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等于一次微小手术
2016-02-04
输液等于一次微小手术
感冒了立刻输液,稍有头疼脑热就去打点滴,对于输液,国人一直有些“偏爱”,很多人认为输液见效快,疗效好,其实,看似简单的输液,其实却会让身体付出很大代价。
静脉输液是通过有创伤的操作将药品直接注入人体血液内,是在血管中直接注入本不属于血液的东西,跨过口服用药的消化道吸收环节。首先这种创伤性操作必须借助医疗器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损害甚至感染。比如,药液在操作中被污染、输液器具不达标、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好等,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或微小颗粒的侵入。微粒大小超过心、肺、肾等器官细小血管的直径时,就会蓄积在其中,无法排出,造成微血管血栓、栓塞等状况。
其次,短时间输入大量药液,加大了血液循环的容量,增加心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不仅如此,与口服相比,输液出现药物过敏的概率也相对更大,发生速度更快,一旦发生,程度也更严重,常常令人措手不及。此外,输液对血管的刺激还可能让血管变硬、变脆。毫不夸张地说,输液就相当于一次微小手术。
输液给药量相对更大,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觉得输液效果更好。但在医学专家看来,有些疾病并不需要输液。比如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输液并不能缩短病程;腹泻,只要不出现脱水等症状或伴随呕吐等严重失水情况,服药后多喝水、注意补充盐分即可,不必输液;有些炎症如支气管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服药疗效很好,原则上也不用输液。另外,盲目输液往往伴随抗生素滥用,增加人体对细菌的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当真的遇到严重感染时,甚至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长期看来“得不偿失”。
一生病就输液,甚至听信网络谣传希望通过输一些葡萄糖来“补一补”,改善体质;输一些消炎药来“防一防”预防感染等,这些都是对输液的误读。
原则上,我们应秉承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除非患者出现了特殊情况:咀嚼困难、吞咽困难,如口腔或喉部有损伤,难以口服用药的患者;消化功能不好,胃肠道吸收差,口服无法有效吸收;紧急状态下,罹患危急重症患者。(《37°女人》)
还有哪些常识是错的?您可关注《新传奇》重磅推出的《不老书》系列,它分五个章节教您从饮食保健、动静养生、两性宝典、心理调适、怡情养性上获取健康,让您花小钱获得大健康!赶快拿起手机扫描下面二维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