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2016-02-06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星斗全村保护区

白 灵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恩施 445000)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工作思考

白 灵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恩施 44500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据国家林业局调查,目前有上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保护区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人类活动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帮扶区内人口脱贫,对实现保护区的保护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星斗山保护区 精准扶贫 对策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清江源头,是恩施州第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中天然植物园、种质基因库”,是世界水杉原生种群的唯一分布区。区内贫困人口3.3万,是恩施州生态建设的主阵地,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客观地分析保护区人口贫困现状,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指导社区群众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保护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设美丽恩施、生态恩施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区概况

1.1 精准扶贫概念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确帮扶是关键,精确管理是保证。

1.2 保护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贫困人口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武陵山系北上余支和大巴山系巫山余脉齐岳山向东南的延伸部分,地处中国西南高山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第2和第3阶梯的过渡地带,总面积6.83万hm2,被划为野生生物类别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星斗山保护区地跨利川、咸丰、恩施3县(市),涉及毛坝、元堡、忠路、汪营、黄金洞、白果坝、盛家坝7个乡(镇)74个行政村,区内有2.08万户的6.6万人,贫困人口占50.97%。

保护区的贫困村均是交通闭塞,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文章以位于核心区的芭蕉村为例。芭蕉村平均海拔800 m,年均气温20℃,年降雨量1 200 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经济作物生长。该村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7户,总人口1 138人,劳动力总数724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力305人,低保户79户,残疾人29人。全村耕地面积50.2 hm2,人均0.044 hm2;林地857.87 hm2,人均0.75 hm2。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0万元。其中,农民外出务工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在册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仅为2 152元,贫困差异较大。

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芭蕉村的支柱产业为茶叶。全村茶叶面积达到85.33 hm2,年产值350万元。全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常年外出务工劳力占全村总劳动力的27%,务工收入400万元。

2.2 基础设施有一定保障

该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集镇至村委会的公路已经硬化,公路通组率达到100%,公路通户率为40%。

2.3 公共服务基本到位

村里有1个教学点,开设了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共有学生3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卫生室设在村委会办公楼旁,面积近120 m2,村医家居住在附近,白天坐诊,日常小病不需出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新农保参保率达到60%。村有留守老人25户,留守儿童12户。

2.4 基层组织稳定

该村有村干部5人。其中,村医1人、村教1人,平均年龄42岁,并建立了“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全村有党员20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2人,党员平均年龄55岁。

3 目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保护区内贫困户的贫困原因主要是缺动力、因病、因学,次为因残、因房、供电不足、缺劳力、缺技术,加上辖区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实施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不少。

3.1 致贫原因常变化,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确

调查中发现,随着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的现金支出正在不断增加,子女教育和医疗费用在全年的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致贫原因不断变化。(1)有阶段性的致贫。如学前、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致使许多农民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许多农民子女因读不起书而辍学。从医疗方面看,虽然该村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新农合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很低,家中一旦出现重病人容易致贫。(2)有偶然性致贫。如劳力致残或死亡、灾害受损等。由于致贫原因的变化,对贫困户的识别不够准确,一些低保户只进不出,还有一些真正贫困的又没纳入帮扶对象,直接降低了帮扶成效。

3.2 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不高

(1)该村家庭收入结构单一,90%的农户主要靠茶叶种植和外出打工。而现有茶园面积大、质量差。其中,老茶园66.67 hm2,占全村茶园面积的78%,需品种改良33.335 hm2,台刈33.335 hm2。(2)缺乏农残控制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经营单一,无品牌意识。(3)产业链延伸不够。无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粗放,对农产品的拉动作用不够,影响农民收入。

3.3 基础设施滞后,居住生活环境较差

(1)安全饮水难题。全村仍有10%的农户由于偏僻、无水源等原因没有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由于高山原因,大量村民搬迁至公路沿线,乡村的基础设施配套改造跟不上,导致部分公路沿线的村民安全饮水紧张。(2)用电紧张。该村只有2台变压器,而全村有95户的350人、1家茶叶加工企业和30台茶叶揉捻机,用电十分困难,照明、煮饭都供应不上。(3)行路困难依然存在。1条9 km公路尚未硬化,涉及120户的450人的出行。生产道路严重不足,采摘的茶叶运输十分困难,影响了经济收入。

3.4 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

该村劳动力受教育时间短,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年青人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但收入不稳定。还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落后,消极等待思想严重,不愿主动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和农业生产技术,导致就业难和增收难。

3.5 公共服务不到位

(1)“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系统平台虽已建立,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拥有电脑的村民户数只占10%,连通网络的意愿比较强烈。(2)村民文化体育活动缺乏。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产业发展成效的显现,村民农忙时节集中茶叶的采摘,其他时间闲暇较多,而村里没有文体活动阵地。(3)“律师进村、法律便民”活动还没有发挥作用。已经与律师签订了合同,但没能真正发挥作用。(4)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目前,该村缺乏垃圾清运设施,生活垃圾无法集中运输和处理,清洁能源入户率只有10%。河道、河滩的整治迫在眉睫。

4 扶贫工作对策

4.1 精准识别,准确聚焦帮扶对象

要切实健全和完善扶贫资料数据库。在精准识别上,要摸实情,准确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做到不漏1户、不落1人,实行动态管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对这些家庭采取入户调查,客观分析原因,找准帮扶措施,实施一对一的帮扶,确保脱贫。

4.2 精准帮扶,落实脱贫措施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是要找准路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1)生态扶贫搬迁助力脱贫。一是科学规划,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二要整合搬迁资源。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危房改造、避灾救灾安置等各类搬迁资金,实施水、电、路、气(沼气)、房、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2)发展生态产业促脱贫。要选择保护区有代表性的珍稀物种,将现有资源成果向市场转化,为贫困村拓展增收领域。积极打造珍稀植物栽培、茶叶种植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名优茶、中药材、植物园等特色产业。(3)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脱贫。以“美丽乡村”为抓手,集中时间和资源,全力攻坚“水电路讯房寨”。一是继续改善道路设施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争取各部门项目投入,与扶贫、环保、林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部门联系,通过“六城”同创、绿满荆楚、退耕还林等,大力造林绿化,建设美丽乡村,并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农网改造和河道村庄绿化、美化的整治。(4)教育帮扶助脱贫。一是依托各驻村帮扶单位,建立示范样板,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二是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工程,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培训转移就业力度,所有培训补贴一律实行“一折通”直补到户(人)。(5)发展公共服务巩固脱贫。要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配备年轻有知识,干事创业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建设好村委会阵地,使村委会真正成为全村老百姓的主心骨和主阵地。

4.3 精准考核,确保扶贫成效

(1)科学制订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标准。要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科学计算,阳光操作,公开监督。明确退出标准和程序,防止假脱贫、数字脱贫。(2)严格验收程序。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部署,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一步。验收工作组务必严肃纪律,要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熟悉政策,确保检查统筹一盘棋,标准一根尺。(3)严格跟踪问效。要建立脱贫成效评估机制,按照“挂图作战”的总体部署,定期督办,跟踪问效,强化问责,确保进度。同时,邀请民主党派、科研机构对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和相关工作进行调研评估,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

[1] 孙镇坪.关于达仁镇实施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2015

[2] 马丽文.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中国扶贫,2016,4~5

猜你喜欢

星斗全村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全村唯一收件人
只不过是人
秋夜辞
在高高的山岗眺望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青草赋
Beams Up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