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问题分析与发展策略
2016-02-07段家友云南省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保山678000
段家友,王 平(云南省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保山 678000)
玉米生产问题分析与发展策略
段家友,王 平
(云南省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保山 678000)
摘 要:玉米是保山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对玉米生产的重视不够,玉米生产问题多,发展缓慢。文章通过对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玉米生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玉米生产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保山市玉米种植面积8.67万hm2,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20%作为粮食;80%作饲料。由于地处高原,地形、地貌、气候复杂,玉米生产障碍因素多。只有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认真分析,找准玉米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不断破解生产难题,才能促使玉米生产稳步发展。
1 保山玉米生产概况
保山市位于云南滇西横断山脉南段,东经98°05′~100°02′,北纬24°07′~25°52′之间。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干夏雨,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4.8~21.4℃,活动积温4639.7~7806.8℃,日照时数2046.5~2327.4 h,年平均降雨量740.2~2097.7 mm,无霜期234~341 d,海拔535~3780.9 m,立体气候明显。该市玉米地多为坡地、半坡地,主要种植夏玉米,玉米生长季节水分、热量条件好,但坡地灌溉条件差,大部分玉米靠自然降水生长。近年来,西南地区冬春干旱常态化,制约了玉米适期播种,苗期旱灾严重,对玉米产量影响突出。
1949年以来,玉米生产逐年发展,1962年种植面积4.67万hm2,总产6 447万kg,平均产量1 381.5 kg/ hm2。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玉米品种得到改良,栽培技术科学规范,面积、单产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8.97 万hm2,总产5.78亿kg,为1962年的 9倍,平均产量6 450 kg/hm2,比1962年增加4.7倍。2015年,保山玉米单产超过全国玉米平均产量(5 817 kg/hm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 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良种不足
保山立体气候明显,造成对玉米品种的多样化需求。由于育种水平落后,目前种植的品种多数表现抗病性、适应性不强,特别缺乏耐旱、耐瘠品种,玉米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比较严重,优良品种的覆盖率难于提高,从而限制了玉米生产的发展。
2.2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差
保山市玉米地多为山坡旱地,水源缺乏,灌溉条件差。由于是边疆地区,财力不足,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浇地少,仅有0.19万hm2,占耕地的0.6%,属严重的工程性缺水,玉米生长主要靠自然降水。冬春缺水成为常态化,玉米播种期降水较少,且不稳定,影响玉米的适期播种和1次全苗,苗期常遭受干旱,严重影响玉米的稳产、高产。
2.3 耕地质量差,耕地培肥投入不足
保山市耕地多表现为酸、粘、廋,耕地质量差,耕地面积33.2万hm2。高产田(地)面积8.3万hm2,占25.4%;中低产田(地)24.9万hm2,占74.65%。耕地缺乏营养,且面积大,有机质低的占17.2%、缺氮占12.6%、缺磷占17.2%、缺钾占26%、缺镁占32.2%、缺锌占65.0%、缺硼占98.6%、缺锰占38.8%、缺钼占62.2%。加上农民贫困,投入不足,耕地退化严重,土壤障碍因素突出,单产提高缓慢。
2.4 病虫害严重
保山四季如春,病虫易越冬,病虫源基数大,利于病虫害发生流行。据测报统计,2015年,该市病害发病面积累计2.67万hm2,损失粮食1 200万kg,直接经济损失2 640万元;虫害发生危害累计面积2万hm2,损失玉米1 000万kg,直接经济损失2 200万元。
2.5 劳动力不足,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种地的多为老年人及妇女,劳动力少、弱,科技素质低,加之,山坡地不平整,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玉米精耕细作难度大。
2.6 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普及力度不够
由于技术普及不够,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低,缺乏科学的栽培、中耕管理,玉米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提高。
3 保山市玉米生产发展策略
3.1 加强新品种选育,搞好良品种的区域化布局
选育优良品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良种推广必须在适宜的区域,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的优越性,育种和推广要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保山气候特殊,应选育推广“多抗、广适、耐瘠、耐旱”品种。目前,要选育推广抗玉米灰斑病、锈病、穗粒腐病、纹枯病的品种。同时,应搞好良种推广的适应性区域布局,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栽培研究。
3.2 搞好耕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水浇地面积
要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项目实施,进行坡地改梯地。同时,建设引水排灌沟渠,架设输水管道,逐步提升耕地的设施水平,“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3.23万hm2。通过坝塘、小型水库修建,大量建设小水窖,进行雨季蓄水,不断扩大水浇地面积,解决好玉米春旱浇灌问题。
3.3 注重耕地质量保护,逐步提升土壤肥力
玉米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肥沃的耕地是玉米高产的基础。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实施好耕地培肥项目,大力发展种植绿肥,推广施用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3.4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科学运筹肥料,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玉米增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变重氮轻磷、钾的施肥习惯,注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应用,通过平衡施肥,改变传统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方式,实现肥料利用率、玉米单产双向提高。另外,要加强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玉米专用控释配方肥,做到全生育期1次施肥,达到省工、省时、高效、增产的效果。
3.5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报工作,积极防控降低产量损失
认真清理深埋田间地头的秸秆和杂草,减少病虫越冬寄主,降低病虫源的基数。搞好病虫的测报工作,病虫害达到防治基数,要抓住时机防治。通过推广抗病良种,推广应用包衣种子,合理密植增强群体通透性,平衡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等措施预防病害。发病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灰斑病发病初期,用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等连续防治2~3次;锈病用粉锈宁防治2~3次;纹枯病用井冈霉素、戊唑醇防治2次,通过及时防病,降低病害损失。出苗期及时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及时防治玉米螟;拔节、开花、灌浆期及时防治蚜虫,降低虫害损失。
3.6 推广农机化作业,弥补劳力不足
微耕机适于坡地耕作,要加快推广微耕机作业,弥补玉米栽培劳力短缺,通过机械耕作,节约成本、劳力,提高工作效率。
3.7 搞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7.1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玉米能达到保水、增温,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吸收,改善光热条件,加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有利于提高山坡地玉米单产,适宜保山大力推广。一般可增产10%~30%,投入产出比在1∶(2.5~3.0)。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地膜,防止地膜污染土壤。
3.7.2 推广育苗移栽技术
育苗移栽可1次全苗,能提早播种节令,节省种子1/3,特别是保山春季干旱常态化,育苗移栽可保障适期播种,苗床集中管理可减少苗期干旱影响。直播地块也可通过育预备苗(10%),用于缺塘补苗。
3.7.3 推广深沟浅种技术
深沟浅种是西南地区一项抗旱栽培技术,应对保山春旱播种效果好,整地时,深开播种沟,播种沟深30~40 cm,进行深沟浅播,能有效提高玉米苗期抗旱能力,也便于中耕培土,根系入土深抗倒伏。
3.7.4 推广玉米健壮素的运用技术
喷施健壮素对降低玉米植株高度,防止倒伏,具有显著的作用。目前,保山市推广的玉米品种80%以上,为植株高大的大穗型品种。加之,玉米抽雄至开花期风灾频繁,常造成玉米倒伏,影响产量,应用健壮素能取得良好效果。玉米拔节期,用矮丰25 g兑水15 kg喷施;玉米抽雄始期,667 m2用玉米健壮素1支(30 ml)配成0.06%~0.08%溶液40 kg喷施植株上部叶片,可增加产量450~750 kg/hm2。
参考文献
[1] 刘阳河.玉米生理.农业出版社,1987
[2] 薛世川,彭正萍.玉米科学施肥技术.金盾出版社,2005
[3] 陈捷.玉米病害诊断与防治.金盾出版社,2005
[4] 杜永林,邓建平,吴九林.无公害玉米标准化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孙政才.玉米技术100问.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 洪曾,李延龄.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栽培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