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中节奏与声音的重要性
2016-02-05奚雅琴
奚雅琴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甘南 747000)
论声乐演唱中节奏与声音的重要性
奚雅琴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甘南 747000)
【摘要】对艺术范畴的音乐领域中的声乐演唱来讲,乐感及理论水平、舞台表演等体现着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及功底,节奏的把握和声音的“特性”对于一首作品的完整表现极为重要。本文将重点从节奏和声音“特性”出发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训练;特性
音乐作品是由词作者和曲作者的感情体验、社会阅历及自我感悟创作而成,是真实的、感动的生命体验。声乐演唱将其以声音的舞台艺术体现展现给世人聆听或制成影视音响将其欣赏,无形中形成“二度创作”,根据演唱者的声音特色、情感领悟、韵味内涵等的不同,演唱同一首声乐作品会形成不同的演唱风格,所以节奏的把握和声音的“特性”在音乐作品中尤显重要。
一、节奏训练及其把握
节奏在音乐中是重要的支架部分,是音乐的动力和灵魂,它的存在是音乐和谐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节奏音乐旋律就会变的混乱。
节奏就像人体的脉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平静时脉搏是平缓的,像音乐中的四分音符一样平稳进行;如果兴奋或者激动的时候脉搏是增快的,就像四个十六分音符一样急促。不论快慢,它总会有一个基本速度保持不变,即核心节奏,这样在一首声乐作品中才会完整。
这里所说的节奏和节拍是不同的概念。节拍即四四拍、四二拍、八六拍、八三拍……节奏则是在节拍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节奏类型,如:(八分音符) ,两个八分音符形成了一拍,即在一拍中读作“哒哒”,(两个十六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也是形成一拍,但它比八分音符的时值短一半,所以读作是“哒哒哒哒”。还有好多的更复杂的节奏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提高节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更好的为声乐演唱作铺垫。
节奏具有律动感和感觉,如果只是单纯的没有感情的打节奏或者按照节奏的时值进行演唱,如同一个匠人在应付公事一般何谈感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节奏训练与把握程度呢?
1、教师首先将几条易难节奏以每条六小节形式写到黑板,给出基本速度直接点名让学生进行读打,针对班级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从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制定;
2、锻炼学生听觉训练,教师用钢琴弹奏节奏让学生记录并拍打,可采取分组比赛或者自愿听辨,了解学生把握节奏的程度及耳朵的灵敏度,对条件好的学生加深听力难度,对于薄弱同学由易到难进行训练;
3、教师可通过语言感觉、声音感觉、形态感觉等方面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各种节奏或者音乐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不同的节奏型或者伴奏谱,来展现他们不同的节奏类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音乐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在班级的大课堂中展现了每个人的个性。
节奏训练对于学生来讲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教师应用“寓教于乐”,采用玩与学相结合的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感带来的律动感和欢快乐趣。
二、声音的“特性”养成
歌唱的声音其实就是说话的声音,只不过是加了带有音乐节奏的快速说话。所以声音的“特性”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说话。
一切事物都是在共性中寻找个性才会有比较,才会凸显独特魅力。拿声乐演唱中的音乐作品来讲,大多被传唱或者供大家视觉听觉所欣赏的音乐作品都是由人演唱出来,即一人一首成名曲,所以大家总认为谁谁没有原唱唱的好听,其比较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为了追求模仿原唱的声音特色而忽略了音乐的本身。
“因为嗓子条件不一样,所以唱的声音是一个人一个样。不要拼命去模仿别人,要唱出自己的声音特点”。这是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的话。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声音条件和音色,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条件。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帮助学生挖掘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刻意模仿这个音乐家或者那个艺术家的音色,这样才能推动音乐多元化的艺术发展。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整理我总结以下经验:
(一)树立科学、积极、良好的正确发声态度及训练方法
不论声音的共性还是特性,都应该在一个正确、科学的发声状态下才能进行。那么,何为正确而又科学呢?那就是“自然”。一切归于自然,一切始于自然。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演唱做示范或让学生聆听歌唱家演唱来熏染学生对于放松自然状态的感悟,在听觉上树立正确的概念。
(二)帮助学生掌握呼吸方法、技能技巧及训练方法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发声方法的过程中教授技术理论,自然吸气、呼气来达到作品间的过渡,声音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不要刻意模仿哪位歌唱家的声音,也不要作态扭捏、装腔作势的演唱作品,要达到“真、善、美”的艺术效果。
(三)引导学生寻找自我音色并不断训练沟通完善创新
好的教师不是只负责理论层面的讲授和学习,而是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和创新,声乐教师也该如此。
在分辨音色好坏审美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观看音乐视频或者聆听作品分析作品,分析和归类各类音色特点,在心理上找寻最好的最舒服的音色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和嗓音类型指导和启发学生发觉自身音色特点,即“个人特性”并进行记忆。
不论是花腔女高音的夜莺吴碧霞还是丰蕴的美声歌唱家迪里拜尔,不论是粗狂敦厚的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还是各个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曲调的艺术家们,他们都在音乐领域中找寻属于自己的那种声音“特性”,并在不断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走向创新。
作为音乐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及科学、自然的发声方法和演唱风格,在音乐的共性中寻找学生个性并进行不断创新,在发展迅速的今天来讲唱出新时代的“特性”声音,谱唱出一首首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1992.
[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奚雅琴(1978—),女,藏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教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