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皮癣湿酊治疗急性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2-06朱丹华
朱丹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8
荆皮癣湿酊治疗急性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丹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8
目的:观察荆皮癣湿酊治疗急性外耳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外耳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耳廓,然后研究组外耳涂抹荆皮癣湿酊,3次/天,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外耳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2次/天,连续用药1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0例,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皮癣湿酊应用于急性外耳湿疹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外耳湿疹;荆皮癣湿酊;临床疗效
外耳湿疹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炎症。患处皮肤表现为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及鳞屑等损害,少数有色素沉着[1]。荆皮癣湿酊原名癣湿特效药水,属于安徽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是由苦参、土荆皮、百部、蛇床子等药材组成,具有杀菌止痒之功效。本文旨在探讨荆皮癣湿酊治疗外耳湿疹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3年3月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标准如下:急性外耳湿疹:(1)病史;可有家族遗传过敏史、耳内流脓史,或有接触某种刺激性物质等诱因或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等。(2)症状: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极痒,并伴有烧灼感,微痛,流黄水等。(3)体征:检查外耳皮肤见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以及半透明的小水疱,溃破后可流出黄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被黄色痂皮覆盖。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风热湿邪犯耳型旋耳疮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1)主证:初起患处皮肤瘙痒,甚者奇痒难忍,夜间为甚,灼热、潮红,继之出现小水疱,溃破后渗出黄色脂水,皮肤糜烂,干后结痂,痂皮下仍有黄色脓液。(2)次证:发热、烦躁、睡眠不安等症,舌红、苔黄腻,脉黄数或弦数。具有以上主证及至少1项次证即可诊断。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安徽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外耳湿疹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均先常规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耳廓。
对照组: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江苏扬子江医药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20126)涂擦患处。每天2次,连续用药1周。
研究组:运用荆皮癣湿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皖药制字BZ20080009)搽患处。每天3次,连续用药1周。
2.2 观察指标
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
2.3 疗效评定[5]
按4级评分法(即O=无、1=轻度、2=中度、3=重度)分别对病人的症状(瘙痒)和体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进行客观评价。
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2.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组内比较将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的比较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采用秩和检验,P=0.00(两侧)<0.05,说明两组疗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 37.27+ 12.31)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36.30+13.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
3.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外耳湿疹是常见的外耳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易反复发作。根据病程长短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本病的治疗以祛风止痒,润燥除湿为主。由于耳部的生理解剖构造致使血液循环较少, 故治疗常以局部治疗为主。荆皮癣湿酊是由土荆皮、苦参、百部、蛇床子等药材组成。具有杀菌止痒的功效。因此该方集清热除湿,杀菌止痒于一身,而且避免了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刘钢)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5.
[2]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