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影响因素

2016-02-06方晓波高志丽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作物

方晓波,高志丽

(临沂市高新区罗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14)

浅析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影响因素

方晓波,高志丽

(临沂市高新区罗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14)

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需不断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高产,确保粮食供应。文章分析、总结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影响因素,以供参考。

农作物 高产 栽培技术 影响因素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用地,降低了耕地面积,使粮食生产供不应求。因此,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确保农作物在适宜环境中生长,从而实现高产。

1 农作物高产栽培措施

1.1 引入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有很多种,包括杂草害虫防治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等。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引入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具体措施有:科学翻耕土壤;提高土壤的种植条件;栽培农作物时根据作物的种类、大小等合理安排栽培空间;根据土壤的湿度合理进行灌溉,以确保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及时翻耕土壤表层,去除杂草,保证土壤氧气含量,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根据土壤营养结构以及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合理进行施肥,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项营养元素,为实现高效提供可靠保障[1]。

1.2 培育新型种子

育种是栽培农作物实现高产的重要环节。选择高质、抗病虫能力强的种子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首要条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育种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转基因技术、杂交技术等都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培育新品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育种方法的重视,通过对多种育种方法的试验与整合,选择最佳栽培效果的种子,不断提高育种质量。另外,改善农作物的株型,提高复种率,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从而促其高产。

2 影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因素

2.1 播种时间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是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只有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才可确保种子发芽所必需的营养、水分、温度达标,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在幼苗时期抵抗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的能力。如果播种时期过早,就很难控制种子发芽所必需的营养、水分、温度,以致造成发芽率降低;但如果播种过晚,将会缩短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周期,导致果实发育不完全,降低作物产量。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农作物的种植时间,确保农作物的种子以及幼苗在一个最佳的环境中生长,增强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2.2 种植密度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是栽培农作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种植密度影响到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控制好种植密度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使其拥有足够的光照面积,实现每一棵作物之间的土壤、水分、光照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另外,不同作物种类其种植密度也不相同,所以,在安排农作物种植密度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合理控制种植密度[2]。

2.3 田间管理

科学合理地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可以对农作物的管理分为2个方面:(1)对苗株与土壤的管理。苗株的种植密度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土壤的松实程度等,都属于田间管理的内容。确保土壤的松实度可以有效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中,一定要定期对土壤进行耕松,以确保土壤中氧气与水分含量,确保根系在良好环境中生长。(2)作物施肥管理。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合理施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施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产量。

3 结语

总之,不断提高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改善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对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保证社会稳定与粮食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宏涛,武云霞,张国龙,等.设施专用优良厚皮甜瓜新品种“西蜜3号”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3,29(7):164~168

[2] 卢山,吴佳宝,邱柳,等.花生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及我国南方花生高产途径分析.湖南农业科学,2011,(11):156~159

猜你喜欢

农作物高产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