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CC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2016-02-06厉善波
王 娟 厉善波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XRCC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王 娟 厉善波1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目的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的交叉互补基因(XRCC)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0例作为肺癌组,依据病理类型分为75例鳞癌、22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33例其他类型癌,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XRCC1、GSTM1基因型,采用叉生分析法分析二者基因的联合作用与易感性危险度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XRCC1、GSTM1基因型表达情况。结果 XRCC1基因分为野生纯合型(Arg /Arg)、杂合型(Arg /His)、突变纯合型(His/His),其中肺癌组Arg/Arg检出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前者His/His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二者Arg/His检出率基本相同(P>0.05),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GSTM1+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前者GSTM1-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叉生分析法显示在患肺癌危险度方面,同时携带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XRCC1(Arg/Arg)和GSTM1->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XRCC1(Arg/Arg)和GSTM1+(P<0.05)。结论 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是肺癌的重要易感因素,个体携带者具有较高的患肺癌风险,且二者具有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提示医师应重点关注和谨慎筛查此类群体。
基因多态性;肺癌;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由于基因型的不同会导致个体DNA 损伤修复能力的改变,从而影响肿瘤发生的危险性,故分析肿瘤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肺癌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研究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临沂市肿瘤医院确诊治疗的肺癌患者150例作为肺癌组,病理类型:鳞癌75例、腺癌22例、小细胞癌20例、其他33例;年龄65~79〔平均(69.28±10.75)〕岁;选取同期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正常组,年龄66~81〔平均(69.89±11.08)〕岁。本次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查且通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肺癌组患者均经术前CT或超声检查、病史、临床症状、术后病理检查等证实为肺癌〔3〕;②无血液系统严重疾病;③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②有精神病史;③未获得完整临床资料、血液样本或检测结果。
1.2 方法
1.2.1 样本制备 所有研究对象均早晨空腹抽取左上臂静脉血6 ml置入无菌抗凝试管中,30 min内置冰箱冻存待用。采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工具酶及内切酶等。先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淋巴细胞,然后再根据试剂盒操作要求提取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确认DNA纯度后加0.1×TE,-22℃冷藏,所有操作均严格依据相关说明书进行。
1.2.2 PCR扩增 PCR反应总体积50 μl,XRCC1、GSTM1上、下游引物(表1)各5 μl,10×PCR缓冲液5 μl,Tag酶2 μl,dNTPs 2 μl,加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50 μl,最后加入25 μl的矿物油,97℃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57℃退火30 s,72℃延伸45 s,循环35次,最后72℃延伸5 min。PCR产物用 Rs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于2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溴乙啶(EB)染色,在图像分析仪内观察,记录并拍照扩增产物。
表1 XRCC1、GSTM1基因引物序列和扩增片段长度
基因引物序列扩增片段长度(bp)GSTM1上游:5′⁃GAACTCCCTGAAAAGCTAAAGC⁃3′280下游:5′⁃GTTGGGCTCAAATATACGGTGG⁃3′XRCC1上游:5′⁃TGGGGCCTGGATTGCTGGGTCTG⁃3′300下游:5′⁃CAGCACCACTACCACACCCTGAAGG⁃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CYP1A1、XRCC1基因的联合作用与易感性危险度的关系采用叉生分析法分析,并计算相应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
2 结 果
2.1 XRCC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正常组中的分布频率比较 XRCC1基因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分为3 种基因型:Arg/Arg、Arg/His、His/His,其中肺癌组Arg/Arg检出率〔59例(39.33%)〕明显低于组〔98例(65.33%)〕(P<0.05),前者His/His检出率〔67例(44.67%)〕明显高于后者〔35例(23.33%)〕(P<0.05),二者Arg/His检出率〔24例(16.00%),17例(11.34%)〕基本相同(P>0.05)。见图1。
2.2 XRCC1基因型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频率比较 75例鳞癌、22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33例其他类型癌中,个体携带XRCC1基因型Arg/His+His/His的频率分别为57.33%、68.18%、55.00%、66.67%,正常组中有34.67%,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OR(95%CI)分别为3.973(1.749~5.473),3.543(1.976~5.021),4.389(2.037~6.981);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R(95%CI)为2.017(1.003~4.157)〕。
2.3 GSTM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正常组中的分布频率比较 肺癌组GSTM1+检出率〔48例(32.00%)〕明显低于正常组〔78例(52.00%)〕(P<0.05),前者GSTM1-检出率〔102例(68.00%)〕明显高于后者〔72例(48.00%)〕(P<0.05)。见图1。
XRCC1基因:1、5:杂合型(Arg/His,特征为140 和280 bp);2、4、6:野生纯合型(Arg/Arg,特征为140 bp);3、7:突变纯合型(His/His,特征为280 bp);GSTm1基因:1:DNA-ladder;2、5:GSTM1+(270 bp);3、4、6、7、8、9:GSTM1-图1 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2.4 GSTM1基因型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频率比较 75例鳞癌、22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33例其他类型癌中,个体携带GSTM1-的频率分别为68.00%、72.73%、60.00%、69.70%,正常组中有48.00%,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OR(95%CI)分别为3.287(2.027~4.152),2.482(1.638~3.346),2.713(1.547~3.642);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R(95%CI)为1.239(0.643~1.374)〕。
2.5 联合XRCC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叉生分析法对CYP1A1、XRCC1 基因的联合作用进行分析,显示在患肺癌易感性危险度方面,同时携带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54例(36.00%)〕>XRCC1(Arg/Arg)和GSTM1-〔48例(32.00%)〕>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37例(24.67%)〕>XRCC1(Arg/Arg)和GSTM1+〔11例(7.33%)〕(P<0.05)。
3 讨 论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基因改变,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携带者患肺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4〕。
XRCC1基因是一种DNA损伤修复基因,与细胞生长中DNA 的修复有关,其基因突变可引起DNA损伤修复能力的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5〕。梁克诚等〔6〕研究表明,GSTM1基因是一种调节机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基因,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可将外源性无活性的前致癌物激活,引起抑癌基因的失活,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本研究表明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是肺癌的重要易感因素,个体携带者可增加患肺癌风险,且二者具有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数环境致癌物多为无活性的原致癌,但可能通过Ⅰ相代谢酶(如细胞色素P450 酶)的编码芳烃羟化酶参与致癌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阶段氧化激活反应,参与内、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将外源性无活性的前致癌物激活转变为有活性的亲电子化合物,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DNA或蛋白质结合,使DNA发生突变。经过GSTM1基因的突变可影响GSTM1,进而影响环境中致癌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最主要的Ⅱ相酶,失去催化底物如谷胱甘肽与致癌物结合并形成亲水性化合物的能力,使致癌活性物不被失活并排出体外,导致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最终导致肺癌的发生〔7〕。此外,XRCC1是一种DNA损伤修复基因,定位于19q13.2-q13.3,可编码63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参与DNA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可能在外源性无活性的前致癌物被激活后,XRCC1的1等位基因变异突变使基因的稳定性下降,使其N端的功能域丧失与DNA多聚酶结合的能力,影响其活性,导致介导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失活,进而不能继续参与细胞周期和DNA单链断裂修复,导致无法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周期和修复断裂的DNA,从而使细胞癌变不可抑制和失控,最终导致肺癌的发生。本研究显示这两种基因主要增加的是鳞癌、腺癌以及其他类型肺癌的发生危险性,对小细胞癌无显著增加作用,但二者具有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提示医师应重点关注和谨慎筛查携带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基因型的群体〔8〕。
1 白 露,于 洪,王鹤潼,等.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2):1121-4.
2 刘世国,裴 锐,沈智俊,等.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ERT-CLPTM1L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联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4):1079-83.
3 王 娜,吴拥军,周晓蕾,等.XRCC1基因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41-4.
4 杜国波,马代远,谭榜宪,等.GSTM1基因多态性与川北地区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7):602-5.
5 崔 永,吴炳群,段新春,等.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XRCC1和TYMS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1):26-9.
6 梁克诚,甘浪舸,阮 林,等.壮族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相关性研究.〔J〕.华夏医学,2012;25(6):813-7.
7 陈春梅,金永堂,徐鹤云,等.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BPDE-DNA加合物的关系及其对肺癌的影响〔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2;29(1):23-7.
8 都 勇,储德节,胡志雄,等.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1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5):346-8.
〔2016-01-15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王 娟(1976-),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病理学教学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24-616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56
1 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