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07谢华
谢 华
(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郴州423000)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华
(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郴州423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制造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固体废物,在科学合理地处理固体废物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是重中之重,如何从各方面作出努力,提高固体废物环境检测技术水平,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的迫切任务。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工业产量呈逐年上升状态,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是利用资源产生越堆越多的固体废物,过快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产物。2005年的《民生指数报告》强调:“目前的环境容量已经达到了支持经济发展的极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环境问题已经不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问题,而是这代人是否能够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10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以及监测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在医学、卫生、环境等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帮助下,我国的固体废物环境监测逐步完善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和监测技术,在努力提高环境质量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着。20世纪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开展的工业废渣监测检验方法的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八五”期间规定了固体废物的浸出试验方法,污染物总量分析与浸出率、无机有害成分的监测方法,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方法,研制了25种有机污染物标样及分析过程中的QA/QC评价方法等[1]。
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开展了很多固体废物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2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监测对象设置不全面
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对于固体废物的监测,只涉及排污企业和单位,这些确实是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成为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因此排污个人也应该成为环境监测的对象。但目前的情况是,现行的监测法规只规定了环保部门要定期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监测,并未涉及个人的义务,相关的惩罚条例也处于空白状态,这一方面显示出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领域的不完善,一方面也纵容了一些居民破坏环境的行为,对城市卫生坏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环境监测设备和方法落后
固体废物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判断被监测对象是否符合排放标准,是否会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污染,因此监测数据和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的数据离不开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监测站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例如我国现阶段还无法自主生产重瓶采样器,填埋场渗虑液采样器,溶液内分层采样器等,先进设备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依靠进口设备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成本,更使得环境监测得不到普及,增加了固废环境污染的几率。在固体废物采样方面,王明杰等人编制的《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中较系统的阐述了采样制样的标准和流程,讲解了采样方法,包括系统采样法,分层采样法,简单随机采样法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中讲述了一系列有关采样制样的方法[2],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和规范都太过偏重理论,关于采样点的原则描述也跟实际略有偏差,我国的固体废物监测设备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危险固体废物监测能力不足
危险固体废物一直是环境监测的重点项目,一般列入国家危险固体废物名录或者符合危险固体废物检验监测标准的都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范畴。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是否得当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相关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在该领域的环境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和分析方法,例如《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2007)等[3],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的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有所提升,但是距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在危险固体废物的填埋监测中,其地下水点位的选取,样品的采样规范等均缺乏详细的说明,对固体废物有害物质的迁移转换规律的研究尚不成熟,导致虽然取得了监测数据,但该数据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当地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企业固体废物的安全性评价方面,由于当前的毒性浸出实验方法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环境部门对企业填埋场的质量评价存在一定的偏差。最后,在危险固体废物的鉴别监测中,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关于非水溶性废物的腐蚀性,有机物浸出毒性的鉴别等都没有详细的鉴别规范。
2.4监测工作不到位
关于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首先监测部门不够健全,基层从事环境监测的一线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有的甚至聘请临时工来充实监测执法工作,另外监测的单位也仅限于纳入国家重点控制污染源名单内企业单位,对于非国控企业由于人力、物力的诸多原因往往监测不到位,而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固体废物的产生大户,利用其非国控的优势投机躲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性环境监测。同时,有的工作人员存在包庇现象,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睁一眼闭一只眼,甚至以权谋私,收取贿赂,纵容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此时的环境监测就成了纸上空文,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质量,也给我国的固体废物环境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阻碍了社会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
3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建议
3.1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对象
随着城市垃圾的越来越多,个人排污问题也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要将排污企业和个人同时纳入到监测范围之内,不能区别对待,看起来每个人的垃圾产生量较小,但是每个城市都有数百万的居民,所有家庭和个人的固体废物总量往往不比企业少,因此,一方面要将个人纳入环境监测范围,另一方面还要规定个人的相应义务,确保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方面都是有法可依的。对于排污个人,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存储、处置系统并定期对社区垃圾进行监测,污染较重或危险固体废物提倡分类存放,不达标的社区要像企业一样进行整改,责令其制定整改方案,相关部门要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在环境监测对象方面是全面完善的。
3.2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环境监测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环保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国家资助,对于我国目前无法自主生产的仪器设备,一方面要从国外进口,不能以价格昂贵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要和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对于目前尚不成熟的设备,展开研究实验,逐步攻克难关,虚心请教学习,争取早日实现环境监测设备国产化。在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国家要有意引导环保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政策,适当予以补贴,鼓励各企业开展有关环境监测设备或技术的研究;对于高校的环境专业,要予以大力支持和建设,不仅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要倡导各高校将环境专业作为本校的重点学科来建设,多开展活动和竞赛,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环保部门要定期举办讲座,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讲解传授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国内技术工作者赴国外访问学习,学习先进的环保监测技术,弥补国内的空白。
3.3完善危险固体废物监测能力
危险固体废物的监测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要全面排查管辖范围内的危险废物排污单位,确保定期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关应急方案。在监测技术和方法方面,要积极开展危险固体废物的鉴别技术研究,重点是有机物的浸出毒性研究,不断提高薄弱环节的应对能力,使环保监测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逐步具备危险固体废物的监测能力,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对环境变化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环保部门要将危险固体废物的监测研究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对于自身的不足之处,要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标准,例如可以参考美国固体废物实验与分析方法中的QA/QC技术,针对本地区的环境特征,制定相对应的监测制度和方法,注重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从各方面努力完善危险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能力。
3.4建立健全监测、监察联动机制
环境监测离不开健全的环境监测机构,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队伍,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尽快启动监测部门的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以保证监测单位在地方工作的独立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在人员的选取方面应尽量从高校环保专业和其他环保单位中聘请,必须具备固体废物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在工作当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训,督促其不断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实行奖惩制度,时刻提醒监测队伍的警惕性和积极性。在监测过程中,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和单位,务必严惩,杜绝包庇现象的出现,一旦发现收受贿赂的现象,对企业和监测人员都要予以严惩,对于监测不合格的单位,要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并定期对其整改状况进行检查,确保经过整改的固体废物排放符合处置要求。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经过社会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努力,在法律法规和制度方面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也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的固体废物环境处理处置状况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监测对象设置不全面,硬件技术水平落后,危险固体废物监测能力不足以及执法不严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环境建设,影响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理处置,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弥补薄弱环节,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能力,真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一个和谐、健康、整洁的社会。
[1]徐荣,陆喜红,杨丽莉.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4):45-47.
[2]杨丽,张建.我国环境检测中的弊端及改进建议[J].北方环境, 2013(10).
[3]陈丽华.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