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6-02-05振,张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救援煤矿

商 振,张 虹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商 振,张 虹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为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三个阶段的影响进行探讨,找出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选取并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具体指标,最后建立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具体应用到田陈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上。

煤矿;应急救援;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0 引言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行业同时带动多个重要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是被公认的高危行业。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即使有良好条件的矿井也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分析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降低事故频率、减少事故伤亡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1],因此本文将应急救援能力分为事前应急准备能力、事中应急救援能力和事后恢复总结能力。其中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人、物、环、管四个方面[2]。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系统分析,确定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以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客观地反映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状况,为今后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提供思路和依据。

1 应急救援能力影响因素

我们将应急救援分为三个阶段:事前应急准备阶段、事中应急救援阶段和事后恢复总结阶段[3]。其中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集中表现为人、物、环、管四个方面。

1.1 人的因素

这里的人主要是指生产和救援的参与者,包括井下员工、应急救援人员和决策者,他们在整个应急救援过程中担当主要角色。在准备阶段,为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以及为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进行准备,需要各岗位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管理到位。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员工所在岗位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井下事故有近90%以上是由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违章违规引起的[4],井下人员应锻炼在相对较差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防止侥幸心理;此外矿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对井下工作进行监管监察,检查人员按照规定定期对井下安全隐患进行检查,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更换。在应急救援阶段,为控制事故规模,防止事故扩大以及顺利进行事故抢救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这一阶段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事故正确的处理能力。这里决策者应冷静判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制定救援计划;救援人员服从指挥,快速进行人员疏散、查找事故点、判断事故影响程度及控制事故蔓延和救援医疗等工作;井下被困员工尽量保持冷静,及时进行自救互救,积极配合救援人员,对井下信息进行反馈。在事后恢复阶段,需对整个事故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救援行动进行评判,予以改善和加强。

1.2 物的因素

这里的物主要是指井下各种装备设备,包括生产设备、监测预警设备和应急避险设备。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的装备设备是维护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实施有效救援的物质基础,在准备阶段,要定期检查生产设备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要有监测预警设备时刻进行监测工作,包括瓦斯监测系统、顶板监测系统、风速监测系统等,同时针对重大隐患要设置相应设备提早防范;工人携带装备及井下应急装备要装配齐全并定期检查更换。在应急救援阶段,应急设备是进行应急救援活动的物质保障,包括井下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井下应急设施包括应急物资、应急防护设备装备和通讯联络设备等能够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自救的条件以及与外界联络的手段,应急物资主要包括营救设备(爆破、排瓦斯、砌密闭等)、救护队防护装备、医疗设备、食物和水等物资为救护队顺利抢救和控制灾情提供保障[5]。在事后恢复阶段,要根据事故现场的被害情况,及时更换安全生产设备以及防护设备,追查事故原因,加强相关问题的物质防护,调动物资为尽快恢复井下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3 环境因素

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井下工作环境以及救援外部条件。井下是极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受多种环境参数影响,当发生事故时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而工作人员要长期在此环境中作业,因此环境无论在生产还是救援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在准备阶段,需要时刻掌握井下各种环境参数,包括瓦斯浓度、温度、压力、风速等参数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一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处理;井下固有参数如自然发火性、用水量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范措施;要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规程规定布置采区巷道硐室,以免布置不合理而造成通风系统复杂等不安全因素,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6]。在应急救援阶段,井下环境参数依然是重要因素,对于确定事故原因、制定应急救援计划等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救援队伍要尽量把握事故对于环境的破坏状况,通过各种方法修复、改善事故环境参数等,创造出能够安全进行救援活动的环境。在事后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就是恢复正常安全生产的环境,包括巷道硐室的重建,采掘、通风等系统的恢复,安全防护措施的加强改善等。

1.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指从生产到救援全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包括日常检查管理、应急预案和应急组织。在准备阶段,煤矿要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调度、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的开展;煤矿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按规程进行日常生产、检查工作;煤矿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阶段,应急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有效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救援队伍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资源的调配能力、后勤保障和人员疏散等都是事中救援管理的必要因素,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事后恢复阶段,要制定相应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矿井的恢复工作,并进行事故调查与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开展员工知识讲座与学习。

2 确定应急救援能力指标及体系构建

根据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从应急救援的全过程出发,围绕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各级指标,建立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7-9];通过专家意见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意见咨询并达成一致,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表

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应急救援能力评价A事前应急准备能力B1事中应急响应能力B2事后恢复总结能力B3监测预警能力C1应急救援培训能力C2应急设备及防护措施准备能力C3应急组织管理能力C4灾情识别控制能力C5通信联络能力C6指挥决策能力C7事故救援处理能力C8事故总结分析能力C9善后处理与恢复能力C10危险源辨识D1监测预警系统D2安全检查D3井下作业人员培训D4救护队培训D5应急演练D6宣传教育工作D7井下设备、装备及应急物资情况D8紧急避险系统D9隐患排查与控制D10应急救援机构D11相关规章制度D12应急救援预案D13事故确认D14事故控制D15应急警报D16通信保障D17应急决策能力D18资源配置能力D19协调指挥能力D20救援队伍组织D21救援技术装备应用D22后勤保障能力D23社会救援能力D24遇难人员自救互救D25调查总结D26预案修订D27恢复重建D28善后处理与补偿D29

3 应用实例

应用该指标体系对田陈煤矿进行应急救援能力评价,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从第一级指标开始,针对某一元素对与之相关的第二级指标元素进行两两对比,以此类推从而构造判断矩阵,本文为确定指标权重,向煤矿安全与应急救援方面的专家发放指标权重调查表,按照T.L.Saaty 1-9标度评分标准对模型各指标进行赋值。

3.1 计算权重向量

本文采用和积法[10]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2 各层评估指标权重

B1B2B30 690 2510 059C1C2C3C4C5C6C7C8C9C100 3840 3850 0880 1430 1240 0580 5210 2970 250 75D1D2D3D4D5D6D7D8D9D100 7240 1930 0830 2590 1340 5530 0540 2210 0940 685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0 2440 0670 6890 250 750 250 750 620 0960 284D21D22D23D24D25D26D27D28D290 2760 1470 0850 0380 4540 750 250 80 2

3.2 模糊综合评价

以田陈煤矿为例,通过联系该煤矿安全与应急救援方面的20位专家领导,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进行评价,将专家打分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专家数据统计表

三级指标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危险源辨识D100 70 300监测预警系统D20 050 350 550 050安全检查D30 150 50 3500井下作业人员培训D40 150 450 350 050救护队培训D50 050 30 550 10应急演练D60 550 250 050 150宣传教育工作D70 70 200 10井下设备、装备及应急物资情况D800 40 5500 05紧急避险系统D900 30 50 150 05隐患排查与控制D100 80 0500 10 05

续表

首先对第三层次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其中,对监测预警能力做综合评价,由表6可知其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权重:A11=(0.7240.1930.083)

计算得:B11=A11×R11=(0.0221,0.6159,0.3524,0.0097,0),由此类推,所有三级指标运算结果依次为:B12=(0.3875,0.3058,0.192,0.1147,0),B13=(0.548,0.1509,0.1686,0.0826,0.05),B14=(0.3512,0.4409,0.1979,0.0101,0),B21=(0.075,0.5125,0.4125,0,0),B22=(0.05,0.3875,0.475,0.0875,0),B23=(0.759,0.1216,0.0836,0.0358,0),B24=(0.2836,0.291,0.2768,0.1487,0),B31=(0.1375,0.4,0.4375,0.0125,0.0125),B32=(0,0.12,0.7,0.18,0)。

之后对二级指标进行复合运算,与三级指标的运算相同,用二级指标权重与上述结果构成的二级指标综合评价矩阵相乘,运算结果依次为:B1=(0.25612,0.430567,0.252378,0.056597,0.0044),B2=(0.491868,0.235806,0.204465,0.067891,0),B3=(0.034375,0.19,0.634375,0.138125,0.003125)。

最后对一级指标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B=(0.30221,0.367489,0.26289,0.064242,0.00322)。

以上所得结果B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等级的比例,为了取得具体的分值,需要对5个评价等级设立分值,如表4所示:

表4 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分数表

评语等级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分值范围100~8180~6160~4140~2120~0

取等级分数范围的中间值即C=(90,70,50,30,10)与结果B相乘,最后得到所评价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考评得分为S=68.02709,在“较强”分值范围内,因此总体评价等级为较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还可以求出各级指标得分情况,可以反映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清楚直观的找出优势和不足,从而全面地判断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4 结论

我国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较为薄弱,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且损失惨重,在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囊括了应急救援的全过程,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田陈煤矿实际情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应急救援能力水平。应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客观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便于煤矿企业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水平。通过对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结合煤矿自身条件,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1] 杨力,王蕾.基于ISM方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61.

[2] 王慧,刘统慧.基于人机环管的巷道掘进工作面安全系统分析[J].电子制作,2014,11:70-71.

[3] 汪滨琳,史波,周莹.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9,4:67-70.

[4] 魏红州.煤矿事故人因失误因素的灰色模糊分析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

[5] 祈迪.煤炭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

[6] 王征.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J].科技与企业,2015,17:61.

[7] 郑双忠,邓云峰.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6:943-946.

[8] 梁冰,秦冰,孙福玉.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5,4:728-735.

[9] 杨涛,顾建华.重特大事故危险因素及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煤炭学报,2009,9:1190-1193.

[10] 何斌,陈灿.层次分析法中和积法(ANC)排序结果的理论推导[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1-1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SHANG Zhen ,ZHANG Hong

(NorthChina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Yanjiao, 101601,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emergency rescue in coal m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for safe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ident, the emergency rescue of coal mine enterprise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before-accident, during-accident and after-accident, the effect upon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on the three stages i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people,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The specific indexes of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are selected and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of Tianchen Coal Mine.

coal mine;emergency rescue;influence factor;index system

2016-02-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42015067,3142015078)

商振(1989-),男,河北秦皇岛人,华北科技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安全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E-mail:1779758480@qq.com

TD773

A

1672-7169(2016)02-0045-06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救援煤矿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救援行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