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改善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2-05金秀梅
金秀梅
优质护理在改善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金秀梅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改善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
【关键词】心律失常;优质护理;应用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性脏病为多见[1]。因该病反复发作,病程长,往往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患者一般都会产生心理上的负面情绪[2]。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0.85±11.54)岁,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1.12±10.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心律失常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心律失常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一般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健康引导等。
1.2.1 一般护理 加强患者病房的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叮嘱患者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
1.2.2 环境护理 为病患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患者的病房整洁干净,室内光线不宜过强,调整病房中温度与湿度,限制探视人员数量,禁止喧哗嘈杂。
1.2.3心理护理 心律失常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常常伴有烦躁、焦虑、不安、悲观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开导患者,时刻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症状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症状、血压、心率等,若患者出现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症状则提示患者病情出现紧急情况,护理人员需赶快报告主治医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1.2.5 饮食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要指导患者的家属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多食用富VB、VC及钙和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代谢,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应,避食辛辣刺激食物同时禁烟酒。
1.2.6健康宣传 向患者讲解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标准的体重;注意季节天气变化,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0~10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的评分调查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数据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60.2±3.4)分,抑郁评分为(63.4±3.8)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35.6±4.2)分,抑郁评分为(40.0±5.5)分,护理满意度(9.0±1.8分)分;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61.0±2.6)分,抑郁评分为(62.6±4.2)分,护理满意度(4.5±2.0)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39.1±4.0)分,抑郁评分为(46.6±4.5)分,护理满意度(3.9±2.5)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形式、类型,心功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3],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尔的房性期前收缩这些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4],在临床并没有表现,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出现猝死、阿-斯综合征等。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5-6]。很多时候造成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不消除,很难真正控制住,它就像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可能随时都会发作,因此心律失常对于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7-8]。
在研究过程中对观察组采用的优质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进行了全面、细心的指导,体现了以患者为主[9]通过环境、心理、饮食等优质护理加强了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的积极性[10]。
综上所述,给予心律失常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石少波,杨波,梁锦军.抑郁症与室性心律失常[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5):386-388.
[2] 张彩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5):3309-3310.
[3] 许玲,李瑶.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8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40-41.
[4] 马长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2(5):18-20.
[5] 李晶,李海涛,王娜,等.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82.
[6] 尹进.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9-10.
[7] 周光.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4):1-2.
[8] 袁莉.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4):3703-3704.
[9] 许金华.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18-719.
[10] 王素冬,邢凤梅,钟雪莲,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关护理指标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31-33.
Application Valu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JIN Xiumei Department of Circulatory Internal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ial,Changchun Jilin 1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value of negative emotions.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Result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 of eas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Key words】Arrhythmia,High quality nurs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22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67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循环内科,吉林 长春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