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体会

2016-02-07徐克钧王东川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芦山伤员医疗队

徐克钧,王东川

• 实践经验| EXPERIENCE •

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体会

徐克钧,王东川

总结归纳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了在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要依势选址,迅速展开;明确任务,科学施救,救防结合;立足自我,管好队伍的组织管理方法。通过这些组织管理措施,确保医疗队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地震;医学救援;组织管理

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工作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关键,医疗队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救援任务完成的质量。近年来,成都武警某医院医疗队先后参加了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医学救援,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笔者结合地震医学救援的实践,总结分析医疗队在执行地震医学救援任务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探讨地震救援任务中医疗队的组织管理方法。

1 主要做法

1.1 依势选址,迅速展开 展开地点除遵循野外宿营场地的选择原则(如近水、背风、避险、防兽、日照、平整)外,还应选择在震中外围、靠近灾区边缘、伤病员较多的地域。展开场地需靠近水源,能进出车辆,容纳一定伤病员,如学校、体育场、广场、稳固房舍等。汶川地震时,野战医院在汶川县雁门乡的某加油站附近展开,场地开阔平坦,可利用加油站的地下井供水,因进出交通方便同时又是灾民安置区,便于伤病员转送与救治。芦山地震时,野战医院在芦山县城边一条宽敞公路边展开,既靠近广场灾民安置区,又远离破坏的山体,余震的危害不影响医疗队安全。

1.2 明确任务,科学编组 野战医院搭建好后,采取“基地+前置”的配置模式编配人员[1]。根据平时分组情况,在现场结合实际再明确分工,以野战医院为基地,将医务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基地工作,展开各组室,担任早期治疗工作;另一部分编成若干小组,每组2~3人,随救灾部队实施现场抢救,同时将重伤员转送基地进行早期处理。两组任务明确,由指定组长负主要责任,分工明确,机动灵活,使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重点也有所变化,前3天以现场抢救伤员为主,后3天工作重点转向疾病诊治和防疫工作。汶川地震时,野战医院开设在雁门乡的一个加油站附近,每天派出4支医疗队到各村巡诊,既兼顾了伤员的急救需求,又保障了集中安置点灾民的医疗需要。芦山地震时,将医疗队分成了8个小组,其中4个小组负责基地工作,4个小组随救灾部队进行现场抢救。共转运重伤员17人,抢救伤员23人,诊治病员2235人,充分发挥了医疗队的作用。

1.3 科学施救,救防结合 (1)抓好紧急救治:地震前3天,现场抢救是重点。现场抢救是医疗救治的关键环节,也是人员脱险、伤员获救的基本保证[2]。芦山

地震中,医疗队在黄金72小时内,分别在芦阳镇、龙门乡、清仁乡等展开现场抢救。对集中在路旁脱险的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按先重后轻的顺序实施救治;对埋压伤员,先扒埋压程度浅的、容易的,后扒埋压程度深的、难救的,随扒挖随救护。坚持快抢快救,先救命后救人,救送结合的原则,对65名伤员进行了清创包扎处理,对17名重伤员进行了后送转运。(2)抓好巡回医疗:地震破坏范围广,伤员较分散,交通不便,医疗资源有限。医疗队在完成早期救援任务后,要组织医疗组走村串户,对灾区分散的伤病员进行诊治,轻伤家庭留治,重伤员送到救护站。(3)抓好疫情防控:要抓好卫生宣传教育,增强灾区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处理人和动物尸体的相关规定,做好尸体消毒;认真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对灾民安置点、垃圾堆放点、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毒;抓好饮食饮水卫生,加强水质检验和水源管理,搞好饮食营养卫生,确保饮食饮水安全。芦山地震中,震后的第3天就派出医疗队深入灾区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发放防病宣传手册,对居民集中安置点、厕所、垃圾堆放地等重点蚊蝇孳生场所喷洒药物,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立足自我,管好队伍 (1)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如医疗队员的仪容着装、作息时间、活动范围、外出请销假、内务卫生等都要有明确规定,防止医疗队发生问题,确保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2)强化安全工作。进行救援的过程中,远离松动的山体、危险的建筑房屋等不安全地域,避免震后次生伤害。强化行车安全,选择安全的道路行使,坚持干部带车负全责,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3)加强思想教育。针对地震灾区条件恶劣、环境艰苦的实际情况,开展随机教育,特别是加强吃苦精神培养;每日召开医疗队员全体会议,总结讲评全天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开展讨论活动,安排队员谈感受,相互交流思想,达到思想统一、凝聚力量的目的。(4)搞好自我保障。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长处,分别委以重任;每个队员除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外,还分别负责行政管理、医疗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到立足自我,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切实搞好自我保障工作,为完成救援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体 会

2.1 建好野战医院是地震医学救援的基础 医疗队在震区建立野战医院既要靠近震中,又不能盲目突进震中[3]。首先是要选择空旷的地方搭建帐篷,既方便救治,又保证自身安全。要根据地震发生后救援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差、伤员多、伤情杂等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迅速在灾区选择有利地形,建立野战医院,开设救护单元,依靠专业的设备装备,形成体系救治能力。

2.2 组织有序是地震医学救援的关键 地震救援中,不同救援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依据实际及时调整分组人员。在组织救援时,医疗队要随着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分阶段开展救援工作。遵循灾害医学救援的检伤分类技术,搜索、营救、医疗一体化救治技术,特殊环境下的心肺复苏技术,以及监护条件下的后送技术,开展医学救援[4]。在救援72小时以内,加强外科手术组力量;72小时以后,以康复治疗为重点,同时加强灾区巡回医疗;后期主要是以防疫工作为重点,落实防病措施,做好灾后疫情防控工作。

2.3 严密管理是地震医学救援的保障 野战条件下,医疗队是一个临时集体,加强任务中医疗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每个医疗队队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技术水平,把维护官兵生命与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使临时抽组的医疗队很快形成战斗力。在医疗质量上,要建立诊疗制度、规范医疗文书,明确责任人。要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救治过程严谨,处置记录清晰[5]。在人员管理上,要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做到令行禁止。在思想教育上,要加强随机教育,及时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避免违反群众纪律、影响安全稳定情况发生。

总之,在地震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灵活有效地组织管理是完成医疗救护工作的强大支撑。野战医院的迅速展开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合理编配人员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前提,科学施救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关键,管好队伍是完成救援任务的保障。

[1]马 炬,王丽华,张宏雁,等.某院芦山地震医学救援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 21(4): 351-353.

[2]徐克钧,王东川.芦山地震灾情特点及抗震救援卫勤保障做法[J]. 武警医学, 2013, 24(11): 991-992.

[3]石 骥.野战医院地震灾害科学救援的实践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 21(8): 701-704.

[4]杨慧宁,郑静晨,张 开,等.芦山地震救援实践与应急模式的探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3, 1(1):27-29.

[5]朱飒飒,康 宁,周建丽,等.结合地震医疗救援谈医疗队救援实施与管理要点[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 19(12): 1289-1291.

(2016-07-08收稿 2016-10-25修回)

(责任编辑 宋宫儒)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team during earthquake medical relief

XU Kejun and WANG Dongchuan.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Chengdu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cal Crops,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Chengdu 610041, China

By summarizing the main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team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Lushan earthquake, this paper put forth an advantageous way of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 medical teams must select 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romptly carry out relief operations; have clear relief mission, scientific grouping and relief and tak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be independent and keep the team under control. Through way of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the relief missions of medical teams are bound to be well fulfilled.

earthquake; medical relie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821.1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11.013

徐克钧,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E-mail: xkj_001@163.com

610041,武警四川总队成都医院院办

猜你喜欢

芦山伤员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春回芦山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