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路径
2016-02-06杨丽芳
龙 晶,杨丽芳
(云南省安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昆明 650300)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路径
龙 晶,杨丽芳
(云南省安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昆明 650300)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渐增加,但质量安全问题也越发严重,农产品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的同时,阻碍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文章客观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应对路径。
农产品 质量安全问题 原因 路径
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低,市场结构不合理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产品的核心生产者是农民,他们在农村的生产仍处于“数量多、规模小”的状态[1],属于分散经营模式,生产方式单一化,增加了各类农产品检测难度。而农产品质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农产品安全信息不够完善,频繁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受到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更无法集中作业,小规模生产普遍化,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与社会化程度不高,加上教育不足,获取信息的能力低下,农民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过分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并没有将质量安全问题放在核心位置,且不注重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完善,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
1.2 市场结构不合理,政府的“特供”经济扰乱市场秩序
在新形势下,农产品市场不断变化,市场结构不合理,出现买方垄断现象,也就是说,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中,直接买入者并不是需求者,大都是中间人,借助垄断手段,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市场中的农产品,再以正常价格卖给农产品的需求者,极易降低农产品质量。
“特供”是指为某些群体、企业乃至公民所供应的产品。农产品便是某些团体特定供应的产品,导致农产品市场中,频繁出现“特供”现象。“特供”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产品市场。
1.3 农产品产销环节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
当前,我国根据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品、消费品等特点、性质,实施了科学、合理的生产与销售许可证制度。由于农产品生产不同于工业品生产,无法实施严格的登记许可等管理制度,尤其是农产品“上市”流通环节[2],相关方面还不具备执行准入制度,以及强制认证制度的多样化条件,加上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多个部门与环节密切相关。在日常工作中,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事项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而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监管则由农业、环保部门负责,这些部门间的分工并不明确,“权、责、利”混淆,没有对农产品产销环节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职责模糊,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解决路径
2.1 规范政府行为,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规范自身行为,采取可行的措施,集中管理农产品和质量及采用的各种生产技术。在种植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通过不同途径,多鼓励种植户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以绿色种植为核心目标,尽可能少使用刺激性的激素,应使用有机肥,并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起来[3],促进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
2.2 健全监管制度,加大农产品产销监管力度
在日常运营中,相关部门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优化完善农产品监管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动态监督农产品生产质量、生产技术等,并采用适宜的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充分发挥监管制度的作用,确保农产品市场有序运行,并明确监管人员的岗位职责,层层划分,落到实处。应加大农产品产销的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
3 结语
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和生产者都必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放在核心位置,优化完善监管制度,并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以此,降低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促使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刘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与治理方法.北京农业,2013,(27):167
[2] 涂平荣.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02):8~11
[3] 刀开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及其整治路径.农民致富之友,2016,(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