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运转时间的影响
2016-02-07王新芳
王新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穴位贴敷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运转时间的影响
王新芳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内科病房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观察相关指标胶囊胃通过时间(GTT)、小肠通过时间(SBTT)。结果:观察组GTT、SBT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小肠完成率92.8%,高于对照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全小肠检查未完成患者GTT时间均比全小肠检查完成患者要长,且2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患者无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穴位敷贴能够使胶囊在胃内及小肠的通过时间缩短,且不影响小肠动力,并提高胶囊内镜的诊断率。
胶囊内镜;穴位贴敷;消化道运转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胶囊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是诊断小肠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能够将以往小肠的检查盲区进行覆盖,在直视下进行肠道疾病检查。由于国产的胶囊内镜存在自身的能源问题,工作时间较短,不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导致疾病的漏诊几率增大。因此有效提高小肠检查完成率,进而提高胶囊内镜的诊断率,是胶囊内镜检查中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和不使用中药敷贴方法,探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4年1月1日—2015年9月30日本院消化内科病房患者,共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入组先后顺分为2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7例,女73例;年龄19~69岁,平均45.5岁。对照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18~68岁,平均47.3岁。2组消化内科病房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胶囊内镜检查。对照组不使用中药贴敷。观察组患者自吞服胶囊后即取中药敷贴贴敷于双侧足三里,内关、中脘、涌泉,外用单层纱布固定,至检查结束可摘取。
2.1 胶囊内镜检查方法 对2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①肠道准备: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叮嘱患者在检查前3天内禁用刺激性食物以及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指导患者在检查前2天进少渣或无渣饮食,于检查前1天中午进食不油腻、无渣和绿叶纤维素较少的食物,避免对检查效果造成影响,在检查前1天晚上,叮嘱患者进行半流质食物,使检查当天的热量供应充足。检查前12 h至检查开始后4 h内严格禁食。于检查前1天晚上20:00口服复方聚乙二醇(商品名:恒康正清),每盒内有3袋药品,共服用3盒。叮嘱患者将3袋用品加温开水2000 mL溶于专用水壶内,并搅拌均匀,在2 h内服用完毕并多饮水,直至清水样便排出,在患者排出的粪便无粪渣,呈水样时进行检查。②具体的胶囊内镜检查方法:指导患者穿戴好图像记录仪并吞服胶囊,进行实时监控,若胶囊进入小肠的时间超过1.5 h,则应通过胃镜使胶囊进入十二指肠。当在监控中发现十二指肠出现胶囊时,可进食。待检查结束后下载记录仪中的数据并存于OMOM工作站,并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分析。
2.2 中药穴位贴敷 ①制备方法:药物:吴茱萸30 g,生姜20 g以及蜜糖少许。将吴茱萸30 g研磨成细末,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将生姜20 g洗净去皮后进行捶捣,直至成泥状,将蜜糖少许、生姜泥以及吴茱萸药粉进行调和,在调成糊状之后分为5份,放置在医用胶布上制成小药饼。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胶囊胃通过时间(GTT)、全小肠检查完成率(CER)以及小肠通过时间(SBTT),并统计、计算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②GTT与SBTT的相关性;③比较2组患者完成或未完成小肠检查的情况,并统计胶囊在胃内的通过时间来判断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是否是导致全小肠检查未完成的原因;④贴敷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将2组患者的SBTT、GTT、全小肠检查完成与未完成GTT时间和CER录入到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表示,使用χ2进行数据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表示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水准按α=0.05,取双侧检验。
4 治疗结果
4.1 2组GTT、SBTT及CER比较 见表1。观察组150例患者中,平均GTT时间为(30.5±4.0),SBTT为(340.5±24.4),全小肠完成率为92.0%;对照组150例患者中,平均GTT时间为(41.8±5.1),SBTT为(398.4±28.5),CER为89.3%,2组GTT、SB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穴位贴敷在不影响小肠动力的情况下,可以缩短胶囊在胃内的通过时间和小肠的运转时间,提高全小肠观察的效果。GTT与SBTT的相关性。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GTT与SBTT时间上存在正相关性,即当GTT时间延长时,SBTT时间也会相应的延长。
表1 2组GTT、SBTT及CER比较(±s) s
表1 2组GTT、SBTT及CER比较(±s) s
项目对照组观察组t值χ2值P值n 150 150 G TT 41.8±5.1 30.5±4.0 2.541 / 0.012 SBTT 398.4±28.5 340.5±24.4 2.985 / 0.008 CER(%) 89.3 92.0 / 1.925 0.045
4.2 完成与未完成全小肠检查者GTT比较 见表2。研究中观察组150例,未完成检查患者12例;对照组150例,未完成患者16例。根据下表数据可以看出:2组全小肠检查未完成患者GTT时间均比全小肠检查完成患者要长,且2组完成与未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胃内胶囊停留时间过长是导致患者未完成小肠检查的原因。
表2 完成与未完成全小肠检查者GTT比较 s
4.3 贴敷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检查后对观察组穴位贴敷的局部皮肤进行仔细检查,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 讨论
文献显示,在全小肠检查中应用胶囊内镜的成功率可达到73%~85%。但胶囊内镜完成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住院人群、老年人群、糖尿病、胃肠力障碍和设备因素等[1~3],由于胶囊的工作时间较短导致胶囊在还未到达盲肠之前停止工作,以至于胃及小肠蠕动缓慢和胶囊内镜检查诊断的敏感性降低,另外,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和胶囊到达盲部成功率成反比关系。国外有研究表明,根据胶囊在体内的运行速度调节图帧数可有效评估小肠和结肠的相关方面疾病[4]。由于接受胃镜检查的胶囊内镜受检者占大多数,因此,使胶囊在胃内的通过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全小肠检查在胶囊有限的工作时间内的成功率[5]。因此,使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和胶囊内镜的诊断率得到有效提高,在胶囊内镜检查中非常重要[6]。
有研究表明,使用咀嚼口香糖、改变体位、胃镜输送以及应用促动力药物等方式[7]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检查的完成率。但用胃镜推送进入十二指肠,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感。促动力药能够使胃肠道内容物向前移动,可有效治疗胃肠道功力障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使用促动力药可缩短胶囊通过幽门的时间,但其缺点是有可能出现漏诊现象。莫沙比利、红霉素等药物属于促动力药,国内外学者已研究了在胶囊内镜检查中促动力药造成的影响,可研究结果不太明确[8~9]。
中医学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经络学说是穴位贴敷疗法的基础、原则和依据,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将中药材调成膏状或糊状,贴敷于穴位上的方法,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穴位贴敷疗法可发挥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调节作用,能通络益气、活血并使腹脏阴阳平衡,有效治疗疾病。穴位贴敷疗法直接贴敷于疾病相关穴位上能够刺激人体表穴位,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穴位贴敷疗法改变了传统的给药路径,能够直接作用于小肠,见效快且药效持久,具有较多的优势。
吴茱萸具有温中下气、散寒降逆的效果。吴茱萸能够推进人体胃肠运动,双向调节胃肠活动。生姜能够保护胃黏膜细胞,减弱胃蛋白酶作用,具有止呕、发散和止咳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感冒风寒,辛而散温,止呕效果好。吴茱萸加生姜泥贴敷穴位,通过经脉传送将药力上达于胃,发挥其辛开苦降之功,和降上逆之胃气;同时其辛热之性又可助阳散寒,扶阳以抑阴。
将内关、涌泉、足三里以及中脘等足阳明胃经下合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选择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内关系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理气降逆,和胃止呕,安神宁心,宽胸理气等功能;中脘能够降逆和胃,能有效治疗腹胀、食不化和反胃等症状。三穴同时进行贴敷可增加疗效;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穴,是保健要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松弛的胃肠收缩加强,紧张的胃肠变得弛缓,能够通经活络,补中益气以及疏风化湿。足三里还能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止胃黏膜损伤。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观察相关指标来探索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对胶囊内镜消化道运转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胶囊内镜检查中应用穴位贴敷能使全小肠观察的效果提高,且不会对小肠动力造成影响,进而提高胶囊内镜的诊断率。且中药穴位贴敷的制备简单,方便,操作容易,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运用。
[1]Ben-Soussan E,Savoye G,Antonietti M,et al. Factors that affect gastric passage of viedo capsule[J]. Gastrointest Endoc,2005,2(5):785-790.
[2]卫炜,戈之铮.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26(5):519—520.
[3]Rondonotti E,Villa F,Mulder CJJ,et al.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 in 2007:Indications,risksand limitation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46):6140-6149.
[4]Yaron Liv.Capsule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Crohn’s disease[J].Medical Devices:Evidence and Research,2013,6(1):85-89.
[5]楼杰,李建阳.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72-173.
[6]Aparicio JR,Martí nez J,Casellas JA.Right lateral position does not affect gastric transit times of video capsule endoscopy:a prospective study[J].Gastrointest Endosc,2009,69:34-37.
[7]李兆申,赵晓晏,王金山.胶囊内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
[8]Wei W,Ge ZZ,Lu H,et al.Effect of mosapride 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time and diagnostic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10):1605-1608.
[9]Caddy GR,Moran L,Chong AKH,et al.The effect of erythromycin on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intestinaltransit time[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3(2):262-266.
(责任编辑:刘淑婷)
R57
A
0256-7415(2016)12-0060-03
10.13457/j.cnki.jncm.2016.12.026
2016-07-08
佛山科技局课题(2014265)
王新芳(1977-),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