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游泳教学中的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2016-02-04史伟娟陈彬陈三忠

武术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应对策略大学生

史伟娟 陈彬 陈三忠

摘要:文章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游泳教学中一些常见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比如对水的兴趣、怕水心理及厌水心理,并结合调查和实践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应加以诱导和保护;对缺乏兴趣和兴趣较差的学生应采取使用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产生怕水心理和厌水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干预,予以减轻或排除,应提升教学进度和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游泳运动 大学生 心理特点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2-0129-03

1.前言

随着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举行,我国游泳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游泳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热爱。游泳的教学离不开水的特殊环境,这项运动与其他项目明显不同,游泳运动中人体在环境、运动方式、呼吸方式等方面,都有游泳运动所特有的特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进行游泳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得到更多的关注,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游泳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心理特点来实施教学,调整教学方案,加速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2013、2014、2015级游泳选项课学生300人,年龄在17-22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搜集、整理有关书籍材料。

2.2.2问卷调查法

针对大学生游泳课心理问题提出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87份,有效率为95.7%。

2.2.3统计分析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在游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心理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是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和积极心理因素,它在学生进行游泳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对水和游泳运动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训练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诱导和延续。同时,怕水心理也是游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阻碍教学进程的不良心理因素,尤其在教学初始阶段。怕水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于水上运动的不了解、溺水事件的恶劣影响及教学过程中亲身体验。这三方面因素都会导致学习者怕水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在游泳过程中一旦产生了怕水的心理,不仅会使他们因为恐惧产生消极的练习状态,也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怕水心理的产生对学生在学习游泳时的信心和积极性给以打击,而且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使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受到限制,阻碍游泳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厌水心理也是阻碍游泳教学的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会出现厌水心理,而厌水心理的产生将导致学生对游泳教学的消极对待,甚至终结,从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及强健体质的目的。厌水心理在不排除的状态下可能会伴随整个人生。

3.2.1对水的强烈兴趣产生的原因

学生对游泳产生的强烈兴趣多来自于上课前对此项运动的关注与了解。由于游泳运动环境特殊,因此游泳运动比陆上运动更省力且造成运动损伤几率较低。学会游泳并经常进行锻炼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掌握游泳,自身的安全会有保障,在水中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施救于人。在普通大学游泳课的开展及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由于游泳运动在水中进行,水的压力、阻力、浮力和较低水温的环境,使人体各部分器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通过游泳课的学习,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并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生活习惯,达到了体育课的最终目的。

3.2.2怕水心理产生的原因

3.2.2.1直接原因

游泳运动由于改变了人所习惯的直立运动姿势和空间定向的正常感觉,因此初学者平衡感觉受到刺激强于运动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水中并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控制自己的机体动作,从而很难达到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技能。游泳时要求运动者的呼吸方式与平常不同,要求人体在外界环境中用口吸气,在水中用口和鼻进行呼气,而吸气和呼气之间学生在水中需要口鼻适应短暂的闭气过程。由于游泳运动姿势和呼吸特点,大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失去平衡、呼吸困难、呛水和喝水等的情况,此刻由于对自身出现的不适甚至对健康的危害和安全的威胁使学生产生咱水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有所顾虑或在出现错误动作甚至造成不敢下水的后果。

3.2.2.2间接原因

游泳教学的特殊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便对游泳运动心存畏惧,而游泳运动中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屡见不鲜。在教学中看见或听说游泳事故对他人的伤害也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心态,给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间接使他们产生咱水心理。

3.2.3厌水心理的产生

3.2.3.1客观原因

在调查中得知,学习环境嘈杂、游泳馆气温与水温过低、泳池中水质差等;教师安排的运动量过大,学生过于疲劳;教师教法单一、枯燥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厌水心理的产生。

3.2.3.2主观原因

在调查中得知,学习态度和动机不明确,对游泳运动思维消极定式;意志力较差,没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弱;对游泳运动所产生的封建思想等都可导致学生厌水心理的产生。

4.保护有利心理和克服不良心理的对策

4.1诱导和保护有利心理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兴趣对教学十分有利,因此应加以诱导和保护。首先在下水前对学生进行游泳文化知识和游泳技术的简单讲解;其次在教学中讲解游泳赛事和优秀运动员训练经历,以激励练习者对游泳产生兴趣。最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开始时期多安排趣味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安全及难度教小的项目进行练习,诱导学生对游泳运动产生兴趣。endprint

4.2克服不良心理

4.2.1心理疏导

4.2.1.2正视不良心理

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和安全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游泳对人体体质发展,健康促进的作用;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为同学们讲解游泳运动的文化、力学特点及水上救护的知识,消除学生内心的顾虑。最后对于已经产生不良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分析,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疏导,使他们逐渐消除厌水和怕水的心理状态。

4.2.1.3建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游泳课的课堂练习阶段,要适时鼓励和引导练习者参与教学任务的练习。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下逐渐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消除内心对游泳运动的惧怕感。教师根据不同情形因材施教,对于有不良心理的学生,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授动作并给与正面评价。使学生缩小或消除不良心理,重塑信心,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练习的兴趣,使学生无顾虑的进行学习。

4.2.1.4培养学生游泳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高校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练习的动力。只有学生从根本上热爱游泳运动,才能坚持进行练习和改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引入游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我国游泳运动所取得的成绩及游泳运动员的励志经历,使得学生从心理上对游泳运动产生兴趣和热爱。

4.2.2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老师运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和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在进行的过程中体会求知需要并建立自信,消除顾忌、减轻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用专业术语来讲授动作技能,讲解时要形象、生动、易懂,并结合日常生活来描述,使学生深切的解读动作并大胆模仿。抓住重点和难点,将易错和改正的动作提前授予学生;标准、规范、优美的展示动作技能和精确分析重难点会提高学生的认知度。适度的衔接变换练习内容、不断给学生创造突破难点的经历都会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

同时,在练习中加入辅助帮助,会使学生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辅助教学法,就是在练习中借助外力来学习和改善运动技术。在水中实施辅助教学法,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效的克服不良心理,投入到动作的学习中去。随着动作技能的练习和强化,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逐渐建立,在课堂中会更加专注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4.2.3加强安全保护

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以熟悉水性开始,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放松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对水性的感觉和接触,能使学生机体得以适应,是掌握游泳技能的前提。学生在水中自如的掌握平衡并能控制自我肢体的运动,才能开始进行游泳运动的学习并在一定情况下保护自身的安全。在游泳运动学习过程中,游泳馆的安全措施和教师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下水以前对游泳缺乏安全感和信心是不可忽视的,这阻挡他们进行技能动作的练习,会给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怕水心理或厌水心理。因此,对学生的有效保护和帮助是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的有效保障。同时,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帮助,有利于减轻不良心理的压力,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除此之外,学习环境也会影响着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干净、清澈及适度的水下环境,会激发学生进行水下练习的兴趣,带给学生积极稳定的情绪。

5.结论

在高校游泳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特点有很大的联系。对学生的游泳运动的兴趣应加以诱导和保护;对缺乏兴趣和兴趣较差的学生应采取使用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产生怕水心理和厌水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予以减轻或排除。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特点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来制定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制定应对策略,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体,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进度和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应对策略大学生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