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2-06陈寒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伽马脂肪瘤肾癌

陈寒冰 马 麒 王 澂 王 蒙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江苏 苏州 215004)

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寒冰 马 麒 王 澂 王 蒙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江苏 苏州 215004)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并有完整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的RCC患者50例(RCC组)和RAML患者30例(RAML组)。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动态造影数据,导入SW-UCS-1 型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获得以下参数: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峰值减半斜率(a2)、上升支斜率(a3)、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达峰时间(TTP)、显影时间(AT)、平均通过时间(MTT),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增强强度及增强模式。结果 RCC组与RAML组比较,AUC、a3、PI、AMP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a2、BI、TTP、AT、MTT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模式研究发现:RCC组主要为“快进快出”(78%),RAML组主要为“慢进慢出”(83.33%),增强强度发现:RCC组主要为高增强(84%),RAML组主要为低增强(83.33%)。结论 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是一种鉴别RCC与RAML的良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肾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不断发展,研究显示超声造影检查中肾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显示出不同的灌注模式,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进慢出”模式,而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这使得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均较高〔1〕,但该方法的缺点为主观性较强。近年来,定量分析软件研究较热门,我们考虑把超声造影与定量分析技术结合对肾脏良恶性病变进行分析。本文作者利用超声造影与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其在鉴别诊断肾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RCC患者和RAML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手术病理确诊,并有完整的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协会批准。RCC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43~74岁,平均(51.45±12.09)岁,其中41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乳头状肾癌,2例集合管癌,2例嫌色细胞癌。RAML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0~72岁,平均(56.15±11.24)岁。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与超声造影 采用西门子Sequoia 512彩超诊断仪,4C1-S探头,探头频率为2~4.5 MHz。先灰阶超声检查肾脏病灶部位,筛选出合适的造影切面并确保能够很好展示肿瘤及其周围肾组织。保证每个病例的造影条件始终如一,机械指数<0.2,病灶下方为聚焦点位置所在。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都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操作。造影剂为SonoVue(Bracco公司),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溶解,最终浓度为5 mg/ml,混合均匀至乳白色液体,每次造影时抽取1.2 ml注入肘部浅静脉团,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采集动态造影数据2.5 min,存盘备用。

1.2.2 定量分析 使用的SW-UCS-1 型超声造影分析软件(上海申维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将存盘影像学资料导入分析,采用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峰值减半斜率(a2)、上升支斜率(a3)、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达峰时间(TTP)、显影时间(IAT)、平均通过时间(MTT)。

1.2.3 评判标准 根据软件分析所得到的时间-强度曲线及各参数值,以病灶区和肾皮质a2、a3来判断增强模式:病灶区与皮质区a2比较,前者数值大于后者时表现为“快出”,小于后者时则表现为“慢出”、 病灶区与皮质区a3比较,前者数值大于后者时表现为“快进”,小于后者时表现为“慢进”。以病灶区强度增幅与皮质区强度增幅来判断增强强度:低增强为病灶区强度增幅低于肾皮质;高增强为病灶区强度增幅高于肾皮质;等增强为病灶区强度增幅等于肾皮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参数比较 见表1。两组AUC、a3、PI、AMP比较差异显著(P<0.05),a2、BI、TTP、AT、MT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参数RCC组(n=50)RAML组(n=30)t值P值AUC(dB·s)1321 67±674 78793 34±321 895 6430 000a2(dB)0 027±0 0110 026±0 0101 0260 313a3(dB)1 67±1 230 98±0 594 8760 000PI(dB)79 01±56 0142 98±28 033 6540 002BI(dB)2 87±2 013 01±2 98-1 5430 123TTP(s)25 54±6 1425 97±5 93-1 0120 234AT(s)16 01±4 8716 21±5 05-0 7650 421MTT(s)19 55±4 6719 34±3 211 3580 201AMP(dB)29 02±5 4620 98±8 953 7850 001

2.2 两组患者增强模式比较 结果显示,RCC组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78%),其次为“慢进快出”(14.00%)、“快进慢出”(6.00%),“慢进慢出”(2.00%)。RAML组的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慢进慢出”(83.33%),“快进慢出”(10.00%),“慢进快出”(6.67%),无“慢进快出”的病例。

2.3 两组患者增强强度的比较 RCC组主要为高增强(84.00%),其次为等增强(14.00%)、低增强(2.00%),RAML组主要为低增强(占83.33%),其次为等增强(16.67%),无高增强的病例。

3 讨 论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占位性病变中最常见的是RCC和RAML。目前治疗RCC的主要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而RAML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因此,对这两种疾病进行早期、准确的鉴别诊断显得尤其重要。

超声是早期诊断肾脏肿瘤的首选方法〔2〕,但是灰阶及彩色超声并不能准确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癌,也不能帮助判断肿瘤的病理类型。超声造影技术发展迅速,其已逐渐用于肝脏肿瘤、乳腺肿瘤、肾脏肿瘤的诊断〔3,4〕。国内外很多研究显示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很有应用价值,优势在于良恶性病变的灌注模式差异明显〔5~7〕。超声造影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造影剂产生的高强度非线性谐波信号,显示肾脏组织、病灶内部及周边微血管灌注特征,从而帮助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及分型〔8,9〕。虽然超声造影技术用于肾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研究趋于完善,但对造影结果的分析主要还停留在肉眼观察,该方法的缺点表现为主观性较强。本研究使用SW-UCS-1 型超声造影分析软件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定量参数及判断增强强度和增强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灌注速率差异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为恶性肿瘤新生血管增多、结构出现异常,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横断面积增大、动静脉瘘形成,这些改变使得RCC中超声造影剂灌注增强加快,TIC曲线出现AUC和PI增加;增强模式研究发现:RCC组主要为“快进快出”,RAML组主要为“慢进慢出”,与文献报道一致〔10〕;RAML“慢出”的增强表现可能与血管扭曲、变形、呈“涡旋状”血管网或血窦有关〔11〕。陈寒冰〔12〕的研究中,31例RCC超声造影检查发现高增强的比例高达87.10%,与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超声造影与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结合可以使整个分析过程相对客观、真实,避免了超声造影结果判断的主观性,是一种鉴别RCC与RAML的良好方法。

1 赵 娜,程 琦.CT 能谱成像在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癌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6):945-50.

2 王 薇,杨 欣,郑春梅,等.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0):998-1000.

3 姜 波,范久波,邱 爽,等.彩超检查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8):3532-4.

4 金进晓,臧国礼,陈日曙,等.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566-7.

5 Wolters K,Herget-Rosenthal S,Langenbeck M.Renal sonography〔J〕.Internist(Berl),2012;53(3):282-90.

6 王 燕,赵玉玲,曾红春,等.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0):1206-9.

7 李 鑫,梁 萍,于晓玲,等.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6):890-5.

8 岳湘竹,李亚珂,王 玲.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81-3.

9 马文琦,杜晓鹏,周 琦,等.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49-51.

10 李 萍,李凤华,方 华,等.肾脏良恶性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分析中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702-4.

11 王田力,于书奎,谭劲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08-10.

12 陈寒冰.超声造影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016-06-16修回〕

(编辑 郭 菁)

陈寒冰(1982-),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超声诊断方面的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24-615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52

猜你喜欢

伽马脂肪瘤肾癌
中子伽马曲线受到自然伽马污染影响分析及消除原理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三大抽样分布的理解与具体性质
Understanding Gamma 充分理解伽马
瓦斯科·达·伽马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自噬与肾癌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