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及其启示

2016-02-04王潇爽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管理教育

王潇爽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及其启示

王潇爽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美国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美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分权化,高校评估特色突出,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劳动力需求。通过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和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及管理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2015-2016年度世界大学QS综合排名前30名中,美国高校占了14名,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以绝对优势胜过其他国家高校。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就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心,其高等教育及管理体制特点显著,具有独特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评估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特色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学习美国的高等教育特点和管理做法,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和管理水平。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美国取得政治独立后,农业、工业革命兴起,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使得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很快的融入到了高等教育中[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开始显现,美国意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将高等教育建设提升至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技革命兴起,高等教育随之迅速发展,1958年前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科技强国地位遭到挑战,民众将这次科技落后归结为高等教育的失败[1],开始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

二、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可将其分为三种:集权型,分权型,结合型。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分权型,行政管理权不在联邦政府,而是分权在州和地方政府或私人组织。

联邦政府发挥指导、服务作用,负责立法并按照国会指示向各州分配经费。州政府主要承担高校办学、变更审批、专业设置、办学考核、学位证审批和发放、教师资格认证等事务,各州设有教育厅长或州督学,具有管理高校的权利,但不干涉高校自治[2]。各地方高校对学校管理享有较大自治权利,在州政府的授权下,自主经营,其中,私立大学的行政权由办学机构推选的校董会享有,公立大学的校董会对由州政府选举或任命,对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掌握较大自主权利。[3]

三、美国高等教育理念与特点

高等教育的第三职能是社会服务,美国高校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着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理念。美国高等教育能够自觉的准确的反映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与社会发展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1]。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后,赠地学院运动开展,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下了基础,是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典型例子。[4]

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在于高校的层次性和多元化。美国大约有4000所高校,其中,公立院校1700多所,私立学院2300多所,接收当地生源和继续教育的社区大学近1000所,在全国在校生中外国学生占到总数的近1.5%,学生来源多元。

高校可分为七类:研究型大学、只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生和本科学位的大学、大专及大专学位的大学、专科性质的大学、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学校。高等教育中设有大专课程的两年制学院、大学本科课程的四年制学院、研究生院、医学或法学等特点专业的专业学院等。

高校的校历制度各有不同分为学期制和学季制。学期制与我国相似,一学年有两个学期共三十到三十二个学习周,上半年的十五至十六个学习周称春学期,下半年的十五至十六个学习周称秋学期。学季制将一年的三十到三十二个学习周分为三个学季,除去暑假外,每个季度的十至十一个学习周为一学季。

四、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较为分散,这是由于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的管理则采用的是规则管理与个性管理相协调的办法,各高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执行这些制度约束学生和教师的行为。此外,美国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作为本科教育的重点之一,根据每个学生特点进行个性管理,特别关注人与人的交流,对于个案问题有对应的专家与其进行谈话交流,还有心理学、法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定期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及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答。

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过于集中和统一,民主化程度不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由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两极管理、省级政府为主。随着国际形式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还需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教育基金到建设资金,从开放生源到教师聘用,从内部评估到同行评估都应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校办学活力,使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能自主的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能直接照办国外高等教育模式,还应适应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不应盲目扩大占地面积,增加招生人数,开设新新兴专业,还需走内涵式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方向,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开设适于各类生源特点的多层次教育,使学生早晨走出校门,下午就能在岗位上动手操作。

我国高等教育应继续坚持创造性人才培育,开放授课方法,利用网络环境和现代教育科技,建立动态教育科研和学生管理系统。在教学和管理中注重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的培养。增加个性教育管理,开设法律、心理、职业规划等放面的专业咨询部门,解决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惑。

[1]武毅英,朱淑华.美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特征、原因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王潇爽.外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福建质量管理,2015(8).

[3]孙建荣,高建良等.美国高等院校的认可与评估[J].中国大学教学,2004(1).

[4]赵长明.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

G

A

猜你喜欢

大学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