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2016-02-05陈建云孙运凡
■陈建云 孙运凡
(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 福建 福州350008)
气象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陈建云 孙运凡
(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 福建 福州350008)
研发气象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采集数据的管理,包括原始采集库数据的来源、采集数据维护和气象产品数据的处理、交换、备份、监控以及维护进行管理。实现了对气象工作信息化和管理工作流程化,在同业务多系统数据冗余方面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数据管理数据维护
1 概述
数据管理平台负责管理、维护、配置、监控等所有与数据平台相关的操作,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套完整的、易用的、强大的平台供数据维护人员使用,减轻数据维护人员实际工作压力,减小维护数据的成本。
数据管理平台一般运行于数据管理员日常工作所在的机器,亦可运行于数据服务器。
2 平台设计
2.1 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原则
(1)规范化。为了保证数据共享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优先采用国家、行业标准,并结合实际应用制定相关标准,使科学数据信息便于各类用户使用。
(2)网络化。数据中心的数据应用于因特网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平台,数据中心须采用因特网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发布。
(3)可扩展性。应充分考虑数据不断变化增加的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对外共享与分发服务的需要,充分考虑行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软件硬件技术发展的需要,以保证软硬件的升级不会给系统使用带来困难,保证具有持续长久的生命力。
(4)安全性。
2.2 数据管理平台框架设计
数据管理平台含有数据监控平台、数据备份平台、数据质量控制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结构平台、数据启动与控制平台等。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管理平台框架图
2.3 各业务模块功能分析与设计
2.3.1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子平台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根据数据存储子平台定义的标准将数据进行转换、同化,而后将数据入库。数据采集子平台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子平台均需依赖原始采集库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
2.3.2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子平台包括对气象数据实时解析、用静态数据处理平台、CIMISS数据获取及应用、乡镇网格精细化订正、雨量统计预处理、雷达基数据二次处理、云图基数据二次处理、自动站色斑图预生成等。
2.3.3 数据备份模块
负责对数据进行备份、恢复、清理等。
2.4 数据监控模块
负责对数据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包括对网络、服务器、磁盘、数据源、应用产品数据等进行统一的监控与报警。
2.5 数据维护模块
负责对数据进行维护,例如对产品数据进行维护,对采集、解析类型进行配置;客户端应用模块。
2.6 数据启动与控制模块
负责启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备份”、“数据监控”、“数据维护”中所有长期驻守于内存中的模块,并通过心跳日志等手段保证其稳定性。
3 平台实现
3.1 系统整体架构实现
(1)数据采集的二次开发:通过扩展采集组件完成,通过Webservice接口获取数据进行二次开发。(2)数据解析的二次开发:通过扩展解析组件完成,通过采集规范化的结果产品(图片等)进行二次开发。(3)结果数据二次开发:通过数据预处理后规范数据文件(格点数据、流数据等)进行二次开发。
采集解析预报产品、服务产品、预警信号、自动站实况、雷达图、云图、台风路径等原始数据,生成标准webservice数据接口。各子系统使用该标准的webservice数据接口。系统整体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整体架构图
3.2 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登录后有系统管理、原始采集数据维护、应用产品数据维护、数据处理、数据监控等模块。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功能图
P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