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冶金动态·

2016-02-06

中国有色冶金 2016年4期



·国内冶金动态·

N2016063 恩菲技术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6月1日,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展,展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支持民生福祉改善”展区,中国恩菲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技术作为近五年我国资源行业的重大技术代表,以三维视频形式得到全流程展示,引起广泛关注。

成就展展出了过去五年国家尖端科技成果,恩菲技术与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CiPS干细胞、高温铁基超导、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等国际公认的重大技术成果共同展出,与驰名中外的“蛟龙号”“潜龙2号”“海马号”成为“邻居”,无疑证明以氧气底吹连续炼铜为代表的“恩菲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有色冶炼领域的前沿引领地位。此外,中国恩菲设计的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也作为中国资源行业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的典范项目,在此展中以沙盘形式全厂重现,成为展览中唯一展出的有色工程,吸引了行业内外观众的高度关注。

N2016064 中信重工完成大型冶金炼铜氧气底吹熔炼炉总装

总重达380 t、直径4.4 m、总长20 m的应用于青海省锂电产业基地的大型冶金炼铜氧气底吹熔炼炉,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完成总装,并将发运现场。该炉采用国内领先的氧气底吹熔炼- 底吹吹炼炼铜工艺技术,投产后可实现铜精矿年处理量60万t,可彻底解决传统转炉吹炼工艺带来的低空污染和制酸烟气量波动问题,符合国家产业技术升级,是一种节省投资、回收率高、能耗低、清洁生产的高效节能设备。

N2016065 连云港首次退运一批以铜矿名义进口的固体废物

近日,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对一批熔炼炉渣和炉灰掺杂量远超国家标准、经属性鉴别为固体废物的进口铜矿,作出退运处理,这是该口岸今年退运的首批矿产品,也是近年来首次退运以铜矿名义进口的固体废物。

该批申报品名为铜矿的货物原产地为赞比亚,境外发货人承诺该批货物是原矿石,绝不属违禁品。工作人员对该批货物实施检验时发现货物外观呈现灰褐色、黄色、绿色等颜色,块粉混杂且块状货物多有不规则气孔,并伴有少量明铜,高度疑似火法炼铜过程的副产品——熔炼炉渣和炉灰,存在明显异常。经进一步属性鉴别,该批货物主成分确为铜矿石及铜熔炼渣的混合物,属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连云港局第一时间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开展约谈,通报了执法依据和检验结果,依法出具了《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对该批货物作退运处理。

N2016066 五矿重组湖南有色后在湘投资首个项目投产

五矿铜业公司金铜项目正式投产。金铜项目是中国五矿重组湖南有色后在湘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湖南省重大项目。项目由中国五矿全额投资,总投资额30亿元。金铜项目建设展现了五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工艺技术先进,在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可有效保护自然环境。第二个亮点是环保绿色发展。第三个亮点是充分利用国产化核心装备,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第四个亮点是项目建设质量过硬。第五个亮点是项目效益前景好。

N2016067 全球首个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奠基

由北京神雾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上海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球首个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中铝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山东省淄博市中铝齐鲁工业园奠基。

长期以来,赤泥综合利用一直是困扰全球学术界、政府界及氧化铝生产企业的世界性难题。据统计,全球氧化铝生产企业每生产1 t氧化铝要副产1 t以上的赤泥尾渣,仅我国目前每年就产生6 000万t赤泥,绝大部分只能填埋或堆存,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要威胁。“中铝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神雾集团江苏省冶金设计院创新研发的转底炉直接还原冶炼技术及蓄热式熔分炉技术,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各种冶炼弃渣,可实现对赤泥资源的“吃干榨尽”。该项目总投资8.2亿元,建成后可年处理赤泥30万t,年产矿棉11.7万t、铸铁块5.3万t,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N2016068 葫芦岛有色电解锌洗钴渣萃取分离综合回收锌钴项目获成功

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科研技改创效项目——电解锌洗钴渣萃取分离综合回收锌钴生产工艺全部打通。这项研发项目的成功投产,填补了国内高锌萃取技术空白,此项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葫芦岛有色电解锌系统在生产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洗钴渣,其含有锌、钴等有价金属,从综合回收利用角度来看,这些宝贵的资源若采用新技术、通过新生产工艺提取出来,就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葫芦岛有色将“电解锌钴渣萃取分离综合回收锌钴”项目列为重点科研技改创效项目,最终确定采用浸出加萃取的工艺流程。并制定了完整的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案,于2015年9月份进行试生产。

目前,提钴生产逐渐步入正轨,碳酸钴中钴含量在20%~30%之间,按年产量20t和目前市场价格计算,预计可创效400万元左右。

此项技术成功研发应用,改变了葫芦岛有色原洗钴渣只能送挥发窑处理,且只能提取金属锌的历史。由于采取的是酸浸工艺,洗钴渣中的锌将以硫酸锌形式返回电解锌系统直接以用于湿法冶炼生产,盘活了大量的中间物料,每年提取的锌可创效近400万元。

N2016069 863计划“工业排放重金属监测技术”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工业排放重金属监测技术”项目通过技术验收。该项目开发了工业排放重金属监测技术和产品,在工业环境空气重金属的X射线荧光监测方法、固体废弃物重金属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技术、废水重金属监测新型电极和复杂水样预处理、烟气重金属采样与快速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实用性成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环境空气重金属自动监测仪、固体废弃物现场快速监测仪和废水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建立和完善了工业排放重金属监测器研发平台。

N2016070 贵州红桥矿业集团年30万t硫化铅锌浮选厂试生产

贵州红桥矿业集团年30万t硫化铅锌矿浮选厂开始试运行。贵州红桥矿业集团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集矿山开采、浮选为一体。现有一座年30万t硫化铅锌矿浮选厂和一座年6万t氧化铅锌矿重选厂。

贵州虹桥矿业集团铅锌矿产资源丰富,原矿品质较高,原矿锌含量高达26%~27%,铅8%~9%,国内罕有。公司主要生产硫化锌精矿、硫化铅精矿和硫铁矿。其中硫化锌精矿品位在50%以上,硫化铅精矿48%~52%。

N2016071 重庆一公司与美国CMT公司共同开发重金属处理技术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与美国CMT公司双方合作领域涵盖清洁大气、清洁的水、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清洁高效电力生产等。合作内容以美国CMT公司开发的SORBZALL重金属吸附剂为基础,共同开发针对中国燃煤电厂需求的本土化重金属处理技术,并以中电投远大环保公司实际项目为载体进行示范推广,推动落实燃煤电厂废水、废气处理。

N2016072 多个有色金属项目被列入工信部2016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并公布了2016年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其中,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铜冶炼智能工厂项目、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的氧化铝智能工厂项目、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纯晶体硅智能工厂项目等多家有色金属相关企业申报的项目被列入其内。

63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了45个行业,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体现了广泛的行业、区域覆盖面和较强的试点示范价值。

N2016073 山西华圣铝业采用新装置启动电解槽

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首次使用“铝电解槽母线前端分流器”装置成功启动442号电解槽,电解槽冲击电压2.77 V,分流效果显著。“铝电解槽母线前端分流器”是一种新型的不停电、开槽装置,是该公司耗时三年自主研究、开发与改进的产品。比起老式分流器,“铝电解槽母线前端分流器”安装更简便,分流效果更好,并能有效控制焙烧初期电解槽电压,为大型预焙电解槽启动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安全运行保障。

N2016074 中国恩菲自主研发的流态化两相界面自动控制装置取得成功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流态化两相界面自动控制装置取得初步成果,在固固分离试验中成功实现全自动控制。

中国恩菲自主开发的固固分离工艺,适用于经沉淀后得到的镍、钴、锌、镁等金属氢氧化物和杂质分离,当前已推广到相关冶炼企业,工业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该工艺机理复杂,人工手动操作难度大,自控程度低,对技术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该公司课题组对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确定了获得关键参数及其变化曲线从而实现界面测控的技术方案。经过控制设备加工、安装、界面手动策略试验、初步手动等十几次试验,课题组对数据模型进行了调整和拟合,确定了自动控制策略和工艺控制参数,在近几次试验中实现了较为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关键参数的全自动控制。

该装置研发成功后,将改变固固分离工艺过去存在的手动操作控制难度大、控制不稳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推广工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N2016075 今年全国稀土矿开采控制指标10.5万t

国土资源部下达2016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万t,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13万t。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相关规定,国土部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下发通知。在稀土矿开采控制指标中,离子型(以中重稀土为主)稀土矿指标1.79万t,岩矿型(轻)稀土矿指标8.71万t;在全国钨精矿开采控制指标中,主采指标7.32万t,综合利用指标1.81万t。

N2016076 中孚实业首创国内精铝生产新工艺比传统工艺节能80%

中孚实业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偏析法”精铝提纯技术试生产取得成功,第一批纯度为99.99%的精铝铝锭,已发往上海某公司试用。

精铝产品近年来被用于制造磁悬浮材料、高性

能导线、集成电路用键合线等,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我国铝加工企业目前多数以99.91%~99.92%的高等级铝液为原料,用“三层液”提纯工艺生产精铝产品。 “偏析法”精铝提纯技术,用普通铝液为原料,即可生产出精铝产品,是目前国内生产成本最低、流程最短的精铝生产新工艺,属国内首创,具有节能环保、清洁低耗、品质优良等特点。

“偏析法”精铝生产新工艺,比“三层液”工艺降低用电消耗80%,没有污染物排放,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目前中孚实业产品已可满足重熔用精铝锭国标YS/T665—2009要求,精铝产品纯度可在99.95%、99.985%、99.99%、99.993%和99.995%之间,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N2016077 “全新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成果通过鉴定

赣州弘茂稀土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新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应用自主研发的HWJ浸矿剂,在顶水过程中引入收缩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除杂、富集的技术,浸矿性能优异、技术指标先进、工艺稳定,避免了氨氮污染。创新研发的全套离子型稀土“原地控制浸矿”、“分类分流”处理技术工艺体系,加快了浸矿速度,缩短了浸矿周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环保指标达标,且有利于山(矿)体稳定,技术工艺具有创新性。该项目工艺技术,全面地革新了现有硫酸铵浸矿工艺,其综合成本下降,技术指标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N2016078 派思股份大股东投资锂硫电池项目

大连派思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成立“中科派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推动锂硫电池项目产业化。

锂硫电池负极为金属锂,正极活性物质为单质硫,具有比能量高、耐受过充电能力强、元素储量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由于单位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3~4倍,其具有替代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潜力,在电子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科派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5亿元,其中大连化物所以“高比能锂硫电池及电池组”作价无形资产4 100万元。项目一期为中试生产阶段,计划投资一亿元。

N2016079 赣锋锂业投资3.03亿元兴建单水氢氧化锂项目

赣锋锂业投资30 280万元投资建设年产2万t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本项目主产品包括年产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1.5万t,工业级单水氢氧化锂5000t,建设期为一年半。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平均营业收入148 747.06万元,平均净利润27 429.08万元。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8.84%,项目投资税后投资回收期3.35年。

N2016080 比亚迪携手盐湖股份共同开发盐湖锂资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盐湖锂资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设立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与加工、销售。

这次是在现有的1万t碳酸锂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再新建一个3万t的碳酸锂生产装置,项目计划今年启动,2年至3年时间建成投产。新公司产品所需的含锂老卤水为盐湖股份钾肥生产尾矿的再利用。盐湖股份拥有1 400万t锂伴生资源。以目前年产500万t以上钾肥的生产规模来看,每年可以提供20万t的碳酸锂生产原料。

比亚迪汽车业务的主要增长点来自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件就是锂电池。

N2016081 工信部称将在2020年初步建立绿色制造体系

工信部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其中,指明到2020年,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当前,我国工业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

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在绿色制造产业方面,将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电动汽车及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与服务等绿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将建立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和千家绿色示范工厂,主要产业初步形成绿色供应链。

N2016082 我国铝液输送装备产业化取得进展

铝液输送顾名思义就是将铝液直接输送到客户厂内(可以加注到保温炉也可以直接加注到铸造机台),使客户经过保温直接用于铸造生产,用以替代传统的铝锭重熔销售方式,更好地贴近客户,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相比铝锭销售,铝液输送减少了铸锭、码锭、打包的人工工时;减少二次熔炼带来的燃气消耗,单吨铝锭熔炼需要消耗50~80 m3天然气,按照平均约3元/m3计算,使用1 t铝液便可减少能源消耗150~250元。减少了二次熔炼过程中带来的烧损,铸件厂铝锭重熔综合约有2%~3%的烧损,而使用铝液保温烧损率仅为0.5%以内,减少了原料损耗约300~400元;还能省去熔炼工艺所需设备投资和人工成本,并避免了二次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排放;综合分析经济效益铝液使用客户每吨能够节省800~1 200元/t不等,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并更好地稳定了供需关系。

N2016083 多家有色企业上榜2016《财富》中国500强

7月13日,《财富》杂志2016年中国500强排行榜出炉,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有色企业入围。

今年是《财富》杂志推出中国500强的第7年,500家上榜企业的总营业收入约为30.77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2%;净利润达2.74万亿元,增长约1.5%;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去年均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企业上榜的年营收门槛为96.08亿元。

今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折射出了中国经济近年来的一种新趋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冰火两重天。其中,第二产业的上榜公司数量下降,亏损公司数量上升,去库存和去产能仍然面临着压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实体经济中也有不少亮点:美的成为了中资公司海外收购的先锋;腾讯领先BAT中的其他两家,首先突破1 000亿元收入;中国宏桥仍然是全球铝业当中还在赚大钱的公司之一;网易成为排位上升最快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天合光能蝉联全球第一大光伏组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