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长青 精神永存
——记旷伏兆中将
2016-02-07康家林北京
文 康家林(北京)
松柏长青 精神永存
——记旷伏兆中将
文 康家林(北京)
1914年1月27日,空军原副政治委员、铁道兵原第二政治委员旷伏兆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文雅乡(现埠前镇)心田村,1929年10月参加革命,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获得了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荣誉。
艰苦卓绝意志坚强
旷伏兆自幼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多达9人,但由于贫困交加,有的很早就夭折了。1924年,年仅10岁的他被父亲旷回生送到附近村里去学裁缝。1929年10月,在永新县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他参加了革命活动,并被推选为乡工会委员,先后担任了乡工会副主任、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县支队长和县模范团大队长等职。1933年3月,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参加红军后,旷伏兆意志坚定,作战勇敢。1935年3月,他担任红十七师五十一团新兵营营长兼营党总支书记期间,在一次激烈战斗中,他的脸颊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但他仍然坚持带领部队战斗。1936年3月下旬,在担任红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委期间,他带领一个营负责全团的后卫,为红二、六军团在云南宣威县来宾铺反击战中歼灭大量敌人、最后冲出重围立下了战功。他带领的后卫营因收留了不少伤员和掉队人员,行动较慢,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便指挥部队隐蔽在山坳里,派出侦察员探知前方没有发现国民党大部队后,才指挥部队前进。行至距宣威不远处,刚要翻过一座大山时,部队同一小股滇军遭遇上了。他带领全营战士英勇奋战,突围中,一颗流弹击中他的肩膀。卫生员为他进行简单包扎后,他强忍剧痛继续指挥部队突围。后卫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没有人员掉队,受到军团首长的表扬。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他肩胛里的子弹一直无法取出。
1936年5月初,旷伏兆所在部队开始翻越玉龙雪山。部队一到山上,刹那间天气骤变,风卷着雪花、雪片、雪块,迎面撞来,鸡蛋大的冰雹也“啪啪”地往下砸,逼人的寒气侵袭着人们的每个细胞,脚下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软绵绵的,不少人因难以适应,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重伤未愈的旷伏兆把所有的衣服、包袱都裹在身上,仍冻得牙齿“咯咯”作响。在走到离垭口不到100米的地方,他感觉胸口像被压了一块石头似的,两眼昏花,浑身酸软无力,呼吸急促。他的脚冻得又红又肿,脸已经成了一张白纸,血液似乎已凝固,死神的手几乎已经触到了他的额头。危难之际,师政委晏福生大喊一声:“伏兆,千万不能停下,赶快走!一停下就再也走不了了!”同时,他架起了旷伏兆的一只手臂,又叫人架着旷伏兆的另一只手臂,一步一步地挪动着下了玉龙雪山。此事深深地铭刻在旷伏兆的脑海里。他常对人说:“若没有晏政委和同志们的帮助,我下不了玉龙雪山。”
1936年10月,旷伏兆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学习。11月21日,“红大”向陕北根据地进发。行至甘肃、宁夏交界处的一条大山沟里,一行人正累得汗流浃背时,国民党的飞机呼啸着往下投掷炸弹。他们刚刚卧倒,“轰”的一声,炸弹就将正在沟里吃饭的一个班的战士全部炸死了。刘伯承总参谋长和夫人汪荣华也不幸被因敌机轰炸而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伤,鲜血直流。旷伏兆和一名战士飞快地往山沟边的山崖上跑去。他们背着沉重的行李,沿着刀削斧劈般的悬崖爬过去,到了刘伯承夫妇身边,旷伏兆赶紧掏出急救包为他俩包扎伤口。刘伯承看到战友急得要哭的模样,忙安慰他们:“没啥子要紧,闹革命,负伤是常事。哪有不流血的革命?红军就是从血泊里爬出来的。现在我们必须想办法继续前进,停久了就危险。”旷伏兆和战友们亲身感受到了刘伯承负伤时依旧谈笑风生的大将风度。这种不怕流血负伤的精神鼓舞着旷伏兆带领大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烽火磨炼战果辉煌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一天,旷伏兆聆听了毛泽东的报告。毛泽东说:“抗日战争爆发了,前方需要大量干部,我代表党中央欢送大家上前方去。”他阐述了我党的抗战战略方针,特别鼓励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人员要有青松般的傲骨和杨柳根植大地一样的品格。这些话使旷伏兆受益匪浅。会后不久,旷伏兆等10名团职干部被派往太原,接受在那里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领导,做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的统战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几百名热血青年经过审查和短期培训,陆续被送往八路军一一五师。1937年11月上旬,太原将要失守的时候,驻晋办事处原打算留下旷伏兆,利用他的裁缝手艺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周恩来得知后说:“旷伏兆是江西老表,口音那么重,留下来容易暴露。”
太原失守后的11月中旬,旷伏兆被派往山西担任中共方山县县委书记。1938年6月,旷伏兆带领部队执行破坏道路任务时,被日军炮火击穿左肘,他带伤步行60多里抵达师部才得以治疗。由于清洗伤口取子弹没有麻醉药,他虽然疼痛难忍,却一声不吭。
1939年1月,旷伏兆被任命为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与司令员赵承金指挥第一军分区部队配合一二〇师作战,在子牙河、滏阳河以东机动灵活打击沧县、泊镇等地的日伪军,作战6次,共毙伤日伪军450多人;6月21日,在张骞地区与国民党顽军的自卫反击战中,毙伤敌人500多人,俘虏2000多人。9月初,国民党顽军河北民军副指挥乔明礼率700多人进犯冀中,被第一军分区部队全歼,乔明礼被俘。1940年2月,冀中军区警备旅在政委旷伏兆和旅长王长江的领导下,歼灭顽军主力一万多人,其中包括俘获参谋长在内的一个师的官兵8000多人。朱德、邓小平等都说:“警备旅干得好,完成任务突出,立了功。”1942年7月,在与日军一个联队和2000多名伪军的战斗中,警备旅歼灭日伪军500多人,其中包括1个联队长、3个大队长。
1943年2月,旷伏兆担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中第十分区地委书记,刘秉彦担任军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地处(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军早在1941年6月便出动两万多人,采取“铁壁合围、篱笆拉网”的方式进行“扫荡”,实行点、碉、路、沟、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整个第十军分区所在地基本上被日军占领。6月初,旷伏兆主持召开由各县、县大队和地区队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议,决定积极开展地道战等各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在旷伏兆的领导下,第十军分区的二联县米南庄(现属河北省雄县)建成了地下地面房上相通、院落相连、街道相连、村内村外相连,多处设暗火力点、射击孔、拉雷孔、瞭望孔,成为步步为营,“天(房上)、地(地面)、阴(地下)三通”,能藏、能打、能走的战斗堡垒村。旷伏兆在米南庄主持召开现场观摩会时,要求各县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迅速建成各种形式的地道。1945年5月23日至29日,日伪军先后组织6000余人向米南庄一带“扫荡”。旷伏兆与刘秉彦在米南庄指挥军民利用地道激战7天7夜,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反映冀中军民抗日斗争题材的《地道战》等电影,就是以第十军分区为大背景制作的。
不忘群众永继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旷伏兆等革命将士在冀中的土地上不怕流血牺牲,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那里的群众,掩护、帮助和抚育了包括旷伏兆女儿在内的革命战士的子女。
旷伏兆的二女儿旷平南在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由于您和妈妈都忙于打仗,我刚出生就被寄养在河北雄县东河岗的老堡垒户、妇女干部车素兰奶妈家。奶妈一家对我疼爱备至。他们清楚地知道,我的安危牵动着你们的心。为了能让你们安心打鬼子,他们有好吃的都省给我吃,有好衣服都留给我穿。当我得白喉时,奶妈整整三天三夜没合眼,把我抱在怀里守护着,一直等到警卫员叔叔连夜骑车往返天津买来白喉血清,才保住了我的性命。鬼子来了,奶妈带着我钻地道,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在那残酷的日子里,谁都明白,一旦日本鬼子知道我是您的孩子,不光是我,奶妈一家,甚至全村都可能遭灭顶之灾。”
1980年,旷伏兆(右二)在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检查大豆生产情况。
旷伏兆一直铭记并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冀中这片土地,他给三个女儿依次取名为旷平原、旷平南、旷平淀。他家和冀中堡垒户的乡亲们一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相互经常看望。1996年6月4日,旷伏兆因心脏病去世后,他的子女和战友们将其骨灰撒在了他战斗过的河北省雄县米家务镇一带,并在村里的烈士陵园种上了旷将军生前最喜欢的常青松树,实现了他身后再回冀中为人民“站岗”的夙愿。
新中国成立后,旷伏兆尽管位高权重,但依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在负担6个子女和好几个被抚养孩子的情况下,定期给江西老家寄钱,经常接济冀中地区的一些老堡垒户。他的3个儿子旷雄伟、旷建伟和旷新伟在《受益终身的教诲——回忆我们的父亲》一文中写道:“爸爸对我们说,跟工人家庭比这已经是很不错了。生活上要知足、要节俭。在生活上不是非常必需的东西,爸爸是不给我们买的,也不让我们自己乱花钱。我们兄弟姐妹6个几乎都相差3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穿衣都是下面的孩子继承上面的,真是应了那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话。我们兄弟几个一直到1968年还穿补丁衣服。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们丝毫没有寒碜的感觉,因为爸爸平常穿的衣服也是洗得褪色的旧衣服,衬衣也都有缝缝补补之处。”现在,6个子女及其对象都是中共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十分出色。
1998年,旷伏兆去世两周年时,肖克将军题写书名的《旷伏兆征程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书中除王恩茂将军作的《序》外,还收入了旷伏兆夫人许更生和杨成武、吕正操、刘秉彦、孙毅、史进前、李真、傅崇碧等60多位战友、同事所写的悼文、悼诗、纪念文章。2014年,为纪念旷伏兆诞辰100周年,他的子女们在此书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配以300多幅珍贵资料图片,重新编辑、设计出版了《松柏长青——开国将军旷伏兆图传》。
2014年12月27日,有关方面的老领导和包括旷雄伟在内的革命后代子女在北京聚会,回顾了旷伏兆的戎马生涯和战斗历程,畅谈了他的卓著功绩和高尚品质,表达了对我党我军这位杰出共产主义战士的无限思念和崇敬之情。
责编/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