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讨
——以京杭运河德州段为例
2016-02-04周家权孙振江
张 缨,周家权,孙振江
(1.山东省德州市水文局,253016,德州;2.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253014,德州)
水利工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讨
——以京杭运河德州段为例
张 缨1,周家权2,孙振江1
(1.山东省德州市水文局,253016,德州;2.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253014,德州)
分析京杭运河德州段的地理水文、河道历史演变和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从防护措施、优化管理、保护水生态与水资源、整合地域文化、开发文化价值和营造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氛围等方面提出保护开发德州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的措施建议,以保护水利工程文化遗产为切入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水利工程;保护与开发;水文化遗产;京杭运河德州段
一、京杭运河德州段地理与水文概况
京杭运河德州段(以下简称“德州段运河”)地形受黄河及卫运河多次决口改道的影响,沿运河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河水由南向北流淌,入境河底高程24.83 m,出境河底高程11.87 m,河道比降1∶9000。
山东省德州市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有显著的季节性,“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旱少雨,冬寒少雪”是其重要特点。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55.4 mm,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7%左右,其中主汛期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56%左右,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二、德州段运河河道历史变迁
德州段运河总长141 km,由京杭运河的卫运河段和南运河段组成,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原为隋朝开凿永济渠时利用的一部分屯氏河故道和西汉大河故渎。京杭运河通航后,德州段运河为南运河的一部分。永乐十年(1412年)秋,宋礼开挖四女寺减河,全长228.5 km,东北流经宁津、乐陵、庆云、无棣4个县(市),自大沽口入海。明清两代,京杭运河发展到鼎盛时期,德州段运河亦不例外。中华民国时期,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建成通车,加上政局混乱,德州段运河的治理日渐废弛,只能部分通航。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国家大力治理了卫河、卫运河及四女寺减河,兴建了四女寺水利工程,德州段运河不但承担了航运的重任,还发挥着供水、行洪、灌溉等功能。至1965年前,运河之水还是沿岸乡镇的重要水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上游漳河建成岳城水库,拦截了99.4%的水量,加之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水源迅速枯竭,运河转而成为防洪排涝的河道。
2003年,德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高度重视德州段运河的保护与利用,把流经市区的岔河段改造为锦绣川风景区,景区建设时保留了原有的人文及林木等自然景观,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9年减河湿地生态景区正式启动,这是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首次批准的海河流域生态湿地示范项目。景区以运河为纽带,把太阳谷、减河湿地、董子读书台、四女寺水利枢纽等景点连成一体,集中展示德州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重商守信的文化特质。
三、德州段运河水利工程及其重要作用
1.卫运河德州段
卫运河德州段自夏津白庄至四女寺水利枢纽,长96 km,历史上有“易盈易涸”“每岁必决”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58—1961年对卫运河进行大规模治理,裁弯取直46处,退堤切滩,扩大子堤,使主河槽底宽增加至90~110 m。1967年在右岸修建恩县洼滞洪工程——西郑庄分洪闸,完善了防洪体系,初步解除了洪涝灾害威胁。
2.四女寺水利枢纽
1957年在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附近河段兴建四女寺枢纽工程,1958年竣工。工程由节制闸、进洪闸和船闸组成,除蓄水灌溉外,兼有航运功能。为进一步提高泄洪能力,1972年动工扩建,新建北进洪闸,同时改建原南进洪闸、节制闸,原建筑增高2 m,提高了上游设计水位,1973年竣工。
扩建后的四女寺水利枢纽以弧形闸门、平板闸门与复式船闸相结合的组闸特点而闻名于全国。各闸和船闸以堤相隔,与堤相连,将卫运河一分为三,枢纽工程是卫运河的终点,也是南运河、漳卫新河的始端。当上游出现洪水时,开启南运河节制闸或南、北分洪闸可控制调节河道的洪水流量。
3.南运河德州段
南运河德州段长45 km,以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为起点,北至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河槽是典型的复式U形断面,河床上口宽60~110 m,主河槽宽30 m左右,槽深6~9 m,水深3 m左右,复式河槽段堤距1 000~1 500 m,河道蜿蜒曲折,有大小弯道30余处,为半地上河,当地有“甲马营,一盘绳,弯弯曲曲到武城”和“九望德州”之说。因其河道宽阔蜿蜒、险工较少,至今依然保持着古槐葱郁、芳草萋萋的原初风貌,岸边回龙庙、漕仓、码头、古堤等水文化遗址依稀可辨,真实记录着德州运河当年经济的繁荣和漕运的繁忙,因此被遴选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河段。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引黄济津”缓解天津供水燃眉之急的重大决策,南运河又承担起了输水的艰巨任务。
“引黄济津”是国内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1981年10月至1983年1月,利用潘庄引黄干渠经南运河向天津送水达3.98亿m3。2010年5月,为确保天津市供水安全,水利部重启潘庄引黄济津供水工程,同年10月24日,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工程正式通水。黄河水从潘庄总干渠引入马颊河,由李家桥闸拦蓄并壅高水位后再经沙杨河、头屯干渠、六五河,用倒虹吸工程,穿越四女寺减河、岔河进入南运河,北上送至天津九宣闸。德州市境内全长128 km,由南向北纵穿德州市5个县(市、区)。“引黄济津”利用了南运河河道,从而减少了渠道开挖大量占地及群众搬迁等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向南运河输水的倒虹吸工程是“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输水线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工程由倒虹吸和明渠组成。倒虹吸全长1 429 m,由进口闸、管身段、出口闸组成。明渠上接倒虹吸出口闸,下接南运河,设计流量80 m3/s。黄河水经倒虹吸工程穿越漳卫新河进入南运河,既避免了排涝、灌溉、行洪之间的矛盾,又达到了防止水污染、改善输水沿线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4.岔河
1971—1976年,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时,从四女寺水利枢纽闸下新辟一条岔河,循老减河左侧金钩盘河开挖,至河北省吴桥大王铺汇入原四女寺减河,全长44.4 km,设计分洪流量2 000 m3/s。现改建为锦绣川风景区,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两岸风貌。
5.减河
明清两代为了泄洪保漕,在德州段开辟了两条减河,使汛期过多的水量有控制地东排入海;现阶段,除排泄洪水,市区内的河道被开发为减河湿地风景区。
(1)四女寺减河
又名“老减河”,全长53 km,从四女寺南进洪闸下到宁津大赵与岔河汇合处的河段。光绪年间几乎全部淤废。民国13年(1924年)水文资料记载,6月间最大流量仅6 m3/s。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5—1958年治理后,河道分洪流量提高到850 m3/s。
(2)哨马营减河
清雍正十二年(1754年),在位于德州城西北 6 km的哨马营开挖一条减河,该河东行至陈公堤,由曹村闸口放水通金钩盘河故道,东北行至吴桥县玉泉庄入四女寺减河后归海。嘉庆年间逐渐淤塞,至今在德州市城北闸子村,还可见减河石坝遗迹。
6.恩县洼滞洪区
1954年,国家正式将恩县洼定为滞洪区,是卫运河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运河下游的最后一个滞洪区。恩县洼位于武城县境内,与河北省故城县隔河相望,西、北两面以卫运河大堤为界,南面以六六河为界,东面以陈公堤为屏障,滞洪区面积301 km2,最大滞洪水量6.77亿m3,最高水位24.82 m。
当上游的馆陶水文站流量达到3 000 m3/s,并且预报洪水仍继续上涨时,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行动警报;当卫运河临清至四女寺水文站上游水位达到最高防洪水位且卫运河河道堤防发生严重险情时,由国家防总发布分洪调度命令,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负责向恩县洼滞洪区分洪。
历史上曾因漳卫河发生大洪水,于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滞洪。恩县洼滞洪区为保卫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京沪铁路及天津市的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7.陈公堤
德州境内的陈公堤是恩县洼东侧的防洪堤。1963年确定滞洪时,临时抢修,加高加宽。北起牛角峪,南至平武公路,长24 km。1967年重新加固,堤顶高程26.77 m,堤顶宽10 m左右。
四、保护开发德州段运河的措施建议
1.警惕极端天气,采取防护措施
德州市上游流域降雨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较长的枯水周期,加上大规模的水利治理,多年来没发生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但运河平原山地并存、旱涝灾害交替的地形条件、流域气候并未根本改变。尽管形成特大暴雨的天气是一个稀遇事件,但可以肯定造成特大暴雨的极端天气形势今后仍然有可能出现,这是值得严重关切和防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河道淤积,运河部分河段的泄洪能力下降,水位壅高,已达不到原设计行洪能力。只有提前落实应急措施及水文预警预报并尽早做好运用滞洪区的各种准备工作,才能使运河保护和开发建设有安全保证。
2.明确责任义务,形成部门合力
德州段运河沿岸的水工建筑和文化遗迹,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水利工程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但区域内的地形条件、树木植被、河流水系、水工建筑、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存在跨部门管理现象,各部门由于分工和法律规定的不同,存在保护差异,如水利部门以发挥工程的功能和行洪安全为第一,需要进行工程的维修与建设;文物部门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要求不改变原状。因此,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长效的沟通和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并共同出台德州段运河的保护策略、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对系统整治水环境、水生态,充分展示和弘扬古代水工的科技成就与运河区域文化特点,提升各类遗迹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影响力,实现运河水文化的弘扬和运河工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3.保护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
德州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水资源紧缺,加之德州段运河是一条省际边界河道,水质长期为Ⅴ类。水污染进一步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近年,运河风景区景观用水大都是引黄水,随着引水量的增加,广阔的水面蒸发增加了周边的空气湿度,降低了空气干燥度,补充涵养了地下水,运河沿岸整个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随着运河河道的开发,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以往。这对水资源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预防和治理上下游、左右岸水体污染的工作,防止污染水体对运河遗址、水工建筑物的腐蚀与损坏,以有限的水资源改善和维护好运河的生态环境,才能推进德州经济文化的建设。
4.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德州运河段大量的水文化遗产和风貌是发展经济不可估量的资源。集中把德州历史遗存、特产美食等独特的地域资源整合为经济优势,把减河湿地、董子读书台等景区串联成一体,以水带景,以水带城,使各景区交相辉映,全方位、系统地展现德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以此带动德州经济发展,将德州地域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才能提高作为运河沿线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5.支持研究机构,探求文化价值
德州地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独具特色。但受关注和重视较晚,社会对其价值和特性的认识依然不足。近年,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运河经济发展研究会等组织在当地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相继成立,对地域文化展开调查研究活动,通过对沿河古城址、驿站、漕运码头以及民谣传说、历史名人、船工号子等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以严肃科学的态度以各种形式探求德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今后德州段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和文化支撑。政府部门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水文化研究。
6.做好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大力宣传大运河的历史和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和基本知识,增强运河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争取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创造良好氛围。 ■
责任编辑 安天杭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heritage:taking Dezhou Section of Jinghang Grand Canal as an example
Zhang Ying,Zhou Jiaquan,Sun Zhenjiang
Geographical hydrology of Dezhou Section of Jinghang Grand Canal,historical evolution of river courses and main functions of water structures are studied.Measures for prot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ulture heritage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bettering off management,conservation of ecosystem and water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exploring value of culture and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treasuring our culture heritage.From the viewpoint of cherishing our culture heritage,relevant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water works are put forward.
water project;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water culture heritage;Dezhou Section of Jinghang Grand Canal
G122
:B
:1000-1123(2016)06-0062-03
2015-08-13
2016-02-16
张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