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江苏省初中音乐新教材的创新理念

2016-02-05褚亚男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新教材江苏省中学

褚亚男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浅谈江苏省初中音乐新教材的创新理念

褚亚男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有所改变,教学形式有所突破。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搭建新的基础台阶,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审美;兴趣;个性

江苏省初中音乐使用的是苏少版新编教材,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新教材以单元的结构编排,每单元包含一个人文主题,由“表现与实践”、“感受与欣赏”、“活动与创造”三大项活动组成,内容综合性较强。同时,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搭建新的基础台阶,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

一、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体验过程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使学生产生对美的热爱,形成审美情操。音乐教育只有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初中音乐新教材里的教学内容一般都蕴涵在教材中,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充分注意其中的审美因素。要关注音乐题材的立意美、音乐内容的意境美、音乐情感的表现美、音乐表现手段的艺术美。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感受与欣赏中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歌颂了纯洁而真挚的爱情,鞭挞了残酷、丑恶的封建礼教。从意境上看,美丽的春天景色、草桥结拜的情景、三年共读的喜悦、十八相送的依恋、楼台相会的缠绵、英台抗婚的激情等富于戏剧性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表现出强烈的、多姿多彩而变化多端的情感内涵;而这所有的情感内涵又都是通过各音乐要素和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

此外,音乐新课程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则是必须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展开。随之而来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应该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而不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性质,更不是要培养音乐家。因此,面向全体学生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本文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并不等于要抹杀学生的个性。恰恰相反,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是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音乐能力很弱的学生。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

允许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由发挥个性。例如,在学唱《龙文》的过程中,老师尽可能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但在课堂上,老师还是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做出自己的安排。至于那些要求用特殊学习方式学习音乐的少数学生,能在课堂上给予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在课堂上满足的,在课下予以满足。

三、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例如欣赏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仅靠老师传授性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搜集有关作品的音响音像材料、收集与其相关的文字介绍材料、了解德沃夏克的生平和贡献,在课堂上认真地聆听音乐、积极地参与讨论,思考自己打算探究的那些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说过:“一切学习的本质都是创造。”音乐课中最为常见的教学内容:唱歌、演奏、欣赏音乐等,都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老师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和创造性的理解和评价。例如,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时,启发学生想象1830年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在华沙起义的情景,这首作品在演奏中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力度、速度来倾诉内心的痛苦与呐喊呢?

四、结语

音乐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江苏省新初中音乐教材编订既充分体现音乐作品的审美特征,又考虑导所有学生的理解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为学生所接受,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郑莉著.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

[2]徐希茅著.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3]王宏建著.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褚亚男(1983—),女,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新教材江苏省中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江苏省交通图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在多解中学创新
江苏省政区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