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叶稠李病虫害防治
2016-02-04闫忠林孙宝林郭小红
闫忠林,孙宝林,郭小红
(1.穆棱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黑龙江穆棱157500;2.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四道林场;3.牡丹江市阳明区农业局)
斑叶稠李病虫害防治
闫忠林1,孙宝林2,郭小红3
(1.穆棱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黑龙江穆棱157500;2.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四道林场;3.牡丹江市阳明区农业局)
论述了斑叶稠李及其主要病虫害,重点论述了危害斑叶稠李的虫害舞毒蛾、稠李巢蛾及病害立枯病、褐色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方法。对其大面积绿化推广和栽培应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斑叶稠李;病害;虫害;防治
斑叶稠李[Padusmaackii(Rupr.) Kom],又名山桃稠李、山水桃、山桃、山桃椆李、水桃、桃叶稠李,是优质的绿化树种。由于栽培面积扩大,近年来其病虫害发生广泛,主要是舞毒蛾、稠李巢蛾、立枯病、褐色穿孔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加强,以利用其大面积推广应用。
1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4~10m;树皮光滑成片状剥落;老枝黑褐色或黄褐色,无毛;小枝带红色,幼时被短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冬芽卵圆形,无毛或在鳞片边缘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菱状卵形,稀长圆状倒卵形,长4~8cm,宽2.8~5cm,先端尾状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边有不规则带腺锐锯齿,上面深绿色,仅沿叶脉被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被短柔毛,被紫褐色腺体,叶柄长1~1.5cm,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先端有时有2个腺体,或在叶片基部边缘两侧各有1腺体;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有腺体,早落。总状花序多花密集,长5~7cm,基部无叶,花梗长4~6mm,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稀疏短柔毛,花直径8~10mm。萼筒钟状,比萼片长近1倍,萼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有不规则带腺细齿,萼筒和萼片内外两面均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长圆状倒卵形,先端1/3部分啮蚀状,基部楔形,有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为萼片长的2倍。雄蕊25~30,排成紧密不规则2~3轮,花丝长短不等,着生在萼筒上,长花丝比花瓣稍长;雌蕊1,心皮无毛,柱头盘状或半圆形,花柱基部有疏长柔毛,和雄蕊近等长。核果近球形,直径5~7mm,紫褐色,无毛。果梗无毛,萼片脱落,核有皱纹。花期4~6月,果期6~10月。
2 生态习性
较喜光、耐阴、耐寒,生长地忌积水,不耐水涝,干旱瘠薄的土壤生长不良,湿润腐殖质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有分布。
3 病虫害防治
3.1 虫害。主要是舞毒蛾和稠李巢蛾。
3.1.1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幼虫主要为害叶片,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管理,对园地进行1次彻底的清园。铲除杂草,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剪除枯枝、残枝、病虫害枝等,并集中烧毁。2)人工摘卵块。舞毒蛾卵块孵化期长,可达9个月以上。卵块常出现在枝梢基部或枝干上,一般易发现,可通过人工剪除,集中烧毁。3)诱杀成虫。利用该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成虫羽化期用灯光诱杀。4)充分利用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虫害发生时及时释放天敌:黑瘤姬蜂、卷叶蛾姬蜂、毛虫追寄蜂等。5)发现虫害可及时喷施含孢量100亿/g,活孢率90%以上的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液加水1100倍液,可有效控制舞毒蛾的数量,达到防治的目的。6)虫害大发生时,及时喷施2.5%溴氰菊酯3500倍~4500倍液或25%杀灭菊酯1100倍液进行防治。
3.1.2 稠李巢蛾[Yponomeutaevonymallus(Linnaeus) ]。具有暴食性,能短时间将整枝、整树叶片食光,造成林木上部枯死,从主干中下部萌芽,给树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防治方法:1)剪除带卵块或丝巢的枝条,集中烧毁。2)早春幼虫危害期,可喷洒速灭杀丁4100~5500倍液,或灭幼脲3号1200倍~2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8000倍液。
3.2 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褐色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
3.2.1 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Kuhn)。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1周左右,植株干枯死亡,但不倒伏。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虫害、健康的苗木。2)做床前,苗床土壤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用45%亚氯硝基苯和40%聚砹·嘧霉胺按1∶1比例,均匀喷施于苗床。3)苗木培育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大大减轻发病的几率。4)用苗病净药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的0.2%~0.3%。5)发病初期及时喷洒40%恶霜嘧铜菌酯900倍液。
2016-08-25
S684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6.031