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疗保险筹资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2016-02-05张雪娇
张雪娇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6
德国医疗保险筹资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张雪娇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是社会共担风险,以保证社会安定。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医疗保险筹资的模式,然后概述了我国医疗保险筹资现状并根据调查数据所推算的结果进行了保险费率的预测。通过分析德国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的经验得到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医疗保险筹资;德国;中国;启示
一、德国的医疗保险筹资模式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Statutory Health Insurance,SHI)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补助和参保者缴费两个部分,其中,以后者为主,政府税收补助的作用是为那些失业人员、学生等非义务缴费者提供保障。
(一)参保者缴费和参保者费用共担
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根据缴费人群的不同分为雇员缴费机制和特殊人群缴费机制两种。若雇员的合法收入没有超过最高上限则被强制参加医疗保险,反之则自愿参加。在法定医疗保险建立的初期,雇主和雇员分担的比例是1:2,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48年,然后就调整为1:1。为了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并激发国民参保的积极性,各个疾病基金对缴费工资设置了上限。作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实习人员、学生等特殊群体,法定医疗保险也都做了相关规定以保证他们的权益,例如月工资低于缴费底线的实习人员的缴费金额由实习单位全权负责、退休人员按照其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和标准来缴费、失业人员可以领取相应的救济金和保证金等等。德国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引入了费用担机制,参保者将对所购买医疗器械或者医药承担10%-20%的比例,费用共付取代了多数保险共付,参保者分担法律规定的费用。随着费用分担机制的开展,德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中患者自负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政府税收补助
这在德国的资料筹资来源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2004年之后,为了减轻参保者的缴费比例,同时让保险基金正常运行发挥其作用,政府对医疗保险的直接补助力度加大了,其基金主要用于拥有较高公益性的项目,例如国民健康教育、残疾人保障等等。
二、中国医疗保险筹资的现状
如今,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此时实施的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去应对老龄化、实现保障的目标,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卫生部根据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卫生服务的调查结果测算得出了中国各年龄段的人均医疗消费权重。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55-6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的医疗消费比重是较大的,也可以说占有较大份额医疗保险比重的人群是离退休人员。现实中,如今离退休人员和在岗职工的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为2.2:1。从筹资这个方面出发,怎样满足需求同时又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作出科学研究和预测。
三、德国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若要达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就一定要把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基础,因此,医疗保险资金的筹资机制应该引起重视。众所周知,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筹措机制的国家,也是有着最完善的制度的国家,因此我国应该多多借鉴德国的宝贵经验。
(一)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对保险覆盖面进行扩大,对筹资水平进行提高,以达成社会共济这一目标。德国完善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不但保证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而且也保证了适度的筹资水平,这同时实现了社会共济和风险转移两个目标。与德国相比较,我国的筹集水平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也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共济。经过调查,本人认为我国若要改革基本的医疗保险筹措机制,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将行、管、办分开,政府以宏观监管为主要方式。就像德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筹资主体就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它是独立于政府存在的,联邦政府通过法律措施来强制人民参保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监管。第二,为了提高保障水平,应该将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进行提高。第三,逐渐取消个人账户,实现真正的社会共济。取消个人账户,将所征收的费用都纳入到社会统筹中来,这样不但降低了管理费用,而且有助费用的统一管理和支付。
(二)通过对供需双方的行为进行规范,来达到合理控制卫生费用的目的。由于很多医院都是实行后付制,也就是病人在进行完服务项目之后付费,因而常常发生大额处方和付费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社区中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实现其手诊功能,导致患者大批量的涌入大医院,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了麻烦。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供需双方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将需方的自付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关研究表明这个范围应该是15%到20%,且低层次医院的自付比例应该低于高层级的。第二,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预防和保健功能,在社区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以人头为单位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当然,这需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第三,学习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医院大力推行按病种预付制,与此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机制,预防弄虚作假和不利诱导。
[参考文献]
[1]王东进.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前提[J].中国医疗保险,2010,22(7):8-10.
[2]张晓,刘蓉,胡汉辉.建立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J].中国医疗保险,2011,28(1):25-29.
作者简介:张雪娇(1990-),女,汉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D91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1-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