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腮腺炎经验撷菁
2016-02-05张帆指导刘健
张帆 指导:刘健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名医传承·
刘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腮腺炎经验撷菁
张帆1指导:刘健2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丧失关节功能,致残率高[1]。本病属于中医“痹病”、“历节”、“尪痹”范畴。
腮腺炎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无边为特征。中医学称为“痄腮”,也有“慢性发颐”的称法。足阳明胃经、足少阻胆经之行于面颊、耳前。温热病后,余邪未清,热毒不能外达,结聚阳明、少阳之络,蕴结颐颌之间发为腮颊肿痛;另有脾胃素有积热,循经上攻,结于腮部,发为颐肿。如果治疗不当,邪伏于内,湿热熏蒸,壅阻腮颊,进而致腮部反复肿胀呈慢性过程。
本文结合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腮腺炎的临床经验。浅谈刘健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腮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药特色,为临床提供借鉴。
1 病因病机
1.1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刘健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本病为内外合邪而发病,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以脾虚为先,脾虚湿盛、痰浊内生是致病的基础[2]。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1.1.1脾虚为本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认识最早见于《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外邪为痹症发生的主要外因,正气不足则为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太阳不足,病脾痹”。《难经》曰:“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充足,则邪不易侵人体,而脾胃素虚的人,常会由外受寒湿之邪、内受饮食失节、劳倦内伤进一步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气机不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还使气血生化乏源,肌肉不丰,四肢关节失养;久则气血亏虚,筋骨血脉失去调养,营卫失调,外邪乘虚而入,着于筋脉。
1.1.2痰瘀互结,脉络阻滞基础因素脾虚湿胜,不能运化水谷,痰浊内生,可分为热痰、寒痰;痰凝日久,阻塞经脉,进而导致血流不畅,致痰瘀互结,阻滞脉络,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变形、肢体困重、僵硬、皮下结节、肢体麻木、日轻夜重、病处固定而拒按,面色晦暗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久病入络”之说:“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俱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经用虫类搜剔,以动药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3]
1.1.3气血不足,营卫失调为其重要因素《内经》在论述痹证的发病机制时指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灵枢·阴阳十五人篇》)、“血气皆少,… …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灵枢·五变》)。皆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皮肉不坚而病痹[4]。《圣济总录》亦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虚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正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营卫之气有濡养、调节、卫外固表、抵御外邪等作用,当气血充沛,正常循行时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当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时则无法发挥这些功能,因而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脾虚常导致气血不足,营卫失调。
1.2腮腺炎病因病机纵观历代医家对腮腺炎的病因病机分析,可分为外感疫毒、内伤。内伤又可分为热度蕴结、湿热壅胜、情志内伤等。
1.2.1外感疫毒中医辨证认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乃胃风热邪毒外侵,少阳经络受阻,结于腮部郁而不散,而邪毒难以除祛,且易反复发作,故由急性转为慢性。明张景岳认为,痄腮是“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而发[5]。外感可分为“风温”、“风热湿痰”、风热毒气”、“温毒”、“瘟毒”几种,而与类风湿关节关系密切当属“风热湿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身湿性较重,复感风热之邪,或风热湿痰的腮腺炎患者本身就存在一个病理灶,可以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一个诱因;当然其他几个证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身上也不乏表现。
1.2.2内伤热毒蕴结,邪在肺卫不解,进而风温邪毒入胃经,触动机体的伏热,内外相合,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壮热烦躁;《温疫论》曰: “温热毒邪,协少阳相火上攻耳下,硬结作痛。”意思则为胆胃之火随络循行,上攻腮颊,血行受阻,凝聚局部,则腮部硬肿疼痛;若平时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或邪热犯胃,脾胃积热,胃火上攻头面,也发痄腮。刘完素则认为痄腮乃“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薛己则指出,“痄腮属足阳明胃经”[6]。除了外因,内伤也为本病发病原因之一。如清代俞嘉言认为本病除了外邪致病外,还与机体内有积热有关。如《医门法律》指出: “腮肿亦名痄腮,因风热或膏粱积热而作”。清代吴谦与之持有同样观点,如《医宗金鉴·面部》[7]: “痄腮胃热是其端,初起焮痛热复寒,高肿焮红风与热,平肿色淡热湿原。”又明代薛已《外科枢要· 论痄腮》[8]: “痄腮属足阳明胃经,或外因风热所乘,或内因积热所致。”明确地阐明了脾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示饮食失节导致脾胃积热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朱丹溪则认为痄腮是因“湿气在高巅之上”[9]。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侵犯巅顶,郁久化热,留而不去,蕴阻经脉,故为痄腮。 情志因素也可为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情绪上波动大可扰乱气机,进而导致病变,例如《素问·举痛论》所言: “百病之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10]《灵枢经·百病始生》曰: “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11]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壅盛型此证型又称为风湿热痹证、热毒痹阻证。由于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者湿热(毒)邪侵入机体,局部则以郁结上交,发为痄腮;全身可气血壅滞不通,痹阻脉络导致尪痹。
症状:单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屡屡复发;关节局部肿痛,重着、触之灼热,口干不欲饮,脘腹胀闷,纳食不馨,便干或黏滞不爽,小便赤或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健脾利湿
药物: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法半夏、陈皮 、猪苓、茯苓、薏苡仁、生大黄、甘草等。
中成药:复方芪薏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每次各3粒,1日3次。
2.2脾虚湿盛型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气机不利,久则气血亏虚,筋骨血脉失去调养,营卫失调,外邪乘虚而入。风热邪毒外侵,于少阳经络受阻并结于腮部郁而不散,此时腮腺炎可表现为坚硬拒按,也可为疼痛绵绵,按之柔软,局部肤温不高,均可复发;而全身四肢大小关节漫肿,肤温不热,眼睑浮肿,偶有腹泻,舌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药物:茯苓、白术、陈皮、扁豆、山药、薏苡仁、泽泻、车前草、桔梗、金银花、连翘等。
中成药:复方芪薏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每次各3粒,1日3次。
2.3气血亏虚型病程日久,耗气伤血,无法濡养皮肉筋骨,在表则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或颌下漫肿疼痛触之隐痛,迁延不愈,病程绵绵;在内,四肢肌肉、筋骨失于濡养,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四肢肿胀不明显,关节隐痛、麻木,食不香,胃脘隐胀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除湿,托里解毒。
药物: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丹参、川芎、桔梗、金银花、连翘等。
中成药:复方芪薏胶囊、痹祺胶囊,每次各3粒,1日3次。
3 典型病例
女,62岁,类风湿关节炎9年余,于2011年12月3日初次就诊。刻下:双手、双膝关节疼痛,伴双手晨僵>30 min/d,握拳不固;咳嗽咯白色痰,右腮腺肿痛,腹胀,纳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腮腺炎。
中医诊断:痹证 (湿热壅盛、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辅以理气化滞、止咳化痰。
方药:蒲公英3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板蓝根30 g,黄芩30 g,法半夏15 g,青皮15 g,陈皮15 g,猪苓15 g,茯苓15 g,薏苡仁30 g,杏仁15 g,桔梗15 g,生大黄30 g,火麻仁30 g,泽泻15 g,车前草30 g,甘草5 g。7剂,水煎服,1日1剂。
方解:
(1)清热解毒:蒲公英、金银花、连翘 、板蓝根。蒲公英、黄芩为刘健教授治痹症常用药,在本病例中一是用于清热利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二是清热解毒。板蓝根性苦寒,治疗痄腮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与其他三味药相得益彰。金银花、连翘除了具有中医的清热解毒的功效,两者在现代药理中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金色球菌为腮腺炎主要为致病菌。
(2)健脾祛湿:猪苓、茯苓、薏苡仁三者健脾祛湿,薏苡仁善除痹,对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法半夏、青皮、陈皮健脾,除胀治疗患者腹胀,纳差症状。
(4)生大黄、火麻仁,大黄用量至30 g,不仅用于湿热之邪的去除,又可抑菌解毒的功效;该例为老年患者,配上火麻仁润肠通便考虑到年老血液枯燥这一特点,因人制宜。
(5)杏仁、桔梗、泽泻、车前草,杏仁、桔梗止咳化痰,两者又可通便;泽泻、车前草两者为下焦湿热常用药,与黄芩清中上焦湿热相对应。
纵观本剂方药,各个药物不是单一作用,各味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层层相扣共同发挥药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同时治疗腮腺炎。
患者服用7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腮腺显好转,肿块有所消退,上方继服14 帖后关节疼痛改善,咳嗽咯白色痰症状基本痊愈,故去杏仁、桔梗,仍感腹胀、大便仍干,故予颗粒剂大黄、大腹皮、肉苁蓉、桃仁、火麻仁各1包加入上述汤剂,14剂后,腮腺炎肿块进一步消退,去蒲公英、金银花、连翘 、板蓝根,巩固服药2个月,随访至今,腮腺炎未复发。
[1]刘维.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85-193.
[2]刘健.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1-4.
[3]柴可夫.类风湿性关节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
[4]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612.
[5]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M].夏之秋,校注.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59,336.
[6]陶西凯,陈仁寿,杨亚龙.痄腮的源流与证治[J].中医药信息,2010,27(1):4-7.
[7]清·吴谦.医宗金鉴[M]. 闫志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740.
[8]医学全书·薛立斋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53.
[9]元·朱丹溪.丹溪心法[M]. 田思胜,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2-33.
[10]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21.
[11] 灵枢经[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11);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省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科条[2008]150号)
张帆,硕士在读,Email:hekate1989@163.com
刘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jianahzy@126.com
R593.22
B
10.3969/J.issn.1672-6790.2016.04.033
2015-10-26)
刘健: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中医院副院长、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全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杰出青年中医,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12项,获科技成果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3部,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