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土地测量实操运用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6-02-05刁金虎李志宏聂世超

山西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刁金虎 李志宏 聂世超

夏邑县国土资源局,河南 夏邑 476000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土地测量实操运用问题的几点思考

刁金虎李志宏聂世超

夏邑县国土资源局,河南夏邑476000

摘要:GPS技术广泛的运用,不仅满足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需求,更将推向了现代化的可能,很好的解决土地测量的难题和协调人地关系。本文剖析了GPS技术原理与特点,讲述了GPS土地测量作业模式,进而分析GPS技术在土地测量实操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GPS);土地测量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得到大力运用,但在土地测量实操运用依旧存在GPS控制点点位选择不合理、卫星轨道误差难以消除、地形对大地水准面高的影响易被忽略、地形对大地水准面高的影响易被忽略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科学把控GPS控制点点位选择、大力推进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直接法的实践指导、寻求消除卫星轨道误差的解决方案和积极推广基于网络GPS或大地水准面模型的集成方法与应用系统。

一、GPS在土地测量运用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管理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在开展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分析。当今国内主要勘测技术是地籍勘测技术和方法的集成,第一要务就是取得准确的资料保证勘测工作顺利的进行,随着GPS技术在土地勘测中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数据资料的精度和工程的进度得到可靠的保证,也消除时间紧、工作区域分散等不利情况。

全球定位系统(GPS),又称“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它是1993年由美国正式投入使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于将定位导航技术与无线电通讯技术相结合,具有高精度、实时性、自动化特点,能够在统一坐标框架内适应各种复杂地貌地形提供高精度(分米或厘米级)的空间定位,有效避免了传统土地勘测定界主要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观测范围小、测量精度低、测程短、受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大大减轻了过往外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但是由于GPS技术受限于自身和外在的一些因素,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中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GPS控制点点位选择不合理。GPS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但要求必须和1954北京坐标系进行转换,此外GPS测量要求采用地方或城市独立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应具备下列技术参数:参考椭球几何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值、纵横坐标的加常数、投影面正常高、测区平均高程异常、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但实际操作中测量员往往并不能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标进行坐标转换,致使地区数据标准混乱数据不统一,造成土地测量工作效率低和测量经费的浪费。此外,由于GPS技术是通过信号接收机及相关设备,接受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量,并经过数据处理而完成定位工作,需要测量员对GPS控制点周边的交通、通讯、供电、气象及大地点等情况进行了解,而实际操作中测量员往往任意选点,造成测绘数据失真。

二、GPS土地勘测作业模式

目前GPS在土地勘测运用比较广泛,主要作业模式有常规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三种。

(一)常规静态相对定位

用于土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采用2台或以上的接收机,在基线的两端点安置,同步观测四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120min,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高。另外可以通过平差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二)快速静态定位

用于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控制点加密及界址点测量,在测区内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机,起作用就是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其作业特点就是速度快、精度高,但在可高性能上较差。

(三)GPS—RTK实时动态定位

GPS—RTK实时动态定位广泛用于土地测量,在测定界址点上精度能达到厘米级,并可随时获取精确地地籍图。其技术进行定位要求是基准站接收机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基础上。

三、土地测量运用中精确度的主要策略

强化制度建设,落实校审制度,加强质量控制。首先,必须构建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强化对土地测量过程的管理,明确权责义务,形成完整化、统一化的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从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标识、核查、检验等方面制定出细致的合理规定,形成具体文件,使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其次,完善质量策划控制,构建严格的成果核查体系。严密遵照土地测量的基本要求,匹配科学的人力基础,制定切实有效的测绘方案。并严格按照地形实际,找出影响整个土地测量控制水平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再者,确保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土地测量规范进行操作准备,强化过程的监测与督查。保障整个操作过程的受控性。此外,还需落实校审制度,严格贯彻三级校审制度,保证校对率与自检率均为100%。同时确保审核工作量可达30%,审定工作量超过15%。针对校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尽最大可能保障土地测量的精确性。

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提升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明确设备在土地测量过程中的具体缺陷,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通过从强化制度建设,落实校审制度,加强质量控制,做好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土地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着手,明确土地测量岗位各员工的具体职责,深化其责任意识,尽最大可能降低土地测量缺陷,提高土地测量的精确度,提升土地测量质量。

四、结语

GPS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在现实中运用很广,尤其在土地测量中不可或缺,GPS技术在勘测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减轻了测量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对GPS土地测量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不断推动土地测量和整个土地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习军,王道林,郭金运.GP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5,06:37-40.

[2]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大地测量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晃定波.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N].中国测绘报,2003.12s.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135-01

猜你喜欢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助力黑鹳保护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认识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蘑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