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贬谪诗 逆境中磨练出的达观
2016-02-04杨阳
杨阳*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121000
论苏轼贬谪诗逆境中磨练出的达观
杨阳*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一生漂泊,辗转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远离家乡和朝堂。但他从不因失意而捶胸顿足,不因壮志未酬而悲痛,这是他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在贬谪中,有的诗人郁郁寡欢,有的诗人仍有一腔壮志无处施展,只能“栏杆拍遍”。而他,仍不忘初心,心系天下苍生,在徐州遇大水,于是庐于城上,组织抗洪;在黄州,因经济困窘而亲自耕种,写出了《东坡八首》一系列名作;在出任制诰兼侍读时看到了浙西六州的灾情,写下了《乞赈浙西六州状》;在第二次出知杭州时,平抑米价。在疾疫侵袭时,出私帑金五十两,置病坊,为灾民治病,在西湖堰塞时亲至湖上相度筹措,掘西湖,挖六井筑成“苏公堤”。他在其位谋其政,从不因自己被放逐而自暴自弃,失去对苍生的热爱与同情,他仍尽职尽责。除此之外,他还参禅、吟诗、交友,最后磨练出了达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既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又是自嘲,不过这种豁达与从容是镌刻在他的骨子里的,是他追求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写照。他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这是我想要探究的。
关键词:贬谪;变化;禅;生活态度;交友
一、变化因素——禅
苏轼与苏辙少年时在家乡的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所以他自小受道教启蒙,这也使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观。在《众妙堂记》中他写道“谪居海南,一日梦至其处,见张道士如平昔”,这就能表明道教对其影响之深,到其老年依旧记得老师的教诲。他的人生不只受道教影响,还有佛教。这从他的早期诗歌中就可以看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他把人生在世,漂泊不定,偶然留下的痕迹比作是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可以看出他对人生无法预测的怅惘。使他想起少年时与弟辙在应举途中经过一寺并宿其内,在寺庙墙上题诗的情景,感叹老僧已逝,他与弟为仕途而分隔两地,他也再没有机会回到旧寺的遗憾之情,也透露出他对往日旧迹的深情眷恋。在这里,他把人生中所遭遇的事情都归于偶然,有些许禅味。
苏轼刚到杭州三日,就上山去访僧,作了《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一诗,当然这时候禅在他心里还是“名寻道人实自娱”,只有一点地位,并不深刻。
他不仅自己思考禅学,还与僧人交往。熙宁五年,与文长老相识,并因是同乡而关系亲密:
万里家乡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得道,我余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江东。
前四句写思乡之情,与家乡相隔万里,无法归去,乡音已经改变,但遇到了同乡人,还是倍觉亲热,后四句在文长老面前说出心里话:文长老已成得道高僧,而自己除搜句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相比之下,滋生了失落之情。诗歌围绕苏轼的思乡之情展开,或与同乡人长谈,或对得道乡僧赞赏艳羡,或对自己入仕为官却一事无成表示无奈,情真意切,这是苏轼与文长老的第一次见面。第二次是在一年之后,有《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一诗,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伤痛与对长老病卧,无法传道的惋惜之情。
第三首作于此诗的后一年,这一年,文长老已经去世: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这是与文长老交好的第三年,也是第三次为他题诗。没想到文长老竟已去世。前四句像走马灯一样描绘了三年三次的相会:初见时老,再见则病,第三次竟已不在了,这一切都来得太快,像是弹指一挥间。诗中的老病死“三苦”与去来今“三生”相对,全是佛禅义理,说明人生命的短暂。后四句写出自己已经见惯了生命的消逝,但是会永远记得文长老并怀念他,最后希望来世和文长老相见,再度为友,促膝长谈,寄托了思念之情。此诗基调不甚悲伤,在简明的表达中,既有洒脱旷达,又有佛家的参悟,足以表现苏轼受佛道影响之大。
除文长老之外,苏轼还与多位禅师交往,如参寥,他与参寥同游百步洪,之后又给他写诗,也就是《送参寥师》,其中还用了大量佛语,1079年参寥经过高邮时与苏轼相会,苏轼写到“潜山道人独何事,夜半不眠听粥鼓”,在1083年参寥又从杭州来黄州看望苏轼,他们一起吟诗作诗,一起郊游观赏山水,一年之后才离开;此后苏轼也常为他写诗,可见两人友情之深厚。
对禅道的探索和与僧人的交往对于苏轼的心境的变化有促进作用,但并非是这一个因素。
二、变化因素——生活
苏轼一生生活贫苦,但却乐观豁达,安于贫困但不囿于贫困。做官前期他一直想要施展他的才华,为民请愿,反对新法中对民不利之处,却被王安石打压,无奈之中只能乞求外任。乌台诗案时,他写下了“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的诗句,可以看出他困窘的状况;诗案过后又写出了“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的诗句:家贫不敢像陶渊明那样休官回乡,现在做官只为养家糊口。但从此后几十年的经历来看,苏轼做官时仍在为民做事。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作了《初到黄州》一诗,描写了苏轼到黄州之后所看到的,也写出了他复杂的心境,前四句是自嘲,笑自己这一生都为言事写诗而获罪,又为谋生糊口而忙碌,老了之后所做的事却是荒唐的,黄州有好山好水好竹,深知江鱼味美,只觉阵阵笋香,后四句说自己是被贬谪之人,还可以再分到朝廷的俸禄,实在惭愧。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直面逆境的旷达胸怀,他苦中求乐,从平凡的景物里发现乐趣,表现出了他随遇而安的豁达。他虽自嘲自伤,但不自暴自弃;虽怕朝廷降难,但不改初衷;虽苦闷难平,但善于调节。
苏轼到黄州之后,住在定惠院中居住,常在欣赏风景时抒发情感,因看到了院子里刚刚开放的花,便想到了去年和今年之事,滋生了孤独之感;在《次韵前篇》中发出了“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和“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的感慨,将年轻时和年老时做对比。之后的“饥寒未至却安居,忧思已空今犹怕”又可以看到苏轼惊恐后怕,侥幸复生的心情,在恐惧的同时,他还是希望能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时机。
在这期间,他开始钻研佛法,思考人生,《题西林壁》应运而生,这既是首写景诗,又是首哲理诗,作于与参寥同游庐山时,前两句写出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横着看时,山脉连绵成岭,侧着看时,像是一座座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时,它的样子又各不相同,后两句借景说理,说出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感悟:为什么不知道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视野被眼前的山峦所遮挡,只是看到了很小一部分的景物,并不是全景,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我们的生活也如此,总有“一叶障目”的事情发生,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要看到实物的全貌,就要摆脱原有的思维和狭小的视野。
在到黄州的第四年,他的第四子苏遁降生,他大摆筵席,并为他作诗,诗中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其实是对自己这一生的嘲讽。世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会很聪明,他却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钝且笨拙,没有灾没有难的过完这一生。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孩子的希冀,可哪个父亲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愚笨呢?也只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罢了,诗中有玩世疾俗之意,更可以看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态度。
黄州是苏轼诗作的高峰期,除黄州外,在惠州初食荔枝,写了《荔枝叹》,把荔枝赞为“尤物”,在享受美味时,他仍惦记辛勤劳作的百姓,他认为风调雨顺,民不饥寒才是最好的祥瑞。在儋州时,他体察当地风土人情,因海南人从来不过“寒食节”,自己只能去找符林喝酒,借此来思念家乡,怀念故人;他贫困,甚至到了“饮食不具,药石无有”、“食芋饮水”的地步,然而即使这样,对于内心坚定的他来说,这些磨难也并不能真正击垮他;远在他乡,他也孤独,于是在上元节独坐;在《倦夜》中又长夜难眠,写出了自己常年奔波,无法回归故乡,年华老去,却一事无成的悲愤之情;他虽悲愤,但仍热爱生活,精于养生,在《汲江煎茶》中细心描绘自己在江边汲水煎茶的过程。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也正是这么多年的感悟,他不爱浓烈的狂欢而爱清淡的欢愉,寄寓着他清旷的生活态度。清苦的生活,乐观的态度,两相交织,构成了苏轼的一生。
三、变化因素——交友
苏轼有许多朋友,大多数都是在他贬谪地相识的,他们意气相投,关系一直都很好,苏轼每每与他们在一起时都要赋诗、游玩、长谈。这在他孤独的生活中添上了一抹色彩,经营友谊,成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离开密州,与赵成伯分别时写下了《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意思是年年岁岁没有穷尽,花每年都开得像今年一样,可是人却老了,后两句用了崔护旧地重游却不见故人的事情来做结,喻来年赵成伯如果再来赏释迦院的牡丹时,会想念在远方的自己。这也明显是对面写法,正面应是:当在远方的我看到牡丹盛开的时候,就会想起当年和赵倅同赏牡丹的情景,想起赵倅在物是人非的地方思念我,我也同样在远方思念他。这可以看出苏轼对朋友的重视。
他的诗中常用对面写法,在《又送郑户曹》中,也用了这种写法,“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这四句便是了。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交三两好友,会和百姓同乐。在和友人相处时,大多时候是戏谑和玩笑,如当他喝酒时得知太守徐大受和通判孟震都不饮酒,于是为他们作诗调侃他们;他与广州知州章质夫相识,在谪居惠州时,章质夫给他送酒,但是好久都没有送到,于是苏轼写了《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来询问,这是他性格的幽默之处。
“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饷春耕。”
事件的起因是章质夫答应每月给苏轼送六壶酒,但送酒的小官吏不慎将酒壶跌破,导致酒未送到。苏轼知道这件事后,戏作此诗相问,含有些许戏谑的成分,酒虽未送到,他仍在诗的最后表明自己章好意的感谢。苏轼在惠州时生活困苦,酒肉匮乏,虽然这样,他仍不失达观的精神,原本遗憾的事情,却被他拿来调侃,把遗憾转化为了一件乐事,这也是他乐观的一面。
在杭州时,与刘景文交好,常和他同游,写诗勉励他,脍炙人口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就是他写来勉励刘景文珍惜大好时光,有高尚的品格,做一个坚定不屈的人。苏轼对朋友的情谊之深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一日刘景文到颍州去看望生病的东坡,东坡一下子从病床上坐起来,欣喜若狂,留下了《喜刘景文至》这首诗:
“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迁?
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
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写出了苏轼对友人的到来的欣喜,刚开始难以置信,从病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反复确认书信,确认之后欢天喜地的迎接,在诗的最后对景文说了自己百年后的打算,突出了他与刘景文的深厚情谊。
在贬谪期间,他通过与朋友相处来缓解自己不得志的愁苦之情,通过与友交谈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友谊在他的人生中也占有很重的地位,对于他达观态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对苏轼来说,逆境并不能打倒他,相反地,他可以逆流而上,发现艰苦生活中的乐趣,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他通过参禅、交友等方式缓解愁苦,他可以“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可以“人老簪花”,可以“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在困苦时仍拥有乐观的心,写诗自嘲,开辟荒原,辛苦劳作,尽力为百姓做事。他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圆满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把人生看得清明,过得悠然。心境决定处境,对自由的追求决定遗世独立的境界,从自请外任开始,便一步步形成了他达观、坚毅的品质。他在贬谪时所作的诗,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拥有了永恒的生命。他的成就,他的功绩,他的乐观精神和独立人格已流芳百世,成为典范。
[参考文献]
[1]高杨.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文艺评论,2012(6).
[2]宋永祥.论苏轼诗词的谐趣.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7).
[3]应贤君.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学术交流,2007(8).
[4]杨彦.浅谈苏轼诗中蕴涵的理趣,河南农业,2010(8).
*作者简介:杨阳(1993-),女,汉族,辽宁盘锦人,渤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