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总结报告*

2016-02-06姚继唐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大同市集约化设施

姚继唐

(大同市农业委员会,山西大同 037006)

大同市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总结报告*

姚继唐

(大同市农业委员会,山西大同 037006)

文章分析了发展设施蔬菜育苗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大同阳和、云城乳业2个育苗基地,通过项目合作交流,引进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大同市发展设施蔬菜育苗方式的转变。

设施蔬菜 集约化育苗 大同市

1 发展设施蔬菜育苗的必要性

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平均海拔1 000 m,年平均温度为3.6~7.5℃,无霜期120 d左右,年降水400 mm左右,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淡季菜、延秋菜优质生产区。大同市的天镇县是农业部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项目县,是我国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生产供应区。因此,北方地区发展设施蔬菜不仅解决了群众对蔬菜不断增长的需求,也解决了北方冬春季蔬菜淡季供应的难题。蔬菜产业作为大同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15年底全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3.3万hm2,总产量186万t,实现总产产值27亿元。2011~2015年,山西省共新增设施蔬菜1.33万hm2以上,每年新增都在0.2万hm2以上。

尽管全市蔬菜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目前生产上仍存在突出的问题,即蔬菜育苗问题。千家万户分散的育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温室生产、蔬菜制种等由于分散育苗,农户菜苗质量较差,导致整体效益不高,广大菜农迫切需要采取规范化集中供苗的方式来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大同地区建立蔬菜集约化种苗示范基地十分必要,是解决育苗无场地,投工费时多,集约经营难的有效途径。

为了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栽培技术,形成和带动一批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2012年大同市人民政府与荷兰王国兰辛格兰市签订农业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支持大同地区蔬菜集约化育苗项目建设。主要合作内容:(1)投资5 000万元,在南郊区建设大同绿港农业发展项目,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工厂化育苗车间、蔬菜研究所、蔬菜派送中心;(2)依托农业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技术支撑和北京市场合作,投资4 000万元,在阳高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示范基地,培训育苗场主、育苗技术员和农技推广人员100人。项目通过推广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应用温室加温、商品基质、种子消毒、变温催芽、瓜类嫁接等关键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大同市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水平,保证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2 大同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市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的合作,依托其品种和资源优势,在南郊和阳高2个县区重点建设完成了2个集蔬菜新品种研发、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种苗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蔬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在大同市阳和农业育苗有限公司,大同市云城乳业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建设完成了5 000 m2文洛式育苗中心、2万 m2智能育苗温室,辐射带动了阳高县迎春蔬菜育苗合作社、阳高县曹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同市民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面积8 hm2;实现蔬菜良种应用率100%,集约化育苗有效率达到95%,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5%,实际育苗6 850万株,比原计划6 000万株超额完成850万株,育苗有效率比计划超5%,实现销售收入3 687万元,年增加税收310万元;覆盖设施蔬菜面积0.16万hm2,比计划0.15万hm2超额完成0.01万hm2。项目区设施蔬菜菜苗节约调入成本0.2元/株,共节约成本1 370万元;设施蔬菜平均单产536 kg/hm2,总产40.15万t,项目区实现总增产3.55万t,与非项目区平均单产473 kg/hm2相比,增产幅度达到13.3%,为大同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 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在引进、研究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完全按照智能化育苗技术标准执行,重点推广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应用温室加温、商品基质、种子消毒、变温催芽、瓜类嫁接、喷灌、滴灌、行走式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在整齐度、节种、省工、提升作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农药使用量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与现代温室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微机管理技术相配套,实行工厂化育苗,提高了大同市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水平,保证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生产基地。育苗基地选择以基地为中心方圆5 km和上风20 km范围内无工业“三废”排放、交通便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作为生产基地。

(2)根据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选择引进荷兰瑞克斯旺种子有限公司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根据适期播种。如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西芹等品种。

(3)合理选择温室类型。如:塑料温室、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等基地设施,本着经济节约目的,科学合理选择保温好、投资低、节约环保的防寒保温和遮阳降温设施、设备和材料,积极改善蔬菜育苗设施内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4)选择新型环保育苗基质和营养配方。制定严格的育苗基质标准,通过改善秧苗的根际生长环境,做到基质和设施无菌化处理;营养液按配方配比,病虫害严格防控,各个环节均进行规范化操作,提高蔬菜苗期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育苗基质质量标准化。

(5)制定集约育苗统一生产操作规程,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设施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统一的“集约化育苗生产管理记录”,实现育苗生产及运输过程的管理指标化。

4 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4.1 集成核心技术,设施蔬菜经济收益提高

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栽培推广项目解决了传统育苗方式所育菜苗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品种参差不齐、优质丰产性低的问题。集约化育苗方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育苗质量较高、蔬菜良种便于推广,有利于规模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基地通过引进项目和技术,集成了一套集约化育苗技术模式,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杀菌消毒、营养基质配制、变温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嫁接育苗、微喷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以暖风机、水帘降温为核心的温室温度调控技术,以防虫网、色板等为核心的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尤其是工厂化黄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以效率高、成活率高、管理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育苗技术人员参观、学习。

通过项目的实施及一套成熟的集成集约化育苗技术,显著提高了秧苗的品质,示范基地秧苗有效率达到95%,提高了育苗单位的收益,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同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通过项目的实施,统一了良种应用,良种应用率达到100%,为蔬菜产业化生产与市场销售有机结合起来,让菜农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为蔬菜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2)提高了设施蔬菜的经济收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本地化供应优质蔬菜秧苗,节约了生产成本,项目区设施蔬菜菜苗节约调入成本0.2元/株,共节约成本1 370万元;设施蔬菜平均单产536 kg/hm2,总产40.15万t,项目区实现总增产3.55万t,与非项目区平均单产473 kg/hm2相比,增产幅度达到13.3%。

4.2 创新推广机制,产业带动效应突出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推广实施,有力带动了蔬菜育苗产业发展。大同市阳和农业育苗有限公司和大同市云城乳业有限公司育苗基地作为育苗产业的龙头,带动发展了一批育苗场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了大同乃至晋北地区育苗产业做大做强,当地年育苗量1 000万株以上的育苗场已达11家,年商品苗供应能力达到2.1亿株,已建成年育苗规模3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场17个,年总育苗能力达到1.92亿株,蔬菜秧苗除满足当地生产需要以外,还远销朔州、内蒙古、河北等地,为设施蔬菜生产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蔬菜稳定供应和菜农增收。

5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育苗生产企业的发展

尽管省市县财政都出台了优惠政策,并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但在财政投入上,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三农”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由于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投资较大,而当地农业经济积累不足,农民筹资能力弱,政府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又有限,信用社贷款仍有一定的难度,造成育苗生产企业建设投入不足,生产基地成规模的很少。在目前育苗企业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整合项目资金,扶持育苗中心建设、实行购苗补贴;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机械化装备及育苗室环境调控技术装备,加快推进节能育苗温室现代化;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使基质本土化,降低育苗成本。

5.2 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整体水平提高

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区位优势、基础条件、技术实力和市场需求,把资金、政策、项目及各种积极要素优先集聚到集约化育苗的重点企业和优势区域,打造一批集约化育苗生产水平高、经营机制全、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通过树立样板标杆,示范推动全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整体发展。

5.3 建立完善的科技保障体系

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还存在着农业技术力量不足,培训手段和方式落后,信息网络和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不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技术服务在生产时间的跟踪上,存在着重产前、产中,轻产后的现象,对育苗生产各个后续环节,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因此,要根据各生产基地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蔬菜技术员,制订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基地各相关领导、技术员、生产管理人员都掌握集约化育苗栽培技术,生产单位每个育苗温室配备1名熟练掌握集约化育苗栽培技术的人员,以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5.4 多渠道提高育苗基地的效益

随着人们对园林化城市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园和街道对花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各大节日,需求数量巨大。蔬菜育苗基地还可根据空隙场地,适时根据市场需要培育花卉幼苗,供园艺场应用,供市民尤其是节日摆花、会展时使用。这也是提高蔬菜育苗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个新渠道。

*资助项目: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2014081045)

猜你喜欢

大同市集约化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大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湿地菊花节开幕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