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07于艳华高志玲张春峰史宝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药学校企岗位

于艳华,高志玲,张春峰,史宝兰

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2.吉林大药房,吉林白城137000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于艳华1,高志玲1,张春峰1,史宝兰2

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2.吉林大药房,吉林白城13700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以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冠名班合作办学、顶岗实习培训、毕业生创业扶持和预定人才,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培养推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学校和用人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专业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和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技艺,也可实现学校与用人企业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文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的模式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药学专业校企合作进行论述。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是学校、用人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锻炼紧密结合起来,也可实现学校与用人企业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企业用得上并留得住的实用性、专业性和高素质的人才。

药学这一领域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药学教育事业的质量关系到广大用药群体的健康与安全。为了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精湛专业技能的高职高专类的药学人才,使药学专业教育向更强、更高发展,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去向和培养目标,形成借助企业、产学相长的教育思路,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的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药学学科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1.2是企业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才成才和教育改革探索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才成才的需要、是教育改革探索的需要。通过教育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能改变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能够使培养的人才较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传授知识和讲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关键。由于这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致使出现理论严重脱节于实践,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更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凸显出以学科知识体系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必须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重新探索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校企合作这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打破了校园固有的围墙,将单纯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和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人才成才和教育改革探索的需要。

1.3注重结合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结合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等确定。在此过程中,要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来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岗位需要不断予以调整,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合理确定专业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确定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合理确定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来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以淡化理论课实验课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来合理确定教学和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2],与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进行课程制定和教学评价。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冠名班合作办学

学生入学,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学生中进行宣传介绍,学生自愿报名成立以企业命名的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企业对冠名班级中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和奖励证书,利用假期可组织冠名班学生进行企业岗位实践。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自2012年“修正班”的成立,于2014年又与吉林大药房成立“吉林大药房班”。冠名班学生与企业员工每个学期都将进行一次主题联谊活动,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发展。

2.2顶岗实习培训

以接受学生毕业前顶岗实训的形式合作。企业在学生实习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选择学生进行相应岗位的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企业相应的生活补助待遇。药学专业自2010年以来已经在省内外建立了20余家顶岗实习单位,充分满足学生的毕业前实习需求。优秀实习生企业可以提前录用,这种合作方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以及家长多方共赢的效果。

2.3毕业生创业扶持

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企业可为其提供将要创业岗位的经验教育和义务的学术培训,此计划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筛选人员;在岗培训;考核试用。学生在此起点上进行创业成本较低,并有企业提供经验和学术上的支持,创业成功率较高。陕西步长制药销售部为广大怀揣创业梦想却受到资金以及经验限制的学生们,实施创业扶持计划,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4预定人才,设立奖学金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可预订人才,学生将根据以后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专项的专业技能培训,对预定的人才企业给予奖学金或助学政策,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3年、2014年长春益善堂大药房通过这种方式与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预定培养了近40名学生,多数学生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和店长,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新鲜的力量。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3.1强化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现有一支由20名专职教师和8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在读博士1名,硕士学历2名。4名老师具有执业药师资格,2名老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10名老师具有中、西药剂员职业资格。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专兼教师在教材编写、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加强合作,使人才质量达到企业的岗位需求、满足职业技能要求。

专业教师先后4人次参加国家药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4名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名老师获得银奖。2015年2名学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通过大赛进一步加强了专兼教学团队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专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3.2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可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实践表明这是贯彻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工作实践加之企业相关人员的带教,能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工作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岗位感情和职业归属感。

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企业发展对岗位需求。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真正实现就业学生顺利对接用工企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校企合作可以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生直接接触用人企业的机会显著提高,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实习培训过程,能够熟悉并掌握每一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不同企业用工的意向,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有利于获得较为满意的可心工作。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准确把握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做到按需办学,实现订单式培养,扶持有意向的学生创业,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药学专业实施“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相应专业指导委员会这一机构,根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由企业选派不同层次人员参与教学进程的每个阶段,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形式和教学形式分别为:

大一阶段。以学校为主、企业辅助参与的方式,由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以课堂教育的形式共同完成“专业基础课+职业认知+职业基本素质”通识教育之教学任务。

大二阶段。学校和企业共同以工学结合形式完成“专业技能课+岗位实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培养之教学任务。“教-学-做”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现场指导工作。

大三阶段。以企业为主、学校参与的方式,以“顶岗实习+职业经验积累”的形式完成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之教学任务。校外实习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

在渐进式“三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学校理论与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将校内学习密切结合企业工作岗位实习培训,将校内评价密切结合企业评价,融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于专业教育中,融药学专业于医药行业之中[3],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该文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与实践和现实意义。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采用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度,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应教学和企业实际的,使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生产实践和临床锻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不同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和素质[4],以自身的高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李振中.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3(26):31,45.

[2]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3]潘伟男,邓水秀,张燕琴,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药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4(9):35-36.

[4]苏红,刘志宝,李春英,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1):237,239.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n Pharmacy Major in the High Vocational School

YU Yan-hua1,GAO Zhi-ling1,ZHANG Chun-feng1,SHI Bao-lan2
1.Baicheng Medical College,Baicheng,Jilin Province,137000 China;2.Jilin Large Pharmacy,Baicheng,Jilin Province,137000 China

The school-enterpris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s the demand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educational reform and enterprise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with society 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 of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for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and realize the advantage complementing and resources sharing.I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process,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can be realized by title class cooperative education,replacement teaching practice training,supporting fund of graduates,intended talents and setting up scholarship.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ntensifi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reflects the employment-oriented education policy,promotes the high-skill talent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harmacy professionals.

Pharmacy major;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ofessional training

G420

A

1672-5654(2016)09(a)-003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035

2016-06-09)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432号)。

于艳华(1973.8-),女,吉林乾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学教育。

猜你喜欢

药学校企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