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临床效果观察

2016-02-05魏青松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正骨乙组甲组

魏青松

河间市景合镇卫生院 河北省河间市 062451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临床效果观察

魏青松

河间市景合镇卫生院 河北省河间市 062451

目的:分析关于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于临床腰腿疼痛的有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4-2016.1骨伤科收治的68名腰腿疼痛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按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4例患者采用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对乙组34例患者行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的甲乙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乙组94.12%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的79.4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对腰腿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腰腿疼痛;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疗效

腰腿疼痛是骨伤科门诊中就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外伤、劳动力过大、关节炎、关节骨折错位等引起,其关键因素是因脊柱立关节失衡[1]。腰腿疼痛的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腰以下部位引起的放射状疼痛、麻木、不能行走或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发现中医正骨手法对腰腿疼痛的疗效较好,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对此选取我院多名腰腿疼痛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后进行探讨,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共计68例,所选患者经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腿疼痛复位治疗[2]。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乙两组各34例,甲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10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6.5±7.3)岁,病程均在(4.8±2.2)年;乙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9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5.5±8.6)岁,病程均在(5.4±3.5)年,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甲组患者以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主要为腰椎牵引联合局部封闭等方法,牵引时根据患者的耐受力为准,将力度控制在30~60kg,维持15~40min,每日进行1次至患者恢复。

乙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主要为旋转复位法:作为正骨的重要手法,开始前嘱患者平躺于按摩床上取仰卧位,医师用拇指自上而下按压两侧臀上皮神经及臀中肌,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大腿近膝关节处及小腿外侧部有胀麻感为标准,明确侧偏最明显的棘突,或者肌痉挛、压痛明显的棘突旁,用以拇指固定,另一手自患者腋下向前伸,掌部压于颈肩部扶持,然后医者使患者前屈60°至90°,同侧斜板45°,在拇指推棘突向对侧外上方的同时,另一手向后稍上方旋转,常听到“咯噔”一声,表示复位成功,隔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复位成功后采用按摩推拿等方式,如:直腿抬高拉筋法、腰部按摩、臀部按摩等,加快疼痛缓解程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判定康复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改善为: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疼痛出现稍有影响。无效:疼痛症状仍存在,病情甚至加重,效果差[3]。总有效率=(康复+改善)×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再经过治疗后效果发现,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仅为79.41%,而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4.12%,差异对比显著(P<0.05),乙组效果更好,详情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n=34,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劳动程度也逐渐上涨,多重原因使腰腿疼痛逐渐成为临床的高发疾病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脊柱的稳定性一般由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组成,在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以及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发生后对周围相邻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出现痉挛疼痛以及错位等炎反应[4]。而本文所研究的正骨手法复位从该病的病理机制入手,以松懈关节囊级韧带,改善脊柱疼痛的情况,调整并松懈腰腿神经通道与粘连组织,在进行后期的按摩推拿处理,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有害物质的排泄,解除炎症,与传统手法相比,中医正骨手法术后疗效更好且治疗费用较低,无严重后遗症[5]。

本文通过研究后发现,使用传统手法的甲组患者疗效显著低于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的乙组患者,79.41%(甲组)<94.12%(乙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证实了中医正骨手法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腰腿疼痛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配合后期的按摩推拿,改善神经压迫症状,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采用。

[1]王长青.骨盆牵引配合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01):42-43.

[2]李武峰,郑海焕,张洪文等.胶原酶盘内注射配合正骨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02):155.

[3]李磊.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临床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01):69-70.

[4]张杰,师建平.中医正骨复位治疗腰腿痛65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03):68-69.

[5]刘笑丽,张会生,陈东等.立式调气复位法配合针灸和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05):737-738.

猜你喜欢

正骨乙组甲组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