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供应
2016-02-06耿文惠王秀茹闫春辉
耿文惠,王秀茹,闫春辉
(吉林省洮南市农业局,白城 137100)
浅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供应
耿文惠,王秀茹,闫春辉
(吉林省洮南市农业局,白城 137100)
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多数来自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文章简述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的供应方式,以期为农业种植者提供有益参考。
土壤 营养元素 供应
植物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可按来源分类,一类来自空气和水(碳、氢、氧);另一类来自土壤。也可按需要量的多少来分,一类是大、中量元素,如氮、磷、钾等,一般占植物体干重的0.5%~5%;另一类是微量元素,如铁、锰、铜、钼等,一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为0.1~1 000 mg/ kg。一般新鲜植物组织的90%以上是由碳、氢、氧组成,只有0.5%~5%是由来自土壤的其他成分组成的。但限制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往往来自土壤中的这些营养元素。
1 土壤中的氮素供应
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贮藏在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态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腐殖质和生物碱等);其次是被粘土矿物吸附的交换性铵以及可溶性矿物质态氮,即氨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为了表明土壤氮素供应能力,通常用3个指标来表示。
(1)全氮量。它表示氮素的供应容量,既包括作物能吸收利用的,也包括土壤潜在氮素的含量,是衡量土壤氮素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
(2)速效氮。指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素,即指土壤的无机态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
(3)水解性氮。表示当季作物能利用的氮素。其是能用稀碱或稀酸溶解出来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水解性氮能反映出近期内氮素的供应状况。
2 土壤中的磷素供应
根据土壤中无机磷的有效性和溶解性质可分为3类。
(1)水溶性磷化合物。这类水溶性磷可被植物直接利用,但数量很少,一般每千克土壤中只有几毫克,甚至不到1 mg。它们在土壤中极不稳定,容易转变成难溶性磷。
(2)弱酸溶性磷化合物。这类磷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含量比水溶性磷多,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所以,水溶性磷和弱酸溶性磷统称为速效磷。
(3)难溶性磷化合物。这类磷化合物占土壤无机磷的绝大部分,属植物难以利用的迟效磷。
3 土壤中的钾素供应
根据钾素对植物有效性的不同,可将土壤中钾的形态大致分为3类。
(1)无效态钾。土壤中无效态钾占土壤全钾量的90%~98%。这些无效态钾素对植物是相对无效的。
(2)缓效态钾。通常只占土壤全钾量的2%以下,但高的可达6%。这类钾不能被植物迅速吸收,但可以与速效钾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对保钾和供钾起着调节作用。
(3)速效钾。占土壤全钾量的1%~2%,它包括土壤溶液中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代换性钾,两者都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4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应
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硼、钼等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是组成酶、维生素和生长激素的成分,直接参与有机体的代谢过程。每千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只有几毫克或十几毫克。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在土壤中主要有几种。
(1)土壤中的铁。土壤中有代换性铁和三价铁离子可供植物吸收利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碱性土壤则可能缺铁;土壤中铜、锰的数量与铁失去平衡或施用磷肥过量时,也可使植物缺铁。植物出现缺铁时,用铁盐或铁盐与整合剂的混合液(Fe-EDTA)给植物叶面进行喷施,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2)土壤中的锌。土壤中的有效锌(包括水溶性和代换性)可作为土壤中锌的供应水平,但受酸碱性的影响较大。在中性及碱性土壤中,锌可形成沉淀物使锌的有效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锌以二价阳离子形态存在,有效态锌较多。植物缺锌时,常出现小叶病、叶斑病。
(3)土壤中的铜。土壤中的铜一般不缺乏,但沙土常有缺铜现象。植物缺铜时,会引起缺绿症,幼嫩叶片首先发黄。
(4)土壤中的硼。一般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很少。干旱地区土壤含硼要比湿润地区土壤多,沿海地区土壤含硼量又比内陆土壤多,而山区丘陵酸性土壤则往往缺硼。当土壤缺硼时,会引起作物“花而不实”、“蕾而不花”。
(5)土壤中的钼。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淮北平原和苏南平原地区属于低钼地区。土壤中有效钼含量低于0.15~0.2 mg/kg时,植物表现出缺钼。植物缺钼又可能引起缺氧,植株矮小,叶片现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