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研究——以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遗产为例
2016-02-04宋梦青朱天梅韩南南
■ 宋梦青 朱天梅 韩南南
档案保护研究——以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遗产为例
■宋梦青 朱天梅 韩南南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西部,平山县境内,我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之美誉,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地位,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文化资源、特色旅游资源和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西柏坡是河北省红色旅游龙头,是全省最大的政治优势、精神优势和文化优势。其旅游景点众多,主要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馆、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纪念碑、五位领导人铜铸像、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西柏坡是全国的革命圣地,是红色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时期处于中国革命大转型时期,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光辉时期,这一时期所遗留的历史文化红色遗产也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一、西柏坡红色遗产的内涵意义
革命圣地西柏坡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遗产,红色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全国胜利阶段的遗产,包括党的创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圣地西柏坡历史文化红色遗产从内涵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为政治、理论、党建、文化、精神、经验等方面遗产。从形式上分为外在物质风貌遗存和内在精神文化遗产。
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前的历史阶段内的遗产,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涉及面广,极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按其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色政治遗产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红色理论遗产指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策略理论的发展。红色党建遗产是指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作风建设,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的形成。红色文化遗产是指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要文献及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等。红色精神遗产指“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红色经验遗产指西柏坡时期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的遗产。
(二)外在物质风貌遗存
外在物质风貌遗存是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以及中央各部委机关旧址、烈士纪念碑、沕沕水电厂旧址等红色革命历史遗存;晋察冀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的革命历史遗存,其主要留存形式为旧址建筑、墓碑、石刻、工作生活用品、版画、档案、日记材料等。
(三)内在精神文化遗产
内在精神文化遗产指通过一系列重要英烈英模人物和重大历史活动事件所充分展现出来的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格、宝贵宗旨作风、良好精神风貌和形象及西柏坡精神。譬如凝结西柏坡精神的红色歌曲、红色戏剧、红色民谣及红色小说等。
西柏坡红色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是历史的真实见证。西柏坡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政治遗产。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党史文化传播功能、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建设功能及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功能,对于人民群众学习西柏坡精神,坚定崇高理想,运用西柏坡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二、西柏坡红色遗产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学界及传媒界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展开,对于西柏坡红色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加强红色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先后挖掘完善了大批革命遗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红色教育基地和开展干部学习培训的基地,进而促进了西柏坡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河北省政府在保护和利用好西柏坡红色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工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传承和利用问题仍旧存在一些不足,这将制约红色遗产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非统一立法的缺失增加了对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保护难度
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措施对红色遗产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较为缓慢,现有法律规范的内容和表述较为宽泛和简单,缺乏针对性。若干法律关系也还没有进一步落实,如红色遗产保护规划问题、政府职责问题、条件保障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红色遗产保护中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
(二)西柏坡红色遗产保护专项工作所需财力基础薄弱
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从确立到保护都需要大量财力基础的保障。当今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群众义务参与历史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经济不太富裕,红色遗产很难保持现状。只有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以支付各项活动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够实现各种实地调研、文献查阅、遗址维护的保护措施。
(三)产业规划与开发没有遵循西柏坡红色遗产发展的自身规律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西柏坡红色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假冒红色遗产和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商业破坏的情况随处可见。
(四)西柏坡红色遗产挖掘广度及深度不足
一方面,大量革命旧址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基地群。另一方面,西柏坡红色遗产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去寻找体验和感悟深层次的革命精神,进而升华人民群众的人格修养、品行修养和党性修养。
(五)社会大众对于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严重漠视
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创造者、认同者和传承者。由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强势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娱乐活动逐步增多,传统的历史文化受到冲击。特别是现代年轻人对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产生疑问,参与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红色遗产面临严峻形势。
三、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保护思路
保护和利用好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应加快开展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抢救和资源发掘利用工作,采用建立保护机制、明确保护方针、落实保护任务、积极组织宣传、努力培养人才、创新社会工作等方法将红色遗产档案记录下来并进行保护。有效传承西柏坡红色遗产要以党中央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奋斗为历史依据,不断创新形式和扩展传承途径。
(一)建立专门机构负责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建立红色遗产专业人才的培训机制,举办红色培训班对红色遗产传承人进行培养。其次,政府部门应多举办红色文化活动,积极聘请红色遗产专家参与到保护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多吸收专家意见,确保红色文化遗产和西柏坡精神得以传承。再者,要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制度,尊重革命遗址的历史原貌、修旧如旧、慎重重建的原则。
(二)加强西柏坡红色遗产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西柏坡红色遗产的开发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展馆设施和景区文化。一方面,西柏坡遗址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发旅游资源,积极筹集和吸纳社会资金。综合开发红色旅游产业,既要不断推进新的文化产业,又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革命圣地西柏坡进行全面补助和保护,建立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机制。保护代表性的遗产,注重对红色遗产的修葺和完善。
(三)产业规划与开发应遵循西柏坡红色遗产特有发展规律
西柏坡红色遗产保护应按照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适度开发利用其经济社会效益。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既不能只强调社会效益而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又不能片面要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红色遗产的形象。应力求做到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红色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防止对红色遗产误解、歪曲或滥用。
(四)扩大西柏坡红色遗产的挖掘强度
传承西柏坡红色遗产要继续扩大广度和深度的挖掘,开发大量尚未开发的革命旧址,增添新内容、开辟新阵地。西柏坡是全世界的西柏坡,应多渠道、广范围的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
(五)加强民众对于西柏坡红色遗产的开发意识
传承方式上要不断创新,引进学校教育,在党校、干部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中应加入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教学内容。西柏坡地区的档案部门和相关文化机构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西柏坡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知识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对红色遗产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识,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西柏坡红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承载着革命历史和精神的现代革命史迹。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址是革命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加强红色遗产的保护建设,是时代的需要,群众的呼唤,更是西柏坡走向全世界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西柏坡红色遗产建设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进而促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和制度发展。只有加快建设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才能使得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