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2016-02-06卓然
卓 然
(吉林农业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长春 130118)
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卓 然
(吉林农业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长春 130118)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和其父母在父母控制上的感知差异,并分析其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从而为促进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以长春市3所小学的357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为对象,采用父母控制评价量表(中文版)、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除“收回关爱”(t=0.78,p>0.05)外,流动儿童与其父母在父母控制各维度上的知觉均存在显著差异(“引发内疚感”t=6.00,p<0.001,“坚持权威”t= 0.55,p<0.001,“询问”t=-11.96,p<0.001,“限制”t=-8.38,p<0.001);逐步回归发现心理控制知觉差异对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显著。
父母控制;知觉差异;流动儿童;问题行为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流动人口在增长过程中呈现长期化和家庭化的流动趋势。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年龄在18岁以下的儿童[1]。据中国妇联的报告显示,我国流动儿童的规模为3581万,且有增长趋势[1]。流动儿童随着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亟待解决由环境变更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行为[2]。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品行、焦虑、心神障碍等。在儿童问题行为研究中,家庭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家庭是儿童发展的首要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观念、态度以及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3-4]。父母控制是父母对儿童实施教养活动的重要方面[4-5]。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考察父母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和行为控制(behavioural control)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6]。心理控制主要是指父母试图通过控制儿童的情感、思想和亲子关系来控制儿童的行为,通过引起儿童内疚、收回其关爱等方式来管理和监督儿童的思想和行为; 而行为控制则是指父母通过监督、限制和建立家规等方式来控制儿童的行为[7-9]。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有消极影响,但行为控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10-11]。
以往研究中对父母控制的测量都采用父母报告[12]或儿童报告[5]的形式进行,但不同报告主体的结果往往是有差异的,并且研究发现两者的报告只存在很低或者中等的相关关系[13]。 这种差异不能仅仅用测量误差来解释[14],而是儿童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的知觉差异。已有研究探讨了青少年与父母在亲子冲突、亲子沟通、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父母冲突上的知觉差异[15-16]。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与父母在父母控制上的知觉差异的研究极少。Juang等研究者利用中国在美国的移民家庭研究了家庭控制的知觉差异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17]。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区分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虽然总体上父母与孩子在父母控制上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在个体中变化很大。Leung等研究者研究了亲子间在教养特点上的差异对贫困家庭儿童发展结果的影响[14]。他们的研究发现亲子间在父母响应与控制上的知觉差异负向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能力。同样的,由于没有区分父母控制的维度导致亲子间在父母控制上的知觉差异总体显著,但样本的得分差异很大。
外出务工父母及其子女在新的城市中的适应过程和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在适应过程中父母和流动儿童可能存在冲突,进而导致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以及相应的问题行为。因此,为了给我国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本研究对流动儿童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及其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父母控制的相关研究将父母控制划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两个维度,并分别检验其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长春市3所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共500名流动儿童及其父(或母)为研究对象,将流动儿童数据与其父(或母)的数据进行配对,流动儿童与其父(或母)的问卷均有效的为357份(男生190,占53.2%;女生167,占46.8%,父108,占30.3%,母249,占69.7%),其中流动儿童的年级分布为二年级97名(男46,女51),三年级147名(男84,女63),四年级76名(男37,女39),五年级37名(男23,女14)。
1.2 研究工具
1.2.1 父母控制评价量表
采用Wang, et al (2007)开发的中文版父母控制评价量表,此量表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父母控制评价[9]。量表包含五个维度34个题目,即引发内疚感(guilt induction)、收回关爱(love withdrawal)、坚持权威(authority assertion)、询问(solicitation)、限制(restriction)。其中前三个维度属于心理控制,后两个维度属于行为控制。问卷5点计分,从1“不是”到5“总是”,得分越高表示“父母控制越高”。问卷分为父母版和儿童版,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儿童)和0.83(父母)。
在计算方法上,考虑到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的绝对值大小而非差异的方向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因此本研究采用知觉差异分数的计算方法,以知觉的绝对差异来分析亲子间父母控制知觉差异的特点。计算步骤如下:将父母与儿童知觉的父母控制各项目得分标准化,并用儿童的分数减去父母的分数,将二者之差的绝对值作为亲子间父母控制知觉差异的分数,并求出各维度的平均分[15]。
1.2.2 儿童问题行为问卷
本研究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分析了“品行行为”、“心神障碍”和“焦虑”三个维度,共38个题项。该问卷4点计分,1表示“无”,4表示“相当多”,分值越大表示儿童问题行为越严重。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1.3 研究程序
1.3.1 问卷施测
儿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测试时间大约30分钟。父母问卷由儿童当天带回家填写,第二天返回,由各班主任帮忙收集。
1.3.2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一数据录入和分析,分析方法有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1 流动儿童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特点
对流动儿童与父母知觉到的父母控制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除收回关爱维度外,在父母控制的所有维度上流动儿童与父母的知觉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在心理控制维度上流动儿童对父母控制的知觉高于父母,说明与父母相比,流动儿童更多的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心理控制。相反,在行为控制上流动儿童对父母控制的评价均低于父母的评价,说明与流动儿童相比,父母感受到的对子女的行为控制更多(见表2)。
表1 流动儿童与父母知觉的父母控制各维度的平均数差异检验(n=357)
表2 流动儿童与父母知觉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平均数差异检验(n=357)
以父母控制知觉绝对差异的平均分为因变量,流动儿童的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年级(F=4.98,p<0.05)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家庭结构以及其交互作用不显著。
对比发现,在引发内疚感,询问和限制三个维度上年级的差异也不显著,只有收回关爱和坚持权威两个维度上年级差异非常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二年级与三、四年级之间,与五年级并没有显著差异。
2.2 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特点
将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平均分、品行行为、心神障碍和焦虑的平均分作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品行行为、心神障碍中年级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4.98,p<0.01),(F=3.44,p<0.05),(F=6.38,p<0.00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儿童问题行为和心神焦虑得分中,二年级的得分显著低于三、四和五年级,而三、四、五年级间没有明显差异。
2.3 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逐步回归
以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差异两个汇总维度为自变量,以流动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品行行为、心神障碍和焦虑为因变量,在进行年级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亲子间心理和行为控制知觉差异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可见,心理控制知觉差异对儿童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的知觉差异对心神障碍和焦虑均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 讨论
3.1 流动儿童亲子间父母控制知觉差异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心理控制上,亲子间对父母引发内疚感和坚持权威上的知觉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相比,流动儿童感受到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和坚持权威来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更多。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环境变更,流动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更加敏锐。比如,当父母指责子女成绩不好,浪费了交学费的血汗钱时,流动儿童也会因此感到深刻的自责与愧疚;另一方面,流动儿童父母多半为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方法,可能在无意识中过于强调个人的权威。所以父母对心理控制没有深刻认识,而流动儿童则明显得多。相反在行为控制上流动儿童对询问和限制维度的评价均低于父母,说明与流动儿童相比,父母对询问和限制的知觉更多。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在实施教养活动中都认为自己在管教和监督上做的很用心,而作为流动儿童本身对父母的实际教养内容,比如行为规范等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一结果也是对Juang和Leung研究结果的一个补充[14,17]。他们的研究中并没有区分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虽然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知觉差异,但具体差异并不大。对过本研究可知,亲子间在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上的差异方向相反,因此抵消了总体上的差异。
从性别来看,流动儿童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并不显著,这与Luang等的结论是一致的[17]。但与李彩娜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16]。这说明流动男儿童和女儿童在感知父母控制方面是否有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家庭结构来看,无论流动儿童是否为独生子女,亲子间的父母控制知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年级来看,不同年级的知觉差异显著,具体来说二年级流动儿童的知觉差异不同于其它年级,这可能由于二年级儿童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的发展较高年级相比还要差一些,感知到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要低于高年级儿童,还可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可控制的权威领域变窄,高年级的流动儿童对父母控制,尤其是涉及到交友、兴趣爱好等个人事务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被侵犯,更容易报告出较高水平的心理控制。
3.2 亲子间父母控制知觉差异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从父母心理控制来看,亲子间心理控制的知觉差异显著正向预测了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这一发现支持了现有在青少年范围内的研究结果[12, 14-16],表明亲子间对心理控制感知的不同确实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这是因为与父母相比,流动儿童对心理控制的感知更为消极,更容易体会到自己的个人事务受到父母的干预和操纵,因而更容易导致家庭冲突的发生[17],而相关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的冲突会影响儿童的发展,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18]。在与父母随迁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接受新的教育,从而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了不同的认识,而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仍使用比较简单的教育方式,从而在父母控制上的差异变大,进而会导致一些冲突。家庭的冲突再加上陌生的环境使流动儿童其愈发缺乏自信和自主性,更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关于亲子间父母控制的知觉差异影响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家庭冲突是否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从父母行为控制来看,知觉差异并不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这可能是由于流动儿童感知的行为控制低于父母感知的行为控制,由此产生的冲突会比较少,进而对问题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
本部分研究结果也说明将父母控制分为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的必要性。在这两个维度上,亲子间的父母控制知觉差异的方向是不同的,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另外本研究也说明只由父母填写的父母控制问卷会低估父母心理控制的情况,在未来研究中应考虑儿童报告的结果。另外知觉差异本身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1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减小亲子间对家庭的知觉差异,父母应需做出努力以降低差异,从而减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全国妇联课题组.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2] 卓然, 葛鲁嘉. 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 2015(10): 271-274.
[3] 吕勤, 陈会昌,王莉. 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3, 26(1): 130-132.
[4] Pettit G S, R D Laird,et al.Antecedents and behavior-problem outcome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J].Child Development, 2001, 72(2): 583-598.
[5] Soenens B,S Y Park, M Vansteenkiste, et al. Perceiv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experiences:a cross-cultural study with Belgian and South-Korean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35(2):261-72.
[6] 李丹黎, 张卫, 李董平,等.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宿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2):201-209.
[7] Barber B K.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Child Development,1996,67(6):3296-3319.
[8] Barber B K,H E Stolz,J A Olsen, et al. Parental Support,Psychological Control,and Behavioral Control: Assessing Relevance across Time, Culture,and Method[J].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005,70(4):i-147.
[9] Wang Q,E M Pomerantz,d H Chen. The Role of Parents’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Child Development, 2007, 78(5): 1592-1610.
[10] 王美芳, 冯琳琳, 张朋云.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5): 811-814.
[11] 张朋云.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12] Murray K W, M D Kathleen, K H Ruin, et 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ggression: maternal and patern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 2014, 43(8): 1361-73.
[13] Abar C C, K M Jackson, S M Colby, et al.Parent-Child Discrepancies in Report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Alcohol-Related Behaviors[J].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 2015, 44(9): 1688-701.
[14] Leung J T, D T Shek. Parent-Adolescent Discrepancies in Perceived Paren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Poor Chinese Families[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14, 23(2): 200-213.
[15] 方晓义, 张锦涛, 徐洁, 等. 青少年和母亲知觉的差异及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04,27(1):21-25.
[16] 李彩娜, 邹泓. 亲子间家庭功能的知道差异及其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 30(4): 810-813.
[17] Juang L P, M Syed, M Takagi. Intergenerational discrepancies of parental control among Chinese American families: Links to family conflict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7, 30(6): 965-975.
[18] Greenberger E, C Chen, S R Tally, et al. Family, peer, and individu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mong U.S. and Chines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68(2): 209-219.
责任编辑:程艳艳
Perception Difference in Parental Control and Its Relationsto Migrant Children′s Behaviour with Problems
ZHUO Ran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The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is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parental control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to children’s behaviour with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relate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for improving migran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level. This research, selecting 357 migrant pupils from three primary schools in Changchun as well as their parents as objects, made a survey by Parental Control Questionnaire and Conners Children Behaviour Problem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 of parental control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each dimension of parent control (Guilt induction,t=6.00,p<0.001, Authority assertion,t=0.55,p<0.001, Solicitation,t=-11.96,p<0.001, Restriction,t=-8.38,p<0.001) except love withdrawal(t=0.78,P>0.05).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perception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control can positively predict migrant children’s behaviour problems.
parental control; perception difference; migrant children; behaviour problem
2016-08-2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S31)
卓然(1985-),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流动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方面研究。
R395.6
A
1009-3907(2016)12-0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