4年,由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江国良为首的设计组设计的现代气烧隧道窑在光明瓷厂建造并投产,技术指标与产品质量均达到了引进窑的水平。此后,这种窑分别在为民瓷厂、红星瓷厂等建造并投入使用。

2008年,江西宁冈恒华瓷厂引进一条天然气日用陶瓷隧道窑,填补了江西省内天然气烧日用陶瓷的空白。

1.5.4 辊道窑

在日用陶瓷行业,辊道窑首先用于烤花,以后才用于上釉坯体的烧成。陶瓷烤花原用铁笼弹子式隧道锦窑,改为用半自动式辊道烤花窑后,1条32 m长的半自动式辊道烤花窑,比1条老式烤花窑的产量提高2倍,同时省油1/3,省电1/2,烤出的瓷器花面色泽一致。

1974年,山西省闻喜县陶瓷厂建成我国第一条煤烧日用陶瓷烤花隔焰辊道窑。同年,辽宁省海城县陶瓷四厂建成我国第一条油烧日用陶瓷烤花隔焰辊道窑。

1981年10月24日CGC32型油烧辊道烤花窑在景德镇宇宙瓷厂安装投产,此后,又吸收国外经验,完成辊道窑自动进窑出窑装置。此项目具有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曾向全国推广。

随后,景德镇光明瓷厂研制出微机控制的燃油辊道烤花窑。至1990年年底,景德镇乃至江西省全省各大型瓷厂全部采用辊道窑烤花。

1981年,河南焦作陶瓷三厂建成全省第一条电辊道烤花窑,1989年义建成采用引算机控制的辊道烤花窑。

1991年,景德镇4369工程从德国引进一条气烧釉中彩辊道窑,次年在红星瓷厂翻版建造成功。

1994年9月,重庆兆峰有限公司从德国汉索夫公司引进的明焰无匣快烧辊道窑建成投产,当年的产量即达到设计产量600万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相继消化吸收引进辊道窑的技术,研制国产化辊道窑。如湖北中洲窑炉公司为邯郸、高淳、淄博等地的日用陶瓷厂建造的辊道窑的单位产品能耗仅是传统隧道窑的1/3左右。此后,高温日用陶瓷辊道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机械厂瓷厂龙窑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无锡大隆电工机械厂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安丘市宏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华
——机械厂)
“活着”的龙窑
江汉石油第四石油机械厂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