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16-02-06王志明
王志明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农业局,廊坊 065300)
林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王志明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农业局,廊坊 065300)
为充分利用新植幼树行间空地,增加农民收入,文章通过实际种植经验,总结整地、选种、播种、除草、病虫防治、适时机收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单产可达175 kg/667 m2,为农民有效利用幼树行间空地探索出了一条增收途径。
林豆 间作 栽培
1 精细整地
在5月上旬,采取旋耕整地措施,耕深15~20 cm,既可消灭林间杂草和作物根茬,又可接纳自然降水,提高蓄水能力,为大豆播种和苗期生长提供墒情。当年新植幼树林地,大多采取挖坑和开沟方式,因土不能完全回填树坑或垄沟,在树木纵向形成坑洼和深沟。因此,整地前应对旋耕设备外侧加装打埂器,力求将植树时形成的树坑和垄沟填平,便于后期浇水和管理。
2 优选良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机收作业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趁自然降水播种的地块,应尽量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以确保能够正常成熟。根据当地种植表现,筛选出“中黄13”作为林地间作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 d,主茎节数14~16节,结荚高度在10~13 cm,有效分枝3~5个。粒形圆,种皮黄色,百粒重为24~26 g,脐褐色,紫斑粒率和虫蚀率低,中抗孢囊线虫和根腐病,商品品质较好。
3 适时适法播种
大豆播期的确定,应根据品种生育期的不同,合理安排播期,一般播期6月上中旬。趁墒播种的地块,可根据降水情况适时安排播种。在播种方式上,应根据管理方式灵活掌握,比如除虫、除草等措施若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可采取等行距的方式播种,行距控制在60 cm;如果采取机械施药的方式,应具体考虑作业农机的轴距,可采取宽窄行的播种方式。在播种前调整好播种机的行距(宽行70 cm,窄行50 cm),以确保苗后农机作业不伤苗。播种时,还应注意大豆边垄与树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0 cm左右,以利于收割机作业,减少产量损失和人工2次投入。
4 选择适宜密度
套种大豆每667 m2用种4 kg,株距25~27 cm,每667 m2留苗控制在15 000~16 000株,留苗密度略低于大田种植,力求通风透光,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后期倒伏危险。
5 科学防除杂草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大豆田化学除草至关重要。可采取播后苗前和苗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苗前除草主要针对禾本科杂草,选用播种喷药一次完成的播种机,降低投入成本,除草方法是每667 m2用50%乙草胺150~180 ml,兑水30 kg,切忌盲目加大用药量。针对苗后杂草,可选用25%氟磺胺草醚20 ml,加10%精喹禾灵20 ml,兑水30 kg喷雾,在豆苗2~3叶,杂草2~4叶时施药。针对苗后除草可采用机械喷药,提高工作效率。
6 及时防治病虫害
常发虫害是豆荚螟,以幼虫蛀荚危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结一白色薄丝茧,从茧下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空荚,也可为害叶柄、花蕾和嫩茎。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是荚而不实。主要原因有:大豆授粉不良;长期高温干旱,花粉粒死亡;低温寡照,造成营养不良;花荚期缺硼,造成生殖生长不良等。针对病虫害主要防治措施有:(1)了解品种的特性和地力水平,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利于授粉。(2)选择有排灌条件的地块种植,及时浇水。若遇雨田间积水,应及时排除。(3)中后期采用叶面喷肥,补充肥料。一般每次每667 m2使用50 kg左右,间隔5~7 d,连喷2~3次。(4)在开花盛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 ml加授粉坐果灵25 g,兑水15 kg喷雾,有效防治虫害,促进授粉结实。
7 适时机收
大豆的适宜收获期为黄熟末期到完熟期,过早收获,会降低产量和质量。同时,机收也会把豆粒打碎。过晚收获,豆荚炸裂,籽粒落地减产。机械联合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此时大豆植株的茎秆变成褐色,叶片全部脱落,叶柄基本脱尽,豆荚和豆粒呈现品种的固有颜色,摇动豆荚有响声。机械收获最好在晴天早晨或上午进行,以防炸荚。同时,不应在有露水时收获,易造成豆粒“花脸”,降低其商品性。
[1] 于学.林豆间作效益初探.防护林科技,2015,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