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耐药菌致老年患者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

2016-02-06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病原菌耐药

薛 青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多重耐药菌致老年患者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

薛 青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目的:分析及探索多重耐药菌至老年患者感染的用药治疗方法、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接诊的70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35例,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包含35例,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时间与疾病康复时间均明显较短,交叉感染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交叉感染。

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抗菌药;护理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接诊的70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标准:(1)70例患者均符合多重耐药菌至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无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者;(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35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最低年龄60岁,最高年龄76岁,平均年龄(67.63±6.18)岁;肺部感染21例,尿路感染12例,败血症2例。实验组包含35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0例;最低年龄60岁,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68.27±7.26)岁;肺部感染23例,尿路感染11例,败血症1例。两组的以上资料对比, 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考组患者确诊后取病原菌送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且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则在参考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消毒护理: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对病房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处理,且杀菌时需穿戴隔离衣物与无菌手套,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做好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如听诊仪器、体温等。②检查药品质量:检查药房中的药品质量,确保均处于有效期中;临床用药时落实查对制,用药时详细查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药物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及相关的饮食禁忌等,需在用药核实完毕后执行,以有效保证药物使用对象及用法用量的准确有效。③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详细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及心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医护人员还应了解患者的既往过敏史,且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停药进行针对性的处理。④合理使用抗菌药: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先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明确病原菌,再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时间、疾病康复时间与交叉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记录及分析,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对分析,(P<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病原菌清除时间与疾病康复时间对比

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时间与疾病康复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1可见。

表1:两组的病原菌清除时间与疾病康复时间对比

2.2 两组的交叉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产生交叉感染,参考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产生交叉感染,交叉感染率为17.1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至感染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具有较高的感染性,据分析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明显增大了致病菌的感染风险。多重耐药菌感染除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之外,还会提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性。因此,本研究中我们根据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该疾病,且为患者提供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时间与疾病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交叉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由此可见,在给予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交叉感染。

[1]彭树兰,杨春,赵玲玲等.集束化方案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800-801.

[2]李惠,孙昀,曹利军等.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及易感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12):1677-1679.

[3]王珺,付学勤,杨梅等.感染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调查及其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36.

[4]杨会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4):271-272.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病原菌耐药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折痕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基层传染病院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护理举措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