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RUPP诊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

2016-02-06郭小鹏张树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尿路尿道良性

王 鹏 崔 崎 郭小鹏 张树杰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泌尿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运用RUPP诊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

王 鹏 崔 崎 郭小鹏 张树杰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泌尿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运用静态尿道测压(RUPP)评价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发生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泌尿科就诊60岁以上老年男性BPH患者124例尿动力学资料,依据尿动力学检查中的linRUPP图进行尿路梗阻分级,将0~2级定为无梗阻组,3~6级定为梗阻组。分别比较组间RUPP指标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比较各个指标诊断尿路梗阻。结果 在两组别比较中,膀胱颈压、功能曲线长度、前列腺平台面积、精阜压及前列腺长度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取诊断点值1 185.06 mm·cmH2O,以前列腺平台面积为指标时诊断效能最好;ROC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度为86.12%,特异度为100.00%,正确指数为0.887。结论 可以运用RUPP方法中前列腺平台面积指标诊断老年BHP患者尿路梗阻。

良性前列腺增生;静态尿道测压;尿路梗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男性群体中常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后续的下尿路症状(LUTS),即以排尿困难、尿细为主要症状的尿路梗阻和以尿频尿急、遗尿或尿失禁为主要特征的尿路刺激症状,这些将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诊断BPH患者尿路梗阻的金标准方法是压力-流率同步测定(P/Q)〔1〕。该方法测量并分析老男患者排尿期的逼尿肌压力和尿流率的相关性,判断尿路梗阻发生与否,但由于具有侵袭性、费用高、操作复杂,且每位老年男性的(P/Q)值还可能受到如精神因素、疼痛及膀胱容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易被测定〔2〕。现在临床上开发了非尿动力学的检查方法,如下尿路症状、超声检测、静态尿道测压(RUPP)等。本研究探究RUPP诊断BHP患者尿路梗阻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泌尿科因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就诊60岁以上124例老年男性患者,诊断标准依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排除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无力、神经源性膀胱、曾经施行过下尿路手术、下尿路有外伤史以及无完整尿动力学检查资料的病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年龄60~79岁,平均(70.51±11.23)岁。依据尿动力学检查中的linRUPP图进行尿路梗阻分级,将0~2级定为无梗阻组,3~6级定为梗阻组。无梗阻组60例,年龄65~75岁,平均(69.87±9.44)岁;梗阻组64例,年龄60~79岁,平均(71.33±10.51)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医师按照规范操作,采用DantecMenuet型尿动力仪进行P/Q值测定和RUPP指标测定。嘱患者采取平卧位,2 ml/min速度往F8尿道测压管灌注1∶5 000呋喃西林,以1 mm/s速度牵引,记录患者的前列腺长度、前列腺平台面积、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膀胱压力、精阜压及功能曲线长度,并同步记录绘制尿道压力、膀胱压力及尿道闭合压力曲线。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检验。采用诊断分析方法,通过ROC分析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判断RUPP诊断BHP患者发生尿路梗阻的可行性。

2 结 果

2.1 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功能曲线长度、 前列腺长度、膀胱颈压、精阜压及前列腺平台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RUPP诊断BHP患者尿路感染的ROC分析 见表2。取诊断点值1 185.06 mm·cmH2O,以前列腺平台面积为指标时诊断效能最好,ROC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度为86.12%,特异度为100.00%,正确指数为0.887。

指标无梗阻组(n=60)梗阻组(n=64)年龄(岁)69 87±9 4471 33±10 51最大尿道压力(cmH2O)103 08±34 77104 48±36 73膀胱压力(cmH2O)26 35±6 7147 06±20 371)最大尿道闭合压力(cmH2O)85 89±22 4787 05±35 34功能曲线长度(mm)39 43±11 7954 86±13 471)精阜压(cmH2O)38 21±14 7050 61±16 651)前列腺长度(mm)29 94±5 9248 26±18 361)前列腺平台面积(mm·cmH2O)800 51±307 171715 62±674 551)

与无梗阻组比较:1)P<0.05

表2 RUPP参数的ROC分析结果

诊断变量面积标准误P值最大尿道压力(cmH2O)0 7710 0980 033膀胱压力(cmH2O)0 7840 0940 024最大尿道闭合压力(cmH2O)0 8540 0640 005功能曲线长度(mm)0 8710 0540 003精阜压(cmH2O)0 8890 0600 002前列腺长度(mm)0 8150 0880 001前列腺平台面积(mm·cmH2O)0 9540 0210 000

3 讨 论

老年男性所面临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就是BHP,多数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及年龄增大,容易出现以膀胱梗阻为主要症状的LUTS。对老年BHP患者进行早期的LUTS诊断,对于患者BHP的治疗和后期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相较于目前尿路梗阻诊断金标准的尿动力学检查P/Q同步测定结果,RUPP作为评估患者储尿期尿道压力的检查,无需受到患者精神压力、疼痛、检查时体位不适或者测压管大小的影响等等。RUPP测定方法在恒速灌注的配合下,通过测压导管恒速牵引,绘制全尿道压力曲线,借此反映尿道不同部位的压力,检测最大尿道压力、膀胱颈压力、精阜压以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力〔3〕。目前RUPP检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是较为成熟的项目,属于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常规部分,但将RUPP检测结果应用于BHP患者的尿路梗阻诊断研究较少。

本研究发现梗阻组的RUPP指标功能曲线长度、前列腺长度、 前列腺平台面积、膀胱颈压及精阜压更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则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与他人研究〔4,5〕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通过ROC曲线分析RUPP检测指标对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中,RUPP指标中的膀胱颈压、前列腺长度、精阜压、功能曲线长度及前列腺平台面积均有较好的诊断效力,且在两组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对比分析,其中诊断价值最高的参数为前列腺平台面积;根据此指标进行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54;根据ROC曲线得其对应的诊断点值为1 185.06 mm·cmH2O,敏感度为86.12%,特异度为100.00%,约登指数为0.887。结果表示BPH 患者的RUPP检查中,若发现前列腺平台面积值高于1 185.06 mm·cmH2O,则可提示可以诊断尿路梗阻。随着BHP疾病发展,患者膀胱颈部压力在膀胱颈部平滑肌和前列腺包膜的紧张度不断增加之下逐渐升高,最终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增大,后尿道延长,也使得患者的前列腺尿道长度变长,增加的膀胱颈压力和增长的前列腺尿道最终造成前列腺平台面积值出现升高的改变〔6〕。因此,本研究利用更能真实反映尿道梗阻情况的前列腺平台面积值,为定量诊断尿路梗阻提供依据。

灌注介质的选择、灌注速率以及灌注时导管牵引速度等都会影响实际的临床RUPP操作,目前的研究结果得到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即均推崇灌注介质选取1∶5 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并以1 mm/s 的速度牵引,2 ml/min的速度灌注。相比于非尿动力学的检查,下尿路症状、超声检测等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7,8〕,特别是许多老年患者因为检查体位、紧张等原因,无法通过P/Q测定判断有无尿路梗阻,RUPP在临床工作中显得更具价值和更具有实际意义。该方法即能定性判断有无梗阻,又可定量评估梗阻程度。

BPH 是老年男性的常见慢性疾病,而尿路梗阻的出现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症状。除了BHP,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引发尿路梗阻,如前列腺癌、老年人神经系统异常或器官的退行性变、结石、尿路狭窄或感染等等。因此,笔者建议在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如自由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等多项检查与RUPP检查共同对BPH患者进行尿路梗阻诊断时,综合分析尿道功能情况进而判断。

1 Gray M.Traces:making sense of urodynamics testing-Part 2:uroflowmetry〔J〕.Urol Nurs,2010;30(6):321-6.

2 Valentini FA,Robain G,Marti BG.Is a sequence of tests during urethral pressure profilometry correlated with symptoms assessment in women〔J〕.Int Braz J Urol,2012;38(6):809-17.

3 杨星亮.良性前列腺增生功能学梗阻与尿路并发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4:19.

4 张 湜,狄贵娟,张 赟,等.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872-3.

5 谢克基,廖土明,李 涛,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的逼尿肌功能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5):311-3.

6 陈 园,杜广辉,陈 忠,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尿动力学诊断〔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67-70.

7 章越龙,肖家全,张大宏,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功能的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8):599-601.

8 吴伟力,沈 华,廖 凯,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残余尿量与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5;21(8):729-32.

〔2016-06-01修回〕

(编辑 曲 莉)

王 鹏(1979-),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24-619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71

猜你喜欢

尿路尿道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陌生的尿道肉阜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