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城乡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广州经验分享会”演讲

2016-02-07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资源化广州垃圾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建华



“首届城乡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广州经验分享会”演讲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

尊敬的建平主任,省三会长,各位部委办的领导、各位兄弟省市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朋友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首届城乡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广州经验分享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我受书记的委托,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也代表广州市1 600万市民,对这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业内专家、兄弟城市和企业家代表能够齐聚一堂,探讨城乡垃圾分类和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前景,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件盛事。广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我很愿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广州的经验和教训。因为广州有今天,是我们向北京、上海、天津、杭州,以及国外一些城市: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学习的结果。

这次会议是供销总社和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贯彻落实刚刚闭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专门强调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感同身受。所以我们不仅是欢迎,更多是一种感谢,因为广州能够走出这一步,实现垃圾处理分类设施建设的全面开工,与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特别是供销总社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到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人口已经接近55%,可以说在今后10—2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快速城镇化过程,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我国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么多的人口涌进城市以后,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动物的遗骸、尸骸,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等。以下着重讲述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不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

资源短缺和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以及各省会城市,都不同程度遇到垃圾围城的问题。2011年,我刚担任市长的时候,就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广州所有的填埋厂,处理量只有一年半的容量,意味着如果广州没有找到新的处理垃圾的方式,一年半以后,到2013年,广州不是垃圾围城,是垃圾出不了城市,那问题就很严重。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垃圾运不出城市,我们有没有可能将它运到周边的城市去,回答是否定的;能不能运到大海、太平洋去,回答更是否定的;我们更不能将垃圾交给省委、省政府、党中央、国务院,因为上级不会帮你处理这个问题。所以我这个“垃圾市长”不是任命,是我自封的,因为如果解决不了垃圾围城问题,我当不了这个市长。

这个“垃圾围城”问题,既对生态造成威胁,也引来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严重挑战。这些废弃物是否一无用处了呢?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北欧国家,还有像日本、东亚的一些国家,他们在垃圾处理上,已经走出一条示范性道路。我为什么没有讲美国,因为美国的垃圾处理是比较落后的,美国主要是靠填埋,因为美国国土面积比较大。所以我们如何来对待这些垃圾,就成为解决垃圾问题的一个出路。如果能够将它们分离出来加以循环利用,做到“三化”,第一是资源化,把垃圾变成资源;第二是减量化,垃圾数量减下来;第三无害化。做到“三化”,垃圾问题就迎刃而解。所以如果能够把可以利用的垃圾分离出来加以循环利用,既能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在终端处理设施上能够实现无害化,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国第一大城市是上海,第二大城市是北京,第三大城市是广州。既有经济总量上的排位,也有中心城区面积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排行。我国中心城区面积1 000 km2以上的,只有3个城市,广州中心城区的面积近1 100 km2,所以是名副其实的老三。在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7年在中国排老三。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数据,在“十二五”期间,广州的经济增速保持年均10.1%的增长,在5年时间里面,经济总量增长了80%,由1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以上。1.8万亿元很有价值和意义,这意味着广州的经济总量第一是赶上了新加坡,第二是超过了香港。人口经济总量在国内排第三,因此,广州的垃圾量估计在国内也是排第三。从目前来看,生活垃圾产生量大概每天是2.3万t,而每天的回收量,从 2011年的4 000 t,到目前达到7 000 t,每天还有1.6万t垃圾进入终端处理系统。而这1.6万t中,大概还有3 000 t是可以进行回收。所以我们制定一个目标,到2020年,广州每天的垃圾回收量要达到1万t以上。

在回收方面,广州市供销社,应该说供销系统成为开发“城市矿产”的一个主力军。在4年前,我受供销社同志的邀请,到北京做了一次演讲,当时我们提出要开发“城市矿产”。实际上在1996年,广州已在酝酿筹备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在2000年广州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但是成果一直有待于提高。近年来,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破解垃圾围城的紧迫性和开发利用“城市矿产”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体会。垃圾是什么?专家学者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仔细想一想,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来源于每一座城市里面的两种资源和两种剩余物。城市里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固体废弃物就是运到城市里面的生产资料的剩余物和生活资料的剩余物。生活资料的剩余物绝大多数是碳水化合物,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碳水化合物,把一些能够利用的垃圾、纸张、木材、金属、塑料、破碎玻璃取出来,做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剩余两种垃圾,一是可焚烧的垃圾,二是餐厨垃圾和餐余垃圾。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强大合力。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7 月10日作为广州市垃圾分类动员日,一年一次,一直从城区开到乡村。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的活动。从北欧、日本的经验来看,垃圾分类从培育到完成,大概需要20—30年的时间,我们想能不能在10—15年来完成这个过程。所以从2012年开始,尝试能不能在“十三五”末,乃至“十四五”,完成全社会垃圾分类。我国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组织市民参观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以及参加垃圾分类“万人行”行动。杭州的市委书记、市长曾经带领庞大的人员来广州学习。我跟他们介绍情况,还跟他们在垃圾焚烧厂开座谈会;我跟媒体朋友们介绍经验,然后请大家在垃圾焚烧厂的饭堂吃盒饭。询问大家有没有闻到臭味?大家说没有闻到,说比家里空气还要清香。我虽不信比家里空气还清香,但肯定没有闻到臭味。所以,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广泛的社会共识,从而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社会共治。2015年12月28日,广州新建5座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1.3万t,今天上午大家去参观的一厂、二厂,处理能力达3 290 t,广州每天的垃圾处理能力到2017年底,可以达到1.6万t,这是广州第一期建设的主要处置能力,还有第二期建设的处置能力。垃圾处理能力可以说走在全国前面。

第二,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原则和技术路线,创新构建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设计。广州学习台湾台北的经验,提出一个口号:“资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凡是资源都回收,按照日本的经验,广州垃圾资源化最高可以达到50%以上。原生垃圾做到零填埋,意味着对环境的友好,对地下水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广州提出了“源头先减量、前端分类回收、后端资源化利用,最后无害化焚烧、填埋和生化处理”的治理路径。垃圾分类内容很复杂,日本分为200多类,广州分为34类。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话来概括,让市民能够记得住,能够用得上,所以我想了三句话,就是“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把生活垃圾分为4类,一类是可回收的,一类是有害的,一类是干垃圾,就是可焚烧的垃圾,最后一类是湿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这是广州的一个创造。“能卖拿去卖”,环卫工人收入减少了,没有办法,政府只好多拿出几个亿补贴给环卫工人,提高他们的收入。所以别小看这三句话。当然各个城市情况不同,我相信你们可能一句话就搞定了,一个号令就搞定了。所以我们通过这种经验,实现了一个流程再造,这是我们分享给大家的第二条经验。

第三,注重加强制度保障和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5年前,广州率先颁布实施了首部地方政府规章《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9月进行了修订,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目标、原则、要求、方法、义务与权利以及管理全过程予以规范。出台了以减量为目的的生活垃圾计量阶梯收费、生态补偿办法以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政策非常重要。现在包装确实过分了,大家可能对月饼的包装比较熟悉。广东肇庆曾产过一种粽子,粽子大概乒乓球那么大,但是那个包装有篮球那么大,其他东西都是垃圾。所以广州在商品包装方面做一些规定,能够用纸皮包装,尽量不要用铁皮包装,因为炼钢炼铁,耗能很高。豪华包装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不文明、不生态的表现。所以我们也在政策法规上做一些支撑。

第四,坚持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原则,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垃圾分类处理运行管理体系。

一是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模式。2009年,大家对垃圾分类不是很了解,尤其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持一种非常抵制的态度,现在好一点,叫做“邻避效应”,以前叫“厌恶效应”。所以媒体的很多记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觉得垃圾焚烧对环境影响很大,尤其二恶英的排放。实际上大家想一想,真正科学了解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的就会清楚,垃圾填埋厂产生的二恶英,远远超过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二恶英。这里有一个数据,按照英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测算,一座垃圾焚烧厂一年二恶英的排放,远远不如放20 min的烟花所产生的排放多。所以按照欧盟的标准,特别是按照中国新颁布的排放标准(0.1 μg/m3),实际上垃圾焚烧厂排放是非常安全,远远低于垃圾填埋厂的二恶英排放。经过科普宣传和“万人行”活动,现在人们觉得还是焚烧比填埋好。所以今天这个会议之后,各地都要加大科学知识的宣传,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把“邻避效应”降到最低。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媒体宣传报导的模式:广州日报模式、南都模式、羊城晚报模式,几个媒体报导模式试点以后,确定了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为主、多种收集方式并存的垃圾分类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们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社区达到780个,大约接近全市人口的一半。从1996年、2009年到现在,特别是2012年到现在,4年时间“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人口达到46%。这种模式改变了居民在住宅楼层的楼道口摆放垃圾桶的方式,减少了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改善了环境卫生,加强了疾病防控,这是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探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改变原来混收混运的收运模式。我们确定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是:第一是分类投放,第二是分类收集,第三是分类运输,第四是分类处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后,紧接着还有分类收集、分类运输问题,所以2015年我们做了这项工作。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全市36个镇、6 268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完善。

三是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政策和渠道。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制定一系列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处理承接企业名录库,建设3 200多个社区回收站点,构建了覆盖城乡的骨干回收网络。在这一点上,供销社系统立了头功。在环卫站、垃圾压缩站等周边配套建设资源回收中转站,提高了源头分类和二次分拣的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按照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规范建设3个1万m2以上的专业分拣中心,吸引了数十家回收企业集中进场经营。目前,全市年回收处理各类再生资源约250万t,其中废玻璃、废木质等低值可回收物约70万t。

第五,积极推进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是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已经建成资源热力电厂1座,日处理能力2 000 t,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座,日处理能力200 t,目前已经达产。在建的还有5座资源热力电厂,规划新建8座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到“十三五”末,最保守的计划,争取在2016年、2017年,广州生活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一点广州走在全国的前列。到目前为止,全国大中城市、特大城市,没有一座城市解决好这个问题,广州是第一个。

二是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先后新建了3个废玻璃和1个废木质资源化处理中心,年处理能力均超过20万t,一个园林废弃物分拣中心和一个大件废旧家具拆解处理中心,月回收处理园林垃圾和大件废弃家居分别达到500 t和1 000 t,研发了废塑袋专业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能力3万t。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广州在推动城乡垃圾分类与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上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看到我们的差距,特别是在源头的分类、分类的投放,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来培育。因为这种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广州有50%的人口是农村来的,而且人员不断更换,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应该说垃圾的治理任重道远。但是我国在“十三五”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是第一个100年。我想我们国家中心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和各个城市不能把这个任务拖到建国100周年去完成,那太遥远了,我们来共同努力。

下一步广州将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现在已经初步破解垃圾围城难题,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通过这次会议,我相信对广州垃圾分类处理会产生极大的触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广研究攻关,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情况,广州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水平,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我们选定一个技术路线,在污水处理厂,污泥就地干化,再去焚烧。把含水量80%~85%的污泥,脱水到30%~40%,干化,沙化,不黑了,不会滴漏,首先送到发电厂去焚烧。因为污泥含有8 368 kJ的热量,可以作为燃煤的填充物。第二送到水泥厂进行焚烧,如果这两个焚烧不了,再送到垃圾焚烧厂焚烧,广州每天约产生2 000 t污泥。我们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低碳生态、美丽宜居的幸福城市。顺便给大家报告一下,2013年国家发布PM2.5的监测,当时广州是52%,2014年降为49%,2015年降到39%,我们的目标是2016年要达到国家标准,要降到35%以下。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广州的垃圾处理分类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一如既往学习兄弟城市地区的先进经验,共同努力,为促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为我们国家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2016年1月9日)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猜你喜欢

资源化广州垃圾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垃圾去哪了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