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手车市咋繁荣?

2016-02-06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车商中间商二手车

□本刊记者 黄耀鹏

二手车市咋繁荣?

□本刊记者 黄耀鹏

中国进入汽车社会不足15年,人均保有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资源供给却已经到了瓶颈。以环保之名对二手车交易做的种种限制,使该市场预想的“腾飞”期而不至,市场规律再次失效。

如果单纯从二手车交易量来看,我国去年的二手车交易量704万辆,这个数字可以在全球排到前十位,但是不到新车销量的1/3。和美国的比例刚好倒过来,后者二手车成交量是新车的3倍有余。

伪高潮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手车交易早晚要上台阶。问题是什么时候?2013中国的新车交易量2100万辆,美国的新车销量1560万辆,中国在这一年新车销量超越美国,而车辆的平均年龄中国仅有6.7年。到2020年,跑步进入汽车时代的第一批车辆年限都已经接近极限值(何谓“极限”,下面讨论),市场服务、信用体系也“应”逐渐成熟,二手车的交易量也将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众多私募、天使投资人和其他投资机构就是这么想的。5000亿变成两万亿的盘子,谁不想分蛋糕?

从2014年到去年,是投资二手车交易公司的高峰期。至少发生了四五十起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

去年年底完成D轮投资的优信拍共获得6.6亿美元,更早起家的车易拍也走到D轮,得到1.85亿美元。获得1亿美元以上投资的,还有平安好车、瓜子、车王、百姓网、人人车和车猫。其余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还有投资者广种薄收,到处撒钱,比如百度、源码、浙富等。

如果说过去两年,在汽车界有什么投资方向取得共识,恐怕只有俩风口:电动车和二手车。在2014年,几乎到了创业公司做几张PPT就能拿钱的地步。

投资圈看好二手车市场,却对什么模式吃香莫衷一是。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挑自己爱的菜吃。到了今年年初,已经制造了若干惨案和烈士,留下一地鸡毛。当然,资本最雄厚的几家仍然屹立不倒,烧得起。

大多数二手车公司都笃定2016年、2017年该市场将起飞,如果不起飞咋办?要么找到钱继续烧,要么关门大吉。现实是残酷的,环保的紧箍咒越念越起劲,二手车市场风声鹤唳,谁也不敢囤货;经济不景气也让车主们延长了持有周期。

既然“起飞时间”已经注定推迟到2018年以后,那么到底应该走哪条路,既能活得长、又活得精彩?

为啥中国的二手车市场不够大

中国的汽车文化还不成熟,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够富。美国中产阶级固然花钱的地方太多,考虑汽车的消费价格大体上相当于三四个月家庭收入。而我们所谓的中产阶级,考虑的大多数是相当于一年半左右家庭收入的车子。有意思的是,西北地区婚车(家长给新人的结婚礼物)可能会高达3年的家庭收入。还有只看手里有多少钱、甚至能凑够多少首付的极端例子。

总体而言,对于中国人来说,汽车价格/收入比过高,导致汽车在我们眼里是个金贵玩意儿。就像我们的父辈、祖辈在70年代前看待自行车一样。既然是个“大件儿”,那么就导致二手车交易是超低频交易——轻易舍不得卖。再加上政府推波助澜,加速二手车的贬值(政府本意是加快置换频率),反而让市民放慢了交易速度。因为只要出手,不断缩水的名义价格立马就变成实打实的价值,这对于当初花了大价钱的车主来说,不免难以接受。

了解到这一点,就能明白,眼下二手车商为什么活得艰难。形形色色的二手车商(特别是前两年大热的各种电商),哪种模式更有利于眼下的生存呢?

幸好美国汽车市场可以作为参照系,一个是因为发达日久,另一个是保有量巨大。美国市场虽大,平台级玩家也没有太多。区域性和小型二手车商照样可以吃香喝辣,不用担心被大玩家收割。占有率超过1%的公司,轻松就能把规模推到10亿美元以上。

哪像中国这边,谁都不甘心做小弟,个个野心勃勃都想做淘宝那样的平台级玩家。所以,都想独领风骚,自己开辟一个模式。

哪种模式更有“钱”景

所谓C2B(个人将车卖给车商)、B2B(做4S店和小车商之间的黄牛)、B2C(帮车商卖车给消费者)、C2C(撮合个人之间交易),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以是否控制交易为标准衡量,那么可以分为:控制型、含羞带臊控制型(简称“含控型”)、大撒把型。

以平安好车、开心帮买为代表的C2B型,经营一个公开平台。消费者在该平台上将车拍卖给车商。理论上,平台无法左右价格,车商出价高者得到车。中国没有大的“做市商”,大多数车都在个人手里。这样一来,该模式很难独立生存。这种属于传说的“含控型”。不过,车易拍正在开展面向个人的收车业务,也就是从平台转向大型车商。从不怎么控制转向全程控制。这也侧面是说明不彻底掌握价格,就不能持续发展。

而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车易拍和优信拍为代表的B2B中间商,负责将4S店的车转给异地的小车商。由于4S店能收到什么车需要靠天吃饭,车源有限,所以“两拍”成交量并不突出。而在美国这种中间商则占据了市场份额的25%,属于最大体量的中间商。这种模式无疑是控制型,盈利关键在于掌控价格和货源,而非单纯吃差价。只有解决货源问题的拍卖商,才有前途可言。

而帮助车商卖车给消费者的B2C电商,前提是已经解决货源问题。他们希望用提供金融服务,敦促成交。主意还是好的。但是,消费者的疑虑(价格、车况)并未打消。因此有电商同时提供线下检测服务,同样存在信任问题。这种交易自然不能掌控价格,只是信息展示,是彻头彻尾的大撒把型。严格说,他们不能算中间商。

而C2C则声称去掉中间商,直接让个人对个人交易。实际上是二手车寄卖和帮卖模式,但成交量不高,因为没有权威价格评估,车主对价格期望值难以得到满足。所谓“包销”,不过是车主拖不下去了,便宜卖给平台本身而已。这种也属于“含控型”(因为有“包销价”),难成大器,也没有规模太大的平台,该模式呈碎片化状态。

在美国,达到优势地位、甚至垄断状态,必须转向全闭环的交易控制。所有拥有车资源、车信息的中间商或者“伪平台”,迟早转向大型车商。虽然收车增加了资金、场地、雇员等诸多线下成本,但只有保持线下规模,才能取信于消费者。也就是线上的问题,必须线下解决。这和淘宝崛起的经验截然相反,资本都对此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妄图打造淘宝式的超级平台,没有考虑车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想想为啥很少有人在网上买房)。在今年的艰难时世,不少电商多少都探索了不同程度的线下模式:金融服务、权威检测(自称)、交易保证。从而达到解决上游、打通下游的目的。

在美国西部淘金的热潮中,倾家荡产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反而从事周边服务的人,往往旱涝保收,最终赚了大钱。比如从事服装、工具、餐饮经营,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牛仔裤就是这么诞生的。

按照这个逻辑,从事给车商贷款、信用担保的公司可能异军突起。但是传统银行在前几年给车商贷款中,被蒙骗得一塌糊涂。比如用低配车型冒充高配车型取得贷款。

崇尚另类风控的新型金融机构(比如蚂蚁金服)和平台商联合,后者提供专业服务、前者出钱,就可以为线上、线下车商提供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一旦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市场就做大。淘宝不就是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才做大的吗?这个可以有。

美国的经验是掌握大量车资源的车商称霸市场。几乎所有个人都向建立了稳定信用的车商卖车,而消费者也下意识地去大车商那里买车,至少要求其提供购车咨询。

因此,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平台,即便规模做得再大,不掌控价格,也难以建立信用。为了这个目标,电商们还得多烧几年钱,至少熬到市场秩序的初步建立。

猜你喜欢

车商中间商二手车
少不了的中间商
63%新能源二手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卖掉
被误解的中间商
二手车电商平台洗牌在即
新时代 新作为 新发展
感性与理性的较量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
误解中间商
豪华二手车的选车之道
58同城深耕二手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