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2-06魏玉春孟凡秋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产地检疫动物

魏玉春,孟凡秋

(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通化 135000)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魏玉春,孟凡秋

(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通化 135000)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是畜禽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首要关口。加强检疫工作对预防动物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我国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 问题 对策 分析动物产地检疫主要指的是在调运或出售动物,并离开生产场及饲养场之前,由养殖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申请,并由专业人员到指定地点对动物进行检疫的过程。通过动物产地检疫,能够最大限度控制染疫动物产品的传播,是整个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检疫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宣传不到位

现阶段,基层饲养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且没有全面的认识到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主动报检意识,甚至还存在着谎报、瞒报、漏报、逃避检疫等情况,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执法难度。不仅如此,因为缺乏相应的产地检疫宣传工作,致使了基层管理人员难以全面了解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而且也未能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使大部分饲养户无法了解与支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1.2 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常常将防、检、监合设。因此,工作内容繁杂,且容易发生混乱,在人力上明显不足。经常是1名检疫员不仅要负责集市检疫、屠宰检疫监管,而且还要到养殖场地进行免疫、检疫及疫病诊疗等工作。通常情况下,养殖户众多面广,使检疫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检疫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3 交易、屠宰环节查证、验物工作执法不严

部分屠宰场及交易场往往没有严格把控入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没有严格要求入场持证,执法不严,使产地检疫工作受到影响。

2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知识的宣传

要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知识的宣传。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与途径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宣传工作,如报纸、电视及广播等,从而打造一个群众理解、社会各界支持 、当地政府重视的良好氛围,使饲养户与经营者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并积极接受管理与监督,主动报检。

2.2 构建完善产地检疫报检网络

在建立报检网络过程中,应遵循规范检疫、方便群众、同意布局、有利流通的原则进行,并在各乡镇中实施定目标、定人员及定地点的管理制度,在人口集中居住的村或乡镇合理设立养殖报检点,并开通报检电话。此外,还应增加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断对报检点的硬件及软件建设、组织设备、联系方式予以完善。要建立起各乡(镇)兽医检疫站报检网络,通过畜牧局红头文件的形式公布各报检点的地址、名称、联系电话、负责人及报检须知等内容。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按时值班,随报随检,保证就近及时检疫,切实为养殖户解决报检难的问题。

2.3 严格开展交易市场、流通环节及屠宰场所的监督检查工作

在实际检疫过程中,只要不能出具产地检疫证明的,一律禁止运输与收购,且没有免疫耳标、无检疫证明的,严禁进入屠宰场及交易场所。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制度对未经免疫及无产地检疫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处理。经过补检后,才能够持证入场。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一旦发现有无证行为,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严肃处理。

3 结语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其工作质量与整体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正视基层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针对性对策予以有效的解决,以促使我国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1] 王改民,张建峰.关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思考和探索.畜禽业,2010,(6):28~30

[2] 刘树军.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体会.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1,32(10):26~27

[3] 李安山,唐式校.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的几项联动措施.养殖技术顾问,2011,(7):276

猜你喜欢

产地检疫动物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