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寻觅大办粮食节约渡荒记事

2016-02-04吕新民刘江茹

档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河北省委口粮瓜菜

■ 吕新民 刘江茹



档案寻觅大办粮食节约渡荒记事

■吕新民 刘江茹

1960年6月的一天,一阵嘀嘀哒哒密集的发报声划破了寂静的长空,这是河北省急电中央速调粮食支援天津的紧急电报。7月,再次急电中央请求调粮。1961年2月至8月,河北更是连电5次中央请求火速调粮支援。与此同时,请求省人委急速调拨粮食、棉衣、火柴等的电报也如雪片般连续不断地从各地市飞来,天津、石家庄、保定、邯郸、沧州等地粮食纷纷告急……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使河北和全国人民一样陷入了空前困难的境地。于是,在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顽强的抗渡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斗争。面对自1959年以来连续不断的特大自然灾害,1960年9月,中共河北省委发出了“节约渡荒”的号召,号召人们“省吃俭用”过日子,“苦干几年”,“大办粮食,大抓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为战胜灾荒而斗争”。1960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河北省委批转保定市委关于发动群众开好吃饭大会的报告》,介绍了保定召开“吃饭大会”,通过请一些好的管理员、炊事员到现场粗粮细作、节约用粮、粮菜混吃,采用“自管、自作、自吃”的办法,让大家“吃饱、吃好、吃省”,打通干部思想,开展“节约渡荒”的经验。在抗渡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以“节约渡荒”为中心,河北省委、省人委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河北的实际情况,强化粮食管理,严控粮食购销,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压缩粮食购、销指标。

压缩和调整粮食购销指标是节约渡荒的重要举措。1960年8月22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大办粮食和管好人民生活的指示》,要求本着“节约渡荒、口粮标准从低,其他消费标准也要从低”,“贯彻多购一点,少销一点”,城乡人民都要“少吃一点”、“少用一点”和“坚决压缩不合理的销售”的精神,做好1960年至1961年度的粮食购销工作,并通过如下措施实现压缩粮食购销指标和节约渡荒的目的。一是生产队吃粮、用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计划消费,节约粮食,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方针。缺粮队要过好穷日子,余粮队也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不论余粮队、自足队和缺粮队,吃用粮食的时候都应当在留粮标准的基础上打个折扣,留有余地、争取主动。口粮留量全年每人每日平均1斤的按9两消费,9两的按8两消费,8两的按7两消费,7两的按6两消费。并应根据忙闲有别做出分段用粮的计划,严格按计划消费,坚决防止前松后紧的现象。二是加强粮食管理,实行口粮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制度。三是严格控制城市粮食销量。从1960年起三年内城市口粮的供应标准不能提高,不合理的还要坚决压下来;动员机关干部、城市居民、职工、学生认真节粮;动员一批工业基建部门的合同工、临时工和干部、职工家属回乡参加生产;遣返盲流;所有用粮单位必须核实人口和工种,堵塞虚报冒领粮食的漏洞;城市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等都要利用宅旁隙地种植瓜菜,实行粮菜混吃;其他各项用粮也必须适当压缩,尽可能采用代食品,节约粮食。四是在购销政策上规定,口粮留粮标准是:余粮队一般地区按340斤,山区320斤,张家口及承德坝上地区360斤;余粮队国家统购余粮部门的95%,自足队(口粮在260至340斤)国家不购不供,口粮不足260斤的为缺粮队,由国家供应到260斤。在饲料留粮方面,骡马每头全年留500斤,驴牛每头300 至360斤,猪(仅限于集体饲养)80至100斤。在农业税征收上,余粮队先征后购,征收部分全部交纳粮食,自足队和缺粮队征款不征粮,也可交棉花、油料、烟、麻等经济作物,以免扩大缺粮面。1961年5月22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做好夏收战胜夏荒的紧急指示》,就粮食购销问题强调指出:粮食购销包干,要与队干部和群众充分协商,愿意按正常年景包死者,可以包死,不愿包死者,也可以不包死。包死的一般增产不增购,一般减产不减购,大灾减购,特灾救济,特大丰收,协商增购。不包死者,增产增购,减产减购。要求严格控制粮食销量,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从六月份起一般每人每月节约一至三斤,定量较高者多节省,定量较低者少节省。这样,1960年至1961年度全省计划征购粮食52至56亿斤,比1959年实际征购67亿斤减少11至15亿斤;销售49亿斤,比1959年实际销售65亿斤减少16亿斤。

二、降低生活用粮指标(低指标)。在农村用粮方面,1960年7月25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调整农村人民口粮消费标准的通知》,规定:余粮队征购后口粮标准达不到原定90斤的,只要留到75斤,国家统购粮食就不再往回退了,这类队的吃粮标准,实际降到每人每天8两(以90天计算);自给队征购后口粮标准达不到原定70斤的,只要留足65斤,征购的粮食也不往回退了,这类队的吃粮标准,实际降到每人每天7两(以90天计算),仍达不到7两时,不足部分由国家补足7两;缺粮队的供应标准,严格掌握在每人每天不得超过7两的标准,要先吃自己的,后吃国家的,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供应。在城市用粮方面,196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城市粮食统销和降低城市口粮标准的指示》,要求城市人民的口粮定量标准,从现在起,每人每月平均降低2斤左右;压缩城市人口下农村;查人口、查工种、查定量,严格粮食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份粮,人、粮相符,坚决堵塞一切虚报冒领、浪费粮食的漏洞,杜绝轻劳力吃重劳力粮,低标准吃高标准的现象以及贪污、盗窃、损耗等现象,取消黑人黑户粮食供应,削减各种不必要的补助粮;对各伙食单位实行严格的粮食供应包干制度。为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1960年11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批转了《河北省粮食厅党组关于整顿城市粮食统销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在全省开展以“三查”(查人数、查工种、查定量)、“三反”(反虚报冒领、反贪污盗窃、反浪费糟蹋粮食)整顿粮食统销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整顿运动;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促进生产,节约渡荒,消费从低的精神,把全省非农业人口的定量总水平在8月份每人平均实销31.65斤(成品粮)的基础上,压缩到全省平均29斤左右的水平上;从12月起,分别对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实行定额包干供应粮食的办法,不经批准不得额外增加指标。同时,还规定了城镇各类非农业人口的分级定量标准,即特重体力平均50斤,一般重体力平均37斤,轻体力第一级31斤、第二级29斤、第三级27斤,平均29斤,脑力劳动者平均26斤,大、中学生26至31斤,平均29斤。

三、大抓粮食调拨。在粮食匮乏、库存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各地粮食日供日销的被动局面成为常态,粮食的调拨能否及时到位以解燃眉之急,直接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关乎“节约渡荒”的成败。为改变这

一局面,争取主动,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着力进行了大抓粮食调拨调运的工作。1960年4月下旬,中共河北省委召开各市粮食局长会议,着重研究第二季度省内粮食调拨计划和调运工作,成立了以省委第一书记林铁挂帅的运粮指挥部,决定在一个月内由省下拨到食堂粮食10.3亿斤,生产队拨交食堂粮食10.7亿斤,社员交食堂粮食5.1亿斤,共26.16亿斤。12月23日,中共河北省委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调运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调出市由书记挂帅,把粮食调运工作当成一项紧急任务,抓狠抓紧,大搞群众运动,突击完成粮食调运任务。为加强粮食调运,1960年河北省粮食厅还成立了专业粮食运输汽车队,为此中央粮食部还支援了河北200辆专用卡车。这样,从1960年12月份到1961年2月份,全省完成中央负责调入和返还的夏粮5亿斤,省内各市间粮食调拨任务2.36亿斤,各市县、社间集运调剂粮食20亿斤左右,共调拨粮食约27亿斤,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粮食供应和困难局面的缓和。特别是1961年2月后的半年中,粮食调拨和供应更加困难,一度出现了先挖后补,随调随吃,以日计量的局面。另外,据中共沧州地委在1961年9月25日主送河北省委、华北局、内务部、粮食部党组《关于生产救灾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内称:“为了抢救灾民,中央和省及时拨发给粮食2200万斤,我们又从本地调剂715万斤,组织140部汽车,1800多辆大车,15000多辆小车,日夜向灾区抢运。对一些特别危险的灾村,采取了调运供应成品粮、运送熟食等临时措施。这样,从1960年到1962年,在全国粮食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向河北调入粮食1.5亿公斤,帮助河北人民渡过了严重困难。

四、大力压缩社会购买力。全省县以上企业职工必须在1958年底实有人数基础上,减少50至55万人,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冻结,只许减少,不许增加;坚决削减公用开支,压缩集团购买力,一切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从1959年6月份起停发各单位3个月至6个月的行政经费,器具购置一律停止;没有用完的福利费、工会费和奖金一律予以冻结;大力开展城乡储蓄,严格控制货币投放;农贷一律不增加,适当收回到期的农贷赊销款,今后一律不准进行商品赊销和发放预付贷款,违者必究;加强信贷资金与流动资金管理,凡没有列入计划的贷款和超计划要求的贷款,一律不得批准支付;彻底清查仓库,尽快地把清出的物资投入到生产和市场上去;对某些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采取凭票证定量、限量供应的办法;大力组织非商品性的货币回笼,把修理、缝纫、洗染、饮食、理发、摄影等服务性行业认真加以恢复和充实。

五、大搞瓜菜代。1960年4 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发动群众大种瓜菜的指示》,指出多种瓜菜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改善群众生活。粮菜混吃,是一个长远的方针性的大问题,要把增产瓜菜放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上,当做一项长远性的措施去抓。在种植上,要以早熟、高产、顶粮食的瓜菜为主,大片种植和零星种植相结合,自食菜和商品菜并举,力争全年每人平均收到1000斤以上。省委号召广泛发动群众,做到社社动员,队队动员,堂堂动员,人人动员,掀起一个大种特种瓜菜的群众运动,保证完成全省种菜计划450万亩。根据这一指示,全省城乡广泛开展了开荒种菜活动:农村划分自留地给社员,允许开荒种地,收获归己;山区大搞窝瓜山、窝瓜沟;平原也利用地边、河边、宅旁院内空闲地,大种各种高产瓜菜;机关、工厂、学校、部队和城市居民也都动员起来,利用一切空地、零散地等大种瓜菜,解决自食粮菜问题。7月15日,河北省人委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和人民经济生活问题,要求各地抓紧时机,大种薯类和蔬菜,确保完成全省2000万亩薯类的种植任务,达到每人千斤薯二千斤菜。1960年7月26日,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联合发出《关于动员全党全民抢荒种菜的紧急指示》,强调“突击种菜”。“种菜如种粮,有菜就有粮,大量种菜,秋后多收菜,是和多收粮食同样重要”。“这是各公社、生产队由缺粮变自给,由自给变有余,由有余更加有余的一个关键问题”。随后,中共河北省委又于8月31日召开了电话会议,要求各县委召开农村小队长以上干部会议,组织群众采取野菜和野生籽实,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接着,根据采集代食品运动出现的问题,河北省人委又于10 月10日发出指示,要求各市、县利用一切宣传工具搞好防毒宣传,把一切有毒的野菜及防止中毒的科学知识告诉群众,坚决杜绝野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1960年11月9日,中央正式向全国发出了《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介绍和推广了科研部门经过实验、鉴定、改进的若干代食品的制作方法。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低指标、瓜菜代”的方针和落实省委、省人委有关大种瓜菜、大搞代食品的指示精神,全省各地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了制造和采集代食品的运动。据有关档案显示:全省自1960年秋至1961年5月初,共采集树叶、野菜、农副产品约47亿斤,共建代食品加工厂和加工专业队15万个,加工各种秸杆粉和草根粉9.8亿斤,除吃尚存5844万斤。同时,广大群众大力采集和保存可制成代食品的树叶、草叶、野生植物、作物秸秆,用以制造各种代食品,用可制造淀粉的小麦根、玉米根、玉米秸制造淀粉,大搞小球藻、人造肉、叶蛋白,并不断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改进和提高加工代食品的技术和质量,有力地促进了“节约渡荒”运动的开展,成为抗渡特大自然灾害的坚强力量。

此外,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还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救灾运动,并于1960年9正式提出了“生产渡荒”的方针:积极开展抗洪抢险、除蝗灭虫、抗旱运动;大抓灾后农田水利,大抓抢种、补种、套种,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大抓抢收和以秋收为中心的“三秋”工作;大搞多种经营,发展副业生产。同时,强调以吃的为中心,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加强公共食堂管理,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增加日用必需品和副食品的生产与供应,实行社会救济政策。所有这些,为最终战胜灾荒、渡过困难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河北省委口粮瓜菜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高文华在河北
杨凌农科 让普通口粮变“地下黄金”
改革开放推进口粮消费模式融入美好生活
菜农
四川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简历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举全省之力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祖传“口粮”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Ⅶ)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