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与植物保护的发展建议

2016-02-07罗江慧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农业农药

罗江慧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农业服务中心,铜仁 554300)

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与植物保护的发展建议

罗江慧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农业服务中心,铜仁 554300)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为了保证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在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技术逐渐被推广和应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工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性措施。文章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和植物保护的措施,以供参考。

农业生产模式植物保护重要性发展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任务是抓好规模经营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行业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近些年,铜仁市德江县积极探索全新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加大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工业化运行﹑园区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激发农业农村的内生动力。

1 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1)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质追求。植物保护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是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植物保护可以很好地保证子孙后代在未来有充足的生产资料,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2)农业植物保护是农业增产增收强有力保障。不同的农作物在具体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个特定的生长时期。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都会出现相应的病虫害,并且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植物保护工作,切实做好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确保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农业植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精确预报,加强检疫等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治,缩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种植意识不高,随意加大用药量,导致农作物药物残留量不断加大。此外,再加上农药使用不科学,一些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使农作物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才能确保农民群众科学用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实现节约成本,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

(4)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由于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的增加,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农产品不仅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这种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难度大。所以,要切实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应用先进的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和生物﹑物理等措施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传统农业不断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实现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2 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首先,要抢抓机遇,做好宣传工作。针对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率先抢抓机遇,积极建设铜仁地区生态农业服务机构,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组建专业层次高,懂技术的专业服务队伍,规划好生态农业示范计划和方案,做好各个方面配套服务工作,严格考核制度。此外,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同时,逐步掌握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善配套服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有机农业信息﹑物资供应系统,包括良种﹑良方﹑种苗繁育﹑生物农药﹑肥料﹑饲料的配置供应。要强力打造生态有机品牌,积极申报有机论证和产品产地商标,扩大有机农业发展规模,形成优势生态有机食品产业。其次,科学规划,示范带动。要结合地区实际特点,科学规划,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区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全体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已经取得认证的绿色农产品要重视进一步引进申报有机食品认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生产模式,尽快做到最强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对于地区存在有害残留耕地要制定科学转换期,按照生态农业标准发展粮食型作物和经济作物,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建议以村﹑合作社或大户为单位,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作物﹑畜禽,集中土地发展农场式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最后,积极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品牌。目前农产品走品牌的路子,已经为许多农民所认可,这也是大势所趋。但有些产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并不高,应通过深入的公关活动﹑新闻报道﹑事件营销﹑服务等,建立高信赖度﹑亲和力强的品牌,以品牌走向市场﹑走向消费者,从而获取最大的收益。同时要有长远的目光,不可为当前﹑一时的利益,自毁品牌。

2.2积极发展智慧型农业

智慧型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这种农业生产模式集合了新兴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个节点和无线网络,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控制﹑预警﹑决策﹑分析和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确化﹑可视化的监督管理。“智慧农业”契合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可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资源人均匮乏﹑生产方式不合理和对农业资源占用逐渐扩大等因素将严重制约铜仁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集成和未来的挖掘应用,发展智慧农业,对于贵州省农业发展是一次好机遇。近些年,铜仁市各个地区从自身情况出发,在发展智慧农业上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未来应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整合全省农业相关信息资源,从整体上规划智慧农业体系,利用大数据建立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农业云”并扩展其功能。

2.3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设的设施调节植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保证在不同的季节农作物能健康生长。设施农业的生产模式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易覆盖设备。主要用农用薄膜或小拱棚加草苫覆盖,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调节农业小气候环境,确保作物生长;其次,普通设施设备。主要使用废弃的房屋和建筑设备用于蔬菜﹑食用菌和动物养殖;再次,现代化设施设备。在专业的生产场所中,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进行一体化生产。设施农业动物丰富性十分适合铜仁地区的各种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3 植物保护措施分析

(1)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药研发。为了确保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要做好农药科学使用工作。农作物用药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病虫﹑不同农作物生长时期和不同的机械设备科学用药,提高农药防治效果,避免出现药害。同时还要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发力度,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2)重视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的融合和集成。近几年,生物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化学防治依然是主要措施。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中,只有保证将化学﹑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3)积极推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是解决用药不合理﹑用药不科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用药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未来植物保护工作的必由之路。

[1]陈晓林,刘新刚,董丰收,等.发展中的植物保护理念与现代调控技术.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6)

[2]张福山,徐学荣,林奇英,等.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6,(12)

[3]郭金霞,张小风,张春民,等.植物保护科技创新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05,(3)

[4]周雅文,贾美娟,刘金凤,等.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ⅩⅢ)——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日用化学工业,2015,(11)

[5]郭以馨,汪沛沛.新常态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以农药原药行业的技术升级路径为例.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9)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农药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