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建议

2016-02-06盖文婷王宗英宫凤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9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兽药产品质量

盖文婷,王宗英,宫凤影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建议

盖文婷,王宗英,宫凤影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从养殖过程及养殖模式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保障绿色食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绿色食品;畜禽产品;风险因素;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绿色畜禽产品以其“健康、安全、优质”的特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近几年一直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产品种类日趋丰富,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及其他肉类;肉食加工品;禽蛋;蛋制品;液体乳;乳制品等几类。但由于畜禽产品产业链条长、生产环节复杂,其产品质量安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及不同养殖模式下存在许多需要控制的风险要素。

1 绿色畜禽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饲料安全风险

1.1.1农药残留《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要求,绿色食品饲料原料可以是已经通过认定的绿色食品;也可以是来源于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产品;或经过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认定、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方式生产、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自建基地生产的产品。自建基地种植饲料原料的生产者,其种植过程如果不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违规使用绿色食品禁用农药、肥料等投入品,或超剂量使用,就会造成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超标,将这种作物做成饲料饲喂给畜禽,就可能会造成农药在畜禽机体内残留和蓄积,从而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购买饲料原料的生产者,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违规购买质量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饲喂给畜禽后,同样会带来农药残留和蓄积的问题,也可能导致畜禽的慢性中毒。

1.1.2转基因饲料豆粕豆粕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具有很多其他蛋白质饲料所不具备的优质特点,在不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奶牛、肉牛的饲养过程中,豆粕因其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能提高产奶量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有研究表明,玉米和豆粕进行简单混合而成的饲料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饲料具有相同的营养价值,只有当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采用。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我国常见的大豆品种为国产大豆和进口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低且出油率高,可达19%~21%[1],主要用于榨油、饲料以及其它加工用途;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低,蛋白质含量高,主要用来直接食用,或制作成豆腐、豆浆、豆芽及其他豆制品,很少用于榨油。而《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规定“不应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目前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逐年上升,去年已达6 000万t,而国内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才1 200万t,远远无法满足畜禽生产企业对于豆粕的需求,因而企业为追求效益,很可能会在生产中违规使用转基因豆粕。

1.1.3饲料添加剂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数量少、产量低、品种少,主要为蛋鸡、肉鸭饲料[2]。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为提高料肉比、料蛋比、单位重量饲料利用率等,生产企业往往会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或其他生长促进剂,还有的企业使用的肉质改善剂、蛋白增加剂等提高产品质量的物质中可能会含有绿色食品生产禁用物质,长期违规使用这些添加成分饲喂畜禽,会在畜禽体内造成蓄积导致危害。

1.2兽药使用风险

1.2.1疫病防控受国内养殖业条件限制,畜禽养殖通常采取集约化养殖,过于密集的空间容易造成疫情扩散;不同地区流行疫病不同,在流通等环节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接受强制免疫和疫病监测的养殖场,给疫病控制增加了难度;防疫意识淡薄的生产者,轻防疫重治疗的思想,消毒不合理、不彻底等情况也给疫情延续提供了机会;一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更加容易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中对兽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疫病一旦蔓延,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生产企业为了止损很可能会违规使用绿色食品禁用的疫苗、兽药、消毒剂,从而给最终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1.2.2疾病处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合理、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兽药,乱用、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遵守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及停药期规定等现象,容易造成兽药在动物体内蓄积,最终导致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由于使用不规范,随意更改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容易导致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给进一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了难度,加重了继续传染的可能性。另外,市面上不合格兽药泛滥,监管不到位,疾病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动物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也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1.2.3产品收集为了使畜禽产品看起来美观、保存时间长,生产者在产品收集后常会进行清洗消毒,所用清洗消毒剂如不符合要求,就会对产品产生质量影响。如禽蛋类产品收集后常使用绿色食品产蛋期禁用的醛类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

1.3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风险

1.3.1生产管理水平滞后我国养殖业起步较晚,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并未完全普及,养殖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从业者文化水平低,对相关法律及规范管理的意识淡薄,养殖者饲养管理随意性强,用料、用药、防疫、消毒等不规范、不科学,畜禽粪尿排放不符合要求,随意处理病死畜禽尸体等,污染了环境,也难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1.3.2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基层兽医缺乏先进的设备,诊治疾病基本凭借自身经验,档案记录不够完整准确,加上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变化,病原基因变异快,变异后防治难度大,而且基层兽医受培训和学习机会很少,常常无法及时了解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缺乏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手段,导致疾病发生时措手不及,无法有效处理。

1.3.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在我国相关的监督管理执法部门中,很少有畜牧兽医相关教育背景的专业执法人员,大多数执法人员对畜禽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不清楚,对绿色食品相关生产标准理解不到位,再加上执法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经费保障不足,执法者责任意识淡薄[3],主观能动性不足等因素,有些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并控制。

2 不同养殖模式下绿色畜禽产品存在的风险因素

绿色食品常见的养殖模式有纯天然放养、半放养半饲养、集中饲养等几种,不同养殖模式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因素。

2.1纯天然放养模式

完全不饲喂任何通过人工种植或制作而成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靠畜禽自由采食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动植物而进行的养殖方式。在绿色食品畜禽产品中,采取这种养殖方式的多分布在自然物种丰富、地广人稀、环境污染小的地区,如内蒙古、青海等地区的牛羊多采取纯天然放牧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较为原始,畜禽采食天然的动植物作为饲料,放养的环境污染通常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养殖模式。但这种模式通常养殖户分散、难以统一管理,可能会发生养殖户在放养区饲草短缺的情况下乱用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饲料进行补饲,及不按照申请人统一配送的兽药进行防控疾病的风险。

2.2半放养半饲养模式

半放养半饲养介于天然放养与舍饲之间,需要进行一定阶段的舍饲或需要在放养过程中进行人工补饲。这种养殖方式多见于需要在轮牧休牧期以当地种植的玉米、饲草等作为饲料进行养殖的牛羊,也常见于对山林中放养的野猪进行定时补饲。这种养殖模式,在饲料使用、兽药使用、饲养管理等方面均可能出现风险。

2.3集中饲养模式

在自建基地中自建养殖场将畜禽集中起来进行集中饲喂、统一管理,使用自己种植的饲料原料、自行加工配比,或直接购买商品饲料进行饲喂。这种养殖模式便于管理,常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等特点。但饲料的使用常出现违规操作的风险,而相对集中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疫病的扩散,如没有做好疫病防控和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比较大的亏损,所以存在违规使用兽药的风险;另外,为了降低畜禽患病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品规格,生产者常在畜禽饲料及饮用水中添加激素、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其他生长促进剂等成分,也是这种养殖模式下常见的风险点。

3 提高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3.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申报依据

完善绿色畜禽产品相关生产准则及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从申报源头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将不符合要求、生产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不过关的申报企业挡在门外。我国各地区生产实际差异较大,应当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结合生产实际问题,统筹制定绿色食品相关准则及规范,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便于生产者实施。同时在国内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等措施,树典型、做示范,促进各地绿色食品标准化的推进[4]。

3.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规范生产的意识

一方面,在生产企业内部设置内检员,专门负责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管理,及时将最新的制度规范和准则要求传达至内检员,通过内检员的工作,全面提升生产者的绿色食品生产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制定专门针对绿色食品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对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保证其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进行生产。在整个生产操作过程中,做好相关档案记录的管理,尤其是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购买和使用记录,做到生产过程及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3.3规范现场检查程序,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现场检查是保障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关键点。绿色食品畜禽产品需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涉及种植、养殖、饲料、兽药、屠宰、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着重对农药、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进行现场检查,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按照《绿色食品现场检查工作规范》中对畜禽产品进行现场检查的程序及检查要点,结合《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提升检查员的现场检查能力,提高检查员现场检查风险评估意识,严格实行从源头到终端产品的全过程监控,才能保证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畜禽产品。

3.4加强监管力度,多方合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者必须对自己生产的绿色食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各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对辖区内绿色食品畜禽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必须建立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制度,组织对绿色食品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及年度抽检;同时也应鼓励社会监督力量对相关工作人员及检测机构进行有效监督。

3.5规范养殖模式,发展饲养管理新模式

小型集中饲养的生产者应引导其向管理规范、规模化程度高的饲养模式转变,实行统一养殖、饲喂、防疫、屠宰等具有平行性的饲养管理模式,逐渐推动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牛羊等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分散养殖形式的产品,应考核生产企业对其签约农户的管理力度,加强其对农户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在具有环境资源优势或品种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建立绿色食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增强统一管理的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把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的道路[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畜禽患病的几率,减少兽药的使用通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的两端监管,把住生产源头的生产质量关和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质量关,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将有害物质的含量都控制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绿色食品畜禽产品的质量,保障人们的食用安全。◇

[1]郭天宝,等.中国大豆进出口贸易失衡的影响因素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3,11:27-30.

[2]夏兆刚,等.绿色食品畜禽水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25-28.

[3]陆敬刚,等.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J].中国家禽,2012,34(11):57-59.

[4]宫凤影,等.我国绿色食品种植业产品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1):20-22.

[5]于福满,等.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2):10-12.

(责任编辑李婷婷)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Anim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GAI Wen-ting,WANG Zong-ying,GONG Feng-ying

(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Beijing 10008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green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een animal products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breeding process and the breeding mod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een animal products.

green food;animal product;risk factor;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盖文婷(1983—),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

王宗英(1983—),女,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兽药产品质量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兽药
羊绒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