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2016-02-06刘自飞贾小红赵永志何威明刘继远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阿尔梅里水肥

刘自飞,贾小红,赵永志,刘 瑜,何威明,刘继远,韩 宝

(1.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北京 102400)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刘自飞1,贾小红1,赵永志1,刘 瑜1,何威明1,刘继远1,韩 宝2

(1.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北京 10240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实现节水、节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笔者参加了在西班牙阿尔梅里亚进行的设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从自身学习角度,总结了阿尔梅里亚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先进经验,以期为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给予有益借鉴。

西班牙 阿尔梅里亚 水肥一体化 经验 借鉴

1 阿尔梅里亚农业情况

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大区,面积为0.877 4万km2,年平均温度在15 ℃以上,夏季温度达到40 ℃;地貌大部为山区、丘陵和沿海滩涂,土壤条件差,山区和丘陵土层较薄,沿海滩涂土壤中砂石较多,却是西班牙乃至欧洲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

阿尔梅里亚以设施农业为主,其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与当时的荷兰和比利时相比属于中低端类型。蔬菜主要出口到西欧、北欧国家。主要出口国为德国(33%,出口量占比,下同)、法国(14%)、荷兰(13%)、英联邦(11%)、意大利(7%)、其他欧盟国家(18%)、其他国家(4%)。主要蔬菜种植面积大致为番茄约占22.5%,辣椒19.5%,西葫芦15%,西瓜15%,黄瓜10.5%,甜瓜9.5%,茄子5%,菜豆3%。每年生产的蔬菜和西甜瓜产量达到300万t,位居西班牙全国第一。2014年,蔬菜总产值17.4亿欧元,出口占到70%,占西班牙蔬菜总出口量的40%。阿尔梅里亚也由此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有欧洲“菜篮子”之称。阿尔梅里亚发达的农业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中海气候,更依赖于全面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目前,该地区设施温室的面积在2.8万hm2左右,连栋玻璃温室面积约100 hm2,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其余为塑料钢架大棚,主要分布于阿尔梅里亚沿海区域,设施温室密度居世界第一[1]。

阿尔梅里亚的水资源来源80%为地下水,地表水约占18.5%,海水淡化水约占0.5%,其余为再生水。农业用水占到用水总量的90%,一般采用滴灌措施(地面管道),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2 阿尔梅里亚发展水肥一体化的先进经验

阿尔梅里亚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并逐步成为欧洲重要的蔬菜和水果出口基地,其发展设施水肥一体化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2.1 对农业用水、用肥进行充分保障

阿尔梅里亚当地农户或农业企业发展设施种植,需到水资源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管理部门根据其种植规模和作物种类对其种植用水进行定额配给,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当地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研究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并鼓励进行设施生产的农户修建蓄水池以及在温室棚顶修建集雨管道等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西班牙作为欧盟成员国,接受欧盟养分管理政策和法律的监督。2003年,欧盟统一颁布的《肥料法》对肥料产品的质量提出严格规定,明确提出了肥料质量不合格的指标,以及处罚的依据和方法,对违规企业或个人将采取严厉制裁,确保了水溶肥产品质量安全。农户可直接按照农化服务公司提供的肥料用于生产,无须关注肥料质量问题。

2.2 标准化管理模式助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2.2.1 土壤改良与基质栽培标准化

政府为了鼓励当地发展设施农业,花大力气进行土壤改良,形成适宜当地种植的“三明治”土壤结构。不宜土壤栽培的地区,采用基质栽培,基质以珍珠岩、椰糠、岩棉为主,由专业化服务公司负责基质配送。两种栽培方式全部实行水肥一体化。

2.2.2 设施大棚建设标准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当地在设施结构、配套设施配置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得到有效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设施结构看,该地区的主要设施类型为连栋钢架三角脊屋顶塑料大棚,平均每棚的面积为1~2 hm2。该种模式的大棚约占塑料大棚总面积的80%。

2.2.3 灌溉施肥设备标准化

当地设施全部配备有水肥一体化系统,其设备一般由电脑控制系统、营养母液储存罐、营养液混配系统、搅拌系统和输水管路几部分构成,全部由专业公司施工安装。滴灌施肥一般采用文丘里滴灌施肥系统和比例施肥器滴灌系统。比例施肥器能够保持肥液浓度始终一致,营养更加均衡。

2.2.4 设施水肥管理标准化

当地科研推广机构根据作物需水需肥特性和土壤(基质)供肥特性,研究制定了番茄、西瓜、辣椒等不同作物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并通过服务人员向农民进行推广。根据不同种植模式,通过测定pH值或电导率等指标快速指导施肥,水肥管理技术操作简便,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

2.3 具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地农业技术服务由政府设立的服务机构、有关学校和农业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政府所属的公益性研究与培训机构主要承担的是技术研究、执业资格培训及技术咨询任务,而更多的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是由相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派出的技术人员以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如产前的土壤改良、设施大棚的建造、棚膜和滴灌设备的购置安装、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土壤消毒、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等均有相应的服务机构或农技人员负责提供相应服务;产中的作物用肥用药、土壤及养分的检测会有农技人员上门指导;产后的农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农超对接以及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竞卖系统进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农业从业者的收益。

2.4 因地制宜采用各项技术

在适宜土壤栽培地区,对土壤进行改良,配以合适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在部分地区发展基质栽培,并配以相关产业服务配套;绝大多数地区采取滴灌施肥,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直接采用大水漫灌措施,但准确控制用水、用肥量。

3 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产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启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开始灌溉施肥的试验示范;2010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启动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组织建立示范区,集中示范展示水肥一体化技术;2013年,农业部出台《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面积333.33万hm2,总面积达到533.33万hm2以上[2];2015年,农业部提出“一控(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三基本”,并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同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发高效、环保型水溶肥料。可以看出,农业节水、节肥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条件也逐渐成熟,但其在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的水溶肥等肥料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涉及肥料生产和使用的法律条文多属指导性,强制性措施不足。二是水肥一体化技术产品配套性较差。以设施温室为例,国内设施生产多数为一家一户形式,采用滴灌施肥的设备较为单一,氮磷钾及微肥在同一施肥罐施用,极易造成元素间的拮抗而产生沉淀,降低了肥效。三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仍不到位。一方面,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部分农民来讲仍属新鲜事物,农民掌握该项技术的能力有限,亟需加强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农技服务队伍人员服务能力和范围有限,无法全面顾及规模庞大的生产主体,亟需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4 相关工作建议

鉴于目前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阿尔梅里亚相比,国内在发展水肥一体化方面仍需努力和完善。

4.1 加快肥料立法,保证水溶肥料质量

由于国内水溶肥市场起步发展较晚,市场上各种品牌水溶肥料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地区仍有部分不法企业或经销商肆意夸大产品效果,存在坑农害农现象。由于农民对产品的辨别不足,很难保证购买的肥料都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正规产品。肥料立法工作的滞后使得肥料管理无法可依,肥料质量无从保证。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规范肥料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对于损害农民生产利益的一些企业或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可将违法违规企业纳入企业黑名单管理;对于无照经营肥料的小商小贩,更是要加大处罚,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4.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使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

水肥一体化在部分地区仍属新鲜事物,农民对其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仍较低,政府理应充分应发挥引导作用,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同时加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和带动,提高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积极性。还应大力推进设施温室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并配套建设适宜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使之更易于相关施肥技术的应用,以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快速落地。

4.3 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基础研究,确保技术简单易行

目前,我国设施生产的主力军多是妇女、老人,俗称为“3850”、“3860”军团,其接受和掌握先进理念及技术的能力有限,亟需科研及农技推广部门加强灌溉施肥制度、灌溉施肥设备和水溶肥产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针对不同种植区域和作物,开展技术攻关,摸清技术参数,研发水溶性好、价格适宜水溶肥料及使用方便、防堵性好的灌溉设备,逐步建立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的水肥管理技术模式和灌溉施肥制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确保水肥管理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有效。

4.4 加强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国内农化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既要兼顾生产又要兼顾销售,精力有限,缺乏施肥灌溉相关的知识;而肥料企业和灌溉设备企业重销售、轻视服务和技术指导;合作社等机构农化服务目标主要是市场需求;农技推广部门农化服务主要是以点带面,并且服务人员有限,缺少对种植户进行系统专业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知识培训和指导服务。不同服务主体的服务内容呈现单一化倾向,整合性不足。应鼓励企业加强对肥料和灌溉设备销售人员的农技知识培训,使其自身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常识,在产品销售的同时,能够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水肥“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水肥一体化专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其参与农化服务。同时,接受政府相关农技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1] 马荣才.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发展设施农业对我们的启示. 北京农业,2012,(04)1~4

[2] 高祥照,杜森,钟永红,等.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业信息,2015,(02):14~19+63

猜你喜欢

阿尔梅里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第六章 在医院的外面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Chapter 7 The last letter第七章 最后一封信
Chapter 6 Outside the hospital第六章 在医院的外面
既下山·梅里酒店
有些房门不必打开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梵高的1888
基于水肥耦合模型的上海地区设施番茄水肥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