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特征
2016-02-04董刚
董刚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践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空手道竞赛规则的解读、技术的研判,总结归纳出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特征为:控制是核心;速度是关键。
关键词:空手道 技术 控制 速度 变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2-0063-02
随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脚步日益临近,东京奥组委新增项目的筛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已从候选的8个项目中选出了棒垒球、空手道、滑轮、攀岩、冲浪5大项,作为最终候选项目。空手道作为最具竞争实力的候选项目之一,也是国内发展势头最为强进的新兴运动项目之一,一旦变成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技术水平的问题。
空手道主要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型(套路),一种是组手(对打)。纵观国内近些年空手道组手技术教学,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是从其他专项转业到空手道这个项目上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空手道组手技术、战术和规则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够准确,进而导致训练水平不高、参赛成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等。如何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特征,值得大家集思广益、认真实践。
1.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践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空手道竞赛规则的解读、对近三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视频的研判、通过进修学习和带队训练实践以及执裁国内空手道赛事,总结归纳出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特征。
2.控制是核心
2.1对距离的控制
空手道组手比赛被称为“格斗的艺术,智者的游戏”,其最重要技术特征和竞赛核心是“点到即止”,这种严格的、可控的技术要求,最大化地保护了运动员的安全,是所有的站立式格斗最高的技艺境界。
“点到即止”不是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是控制自己,通过技艺取胜;要在高速、有力的击打得分部位时做到无伤害性的、轻微的、有节制的“轻微触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可以击中你,但我不会击伤你”,就像是手持一把锋利的砍刀,快速向对手的颈部砍击,在刀刃即将接触到对手的颈部或者轻触颈部皮肤时,做到停住并收回砍刀,只有这样精准地砍击才能称为“点到即止”,也就是“寸止”。组手比赛对距离有严格的要求,这个无伤害性的、轻微的、有节制的“轻微触碰”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距离太远不得分,距离太近则容易造成重击。
2.2对时机的控制
顺时而动、因机而发,能否抓住有利的时机,关键就在技术能达到最佳攻击效果时进攻并得分,这就是最好的时机。这其中包含两个时机,一个是有利的战机,一个是最利于技术动作发挥效果的时机。
有利的战机是战术时机,如:对手没有进攻之前或进攻犹豫时的抢攻;对手刚刚启动准备发起进攻时的迎击;对手进攻或防守结束、停顿时反击。而技术时机则是技术能达到最佳攻击效果时的进攻,这与对距离的控制相类似,就像攻击目标刚刚进入拳头可以发挥最大威力时的进攻。
2.3对姿态的控制
从技术动作层面看,空手道就是空手道,空手道就要有空手道的样子,只有在传统空手道理念的框架下,具有潜在攻击效果的技术动作才能具有“良好的姿势”,才能被称为“空手道动作”。空手道对其技术动作有极其严格和苛刻的要求,一个头歪体斜的中段逆击,即使击中得分部位,也不认为是得分技术,它必须是身体中正、击中得分部位,且动作可以延展(具有潜在攻击效果)这些同时具备,才能算是一个得分的技术。
2.4对点位的控制
空手道组手比赛得分的部位有七个:头部、面部、颈部、腹部、胸部、背部、胸腹侧面。能得分的技术动作,必须是击打在这些部位上的有效动作。
点位是击中对方的接触点,不同的点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对头部、面部、颈部要求是无伤害性的、轻微的、有节制的“轻微触碰”,对腹部、胸部、背部、胸腹侧面的要求是无伤害性的,且有节制的击打。
在点位选取中,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击打部位的选取,另一个是对该部位击打动作的选取。
在对面部的额头、眼睛、腮、鼻子、嘴、下颌的击打中,在这些得分部位中如何细化,如何有效取舍,才能做到精确打击,或者说选取那个部位对进攻方更有利,回答是首选下颌,原因之一是在整个面部只有下颌距离轴心最近,下颌的移动幅度和范围最小,其二是对眼睛、鼻子、嘴的有节制的“轻微触碰”也有可能会造成流血或者流泪的情况,而额头和腮的“轻微触碰”又容易发生位移,极易因为“过度触及”而被判罚。对面部进攻技术动作的选取应以拳法为主,因为对手的控制比对脚的控制更容易、更精确,且手比脚更接近得分部位。
3.速度是关键
拳谚云: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只要速度快,就没有坚不可摧的武功。空手道组手比赛的规则是“得分即停、先到先得”,也就是只要有一方先得分,主裁就会喊停(YAME),然后给得分方判分,再宣布比赛继续(TSUZUKETE HAJIME)。
3.1思维速度要快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眼睛观察、捕捉对手的一举一动的前提,对手动作被捕捉后,就要快速分析这个动作,对手动作的意图是什么,快速做出判断,然后做出决定。战机稍纵即逝,稍有迟疑,场上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观察-分析-判断-决定-连串的思维过程要迅速敏捷,才能捕捉有效战机,及时、合理地做出相应反应,进而完成有效的得分技术。
3.2技术动作完成速度
拳谚说“快打慢”“拳似流星”,技术动作从开始起动到击中目标再到保持“残心”,都要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在调整距离、方向、角度,调整身体姿态,做出合适的攻击动作,都体现了一个关键字“快”。
3.3技术动作变化速度
随着空手道技术水平的提高,选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代空手道比赛,选手间的单一技术动作间的差距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主要差距就是单一技术的变化、连接、组合上。以左式前手上段拳为例,可以变化为右式前手上段拳,可以变化为进步的前手上段拳,可以变化为退步的前手上段拳;可以连接为左式前手上段拳+右式前手上段拳,也可以连接为进步的前手上段拳+退步的前手上段拳。变化与连接的速度决定了整个动作的速度。
4.结语
本文在世界空手道联盟规则的指引下归纳和概括出空手道组手技术动作特征:控制是核心;速度是关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